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09 布達佩斯 5:快樂與傷痛 海外篇之九

(2024-07-29 11:26:16) 下一個

如果曆史有“壓縮版”,傷痛和快樂的距離非常近,至少在布達佩斯是如此;如果說哪個族群又豪放又出學霸,匈牙利人應名列前茅。……匈牙利總人口不到一千萬,麵積比浙江省略小,卻出了如此多世界級的精英。

鄉村俱樂部

上一篇說了2023年7月7日白天參觀的景點。晚上還有一場在鄉村俱樂部(Vadaspark Étterem)的晚宴。我們的大巴車駛離市區,有一大段路一直在茂密的林子中穿行;道路很窄,導遊說附近有鹿群。我不由得想起托爾斯泰等俄羅斯作家在林中打獵的故事,若不是坐在高高的大巴車上,自己是不敢“自由行”去這種地方的。導遊說我們要去的餐廳是馬紮爾人特色的傳統餐廳。

最後大巴停在一處林中空地,穿過一小叢樹林,餐廳就隱藏在叢林中。

 據說這是一間保留馬紮爾人傳統飲食的餐廳,晚餐的方式很豪放,七八個人坐著一張長條木頭桌,坐在長條大板凳上。一桌上有幾個大盆菜,沒有擺盤分餐(這又似中國),食物有些像東北亂燉,烤雞放在一個大盤子裏。美國老人不知如何“開吃”,於是我主動來給大家分菜。大家胃口不是很好,大概隻吃了1/4的量。

台上有匈牙利歌舞表演。年青的舞者(大概隻有二十出頭)穿著民族服裝,精力很充沛,舞蹈節奏明快,他們不斷的跳躍、旋轉,十分消耗體力。他們還下台主動邀請遊客加入舞蹈;我先生居然被看中,還好他以前學過一點西方團體舞,沒有太“跌份”。那一整天玩得很爽。

城市觀光

7月8日是這次旅行的最後一天。上午導遊帶著我們步行觀賞市容。佩斯像個花園城市,沒有太多高樓大廈,綠地公園很多。我們在城市花園中穿行,在自動噴泉玩的太嗨,衣服鞋子都打濕了。公園中矗立著各種雕像,我們的導遊是羅馬尼亞人,基本沒有講解這些雕像,大概他對匈牙利的曆史人物興趣不大、或者所知不多。問他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他認為此事年代久遠,乏善可陳(等一下我還是會簡單介紹此事件)。

不過,他專門帶我們去自由廣場,看美國總統裏根、還有英國首相邱吉爾等人的雕像。裏根平和地站在草地上,很親民、表情詼諧。我們也去了著名的聖伊斯特萬(匈牙利第一位君王)大教堂,講城堡山的時候已經介紹過。

當然也要去吃美食(糕點+咖啡),隻是已經記不清他推薦的那款美食的名字,隻記得那是一間著名的咖啡店,牆上掛著名人照片和曆史介紹。點心和咖啡很搭,感覺非常好。

最後去了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布達佩斯最大的室內菜市場,在1897年建成。市場有三層,第一層賣食物,包括各種生鮮產品,也有幹貨、酒和糖果店。市場裏麵的每個攤位都擺設美觀,絲毫沒有髒亂現象。導遊帶我們到一個賣香腸的店,介紹各種不同的香腸。二樓賣工藝品,有刺繡、雕塑、紀念品等。

  我買了一些刺繡桌布送給親家,還買了其它紀念品。

這個中央市場讓我想起北京的朝陽菜市場和前門勸業場。北京的菜市場隻賣食物,顯得單調、沒文化。前門舊勸業場的內部格局很像中央市場,隻是不買菜。如果中國的菜市場學匈牙利,樓上出租擋位賣特色商品,文化氣場更足,更受歡迎。

猶太會堂與二戰

現代的布達佩斯,是一座美麗活潑,也寧靜休閑的城市。法國人說,這是“世界上最安靜的首都”。我們返程要搭早班的飛機,到前台結賬時,有兩位喝夜酒宿醉的年輕人躺在酒店大廳正中,爬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不知為何,這讓我想起在“最美麗、最安靜”的後麵,也有過一段“最集中、最殘忍”的種族屠殺。

去年寫布達佩斯猶太人遭屠殺,當時的心情很悲涼。過了一年,迦薩地帶的戰事在繼續,對以色列的譴責聲浪越來越大。此時回看曆史,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以色列的政策和行動。在中國,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的人,同樣會對文革中家破人亡者的切膚之痛,難以感同身受。如果遺忘了曆史的痛點,曆史會不斷重演,後人會一次次重複受傷。

煙草街的猶太會堂(Dohany Street Synagogue)是歐洲第一大猶太會堂,也是布達佩斯最重要的景點之一。猶太會堂地處城中鬧市區,門口沒有停車位, 導遊讓我們自由選擇,或者或者簡單看一下會堂的外麵,然後坐到車上跟著司機在附近的街區轉。或者跟著導遊進入會堂深度遊覽,我先生下車遊覽,我留在車上看窗外移動的景色。

