“正本清源” 原作 “清原正本” 。漢代的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的〈刑法誌〉中討論國家的刑法製度,認為當時的法律有許多不合宜的地方,處刑的輕重常拿捏不當,重者太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製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製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
其實,對今天的中國來說,那還不是真正的源頭。真正的源頭要從三個問題來察看:這個製訂和執行刑法的政權本身合法不合法?它的利益與中國人民的利益一致不一致?它的那個 “國” 帶給中國人民的是福還是禍?
斧頭幫的鐮刀國政權本質上是靠謊言(耕者有其田、人民當家作主人、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欺騙而來和靠殺戮搶奪而來的。因此,它根本就是一個非法政權。70多年來的一切已經反複證明,它的利益是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完全相違背的。它的那個 “國” 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無盡的災難和痛苦。
習的“愛國主義”是什麽東西?就是丟掉老祖宗的瑰寶,踢掉老祖宗的牌位,撿來洋人丟掉的垃圾,把洋垃圾當祖宗來拜。
被斧頭幫及其老魔頭毛和新幫主習丟掉的老祖宗瑰寶是什麽?那就是無為而治。
被斧頭幫及其老魔頭毛和新幫主習撿來的洋垃圾是什麽?那就是黨性高於人性。
關於黨性,讀者諸君一定早就耳熟能詳,甚至耳朵上都已經聽出老繭來了。此處不再贅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任何一家斧頭幫鐮刀國的官方網站,一定會看到像潮水般湧來的長篇大論,洋洋灑灑、滔滔不絕。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提出的道家治國理念。老子告誡君王 “不與民爭” ,強調 “無為無不為” 。
無為而治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製造條件、營造氣氛,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無為即不妄作為,不違背民意眾誌和客觀規律而為。聽其自然、順勢而行。讓百姓自我實現,任社會自我改良。曆史上的太平盛世、民風和樂,大都是在無為而治下取得的。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法律製度。如果法律製度是通過百姓推舉的代表,順應人道和人性、順應百姓的自發要求、和為了百姓的利益而設立的,百姓自會自覺遵守。法律製度本身也自會不斷改善、不斷簡化(政客們常常以為所謂的改善就是增添法律製度的條文細節。其實真正的改善就是要做減法,要不斷減少法律製度對百姓的限製。),使之更加符合百姓的利益。這樣的社會必然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也必不需要那麽多的警察和監獄,更不需要書記、政委、或者朝陽群眾、欽差大臣。
儒家也講無為而治,如《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已矣。”認為“聖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但那實為儒家的“德治”主張。是漢代道家結合了老莊中的“出世思想”和儒家“經世致用”結合起來的政治理念。該思想強調的是社會的和諧與自然、與民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因此儒家的 “無為而治” 帶有聖人與賤民的概念,把實用主義的安邦治國理念定位為基本原則,而不是把自然主義的順應人道人性定位為基本原則。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相比,帶有虛偽做作、居高臨下的現代政客的味道。
道家要求人們學習大自然的純樸和諧,讓一切事物都回複到其原始的自然狀態,讓事物彰顯其本來的麵目。人與自然建立一種和諧、融洽、和相輔相成的關係。人的文化創造和環境開發以自然為範本為靈感。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消除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回歸到人與自然融合無間的和諧狀態。此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道法自然”。
到了現代,由於道家思想與關心地球環境的環保主義相通而得到認同。另一方麵,現代物資的膨脹,使得現代人玩物喪誌、自我喪失,從而陷入迷茫與痛苦。道家的“返璞歸真” 、重視清淨與個人修養的思想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讚賞和推崇。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的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說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的運行,不去幹預自然的運行,不做違反自然的事(例如動態清零或冷血封城),卻努力地,無不為地,去做“作為自然與社會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邏輯該做的事(例如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思想)。
“道”的力量在於無為,它的效果是無不為。四季變換、萬物生長,月缺月圓、日出日落,狂風暴雨、陽光燦爛。亙古至今,一直這樣。大自然好像什麽都沒有做,而一切又都是因為有了它才變為現實的。無為就是不做違反自然的事。萬物都要因為這個無所作為的道而生生不息,千變萬化,所以無所不為。道給宇宙萬物帶來生氣,但從來不苛求宇宙萬物,更不要求宇宙萬物感謝它、朝拜它。
隻有無為、才能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