在《多瑙河畔的鞋子》那篇,說了些二戰猶太人的淒慘往事,這次再略加些內容。很悲哀的是,在二戰的最後階段,匈牙利才正式讓德國軍隊進入本土。這之前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淪陷了,很多歐洲國家的猶太人,都來到匈牙利避難。

1944年,同盟國已經開始了對德國的大反攻。此時匈牙利極右派的箭十字黨,卻逆潮流而行,發動了政變,成了納粹的同盟國,迎接德軍進入布達佩斯。德國人一來,無數的猶太人都被送往納粹集中營。

關於二戰期間被殺的猶太人數字,有一個版本說,從1944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布達佩斯的猶太人從80萬人變成了20多萬。還有資料說:波蘭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曾經關押過43萬名匈牙利猶太人。

剩下的猶太居民,有七萬人被強行關到隻有1/4平方公裏的“猶太隔離區”。高高的隔離牆把他們與外界隔絕,他們失去自由和尊嚴,牆內物資極度缺乏,缺水、缺食物、缺衛生和醫療設施,如同人間煉獄。還有許多猶太人,被箭十字黨(NYKP)屠殺;其中兩萬多人在多瑙河畔被槍殺,藍色多瑙河頓時變成紅色。為了紀念遇難者,才有了多瑙河畔鞋子的紀念群雕。

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匈牙利的納粹軍隊不肯投降,布達佩斯遭到盟軍最猛烈的轟炸……王宮、民居和美麗的橋梁,都被炸毀。從1944年12月到1945年2月,盟軍圍城一百零二天,有三萬八千百姓喪生。

體製和政治領袖

二戰結束後,匈牙利成為蘇聯的附庸國。和捷克一樣,酷愛自由的匈牙利年輕人,在1956年10月23日發起抗議活動,一度占領了匈牙利廣播電台,提出了匈牙利獨立、脫離蘇聯統治的政治訴求。

匈牙利總理:值得一提的是帶領政變的匈牙利政治家納吉·伊姆雷(Nagy Imre,1896-1958),他曾兩度出任總理。在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期間,他努力組織多黨聯合政府,試圖擺脫蘇聯控製。在蘇聯出兵鎮壓時,他請求西方的協助卻被拒絕,政變以失敗告終。納吉躲進南斯拉夫大使館避難,被送往羅馬尼亞,最後被押解回國,遭處決,被埋葬在萬人坑中。

1989年,在英雄廣場人民為他舉行紀念儀式,重新埋葬他,也為他立了一座沉靜的雕像, 就在國會大廈北麵的小公園內。

以色列國父:在老猶太區有幾座被修複的猶太會所,在那裏有個小告示牌:這裏是以色列國父西奧多.赫茲爾(Theodor Herzl,1860—1904)的出生地。一位烏克蘭現代的藝術家,在布達佩斯煙草街的猶太會堂前,為他造了一個雕像,他站在那裏,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

西奧多.赫茲爾出生在奧匈帝國時期,他看見歐洲小國逐漸興起,於是在1896年出版了著作《猶太國》(The Jewish State) ,公開宣稱:歐洲的“猶太人問題”不是社會或宗教問題,而是民族問題。其解決方法是建立猶太人的自治國家。

雖然他在1904年就病逝了,不過在四十四年之後的1948年,他期盼的以色列建國夢想終於實現。1949年以色列人將他移葬到耶路撒冷最高的赫茨爾山的山頂上,那裏是以色列埋葬國家領導人和烈士的國家公墓。

匈牙利猶太名人

東歐的猶太人多講意第緒語,家庭和教育背景都比較好。二戰之後,大部分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或者移居到歐美國家。目前布達佩斯猶太社區的居民很少,遊客很多。1989年之後,一些回訪故居的猶太人,出資在此地建了幾座新的猶太會堂和猶太學校。

更多優秀的猶太人在移民新國度中大放異彩,比如普利策新聞獎創始人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前美國聯儲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還有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都是匈牙利猶太人。還有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錢學森的老師)、“現代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英特爾公司前CEO葛洛夫(Andy Grove)等許多科技界精英。

在諾貝爾獎得主中有15位是匈牙利裔,其中10位是猶太人(參附錄)。

匈牙利海外移民中的第一代,多出生在布達佩斯,他們有著相似的童年,在數學和物理方麵智力超群,似乎不像來自於地球,因此被戲稱為“火星人”。

匈牙利的國土麵積是9.3萬平方公裏,中國浙江省麵積10.55萬平方公裏,浙江是經濟文化都發達的省份,老一輩科學家有竺可楨、蘇步青、陳省身、童弟周、錢三強、屠呦呦等;匈牙利全國人口968萬,杭州市人口就有1250萬。

匈牙利出了如此多的世界級人才。想到今日中國,無語……。

 

附錄:猶太裔匈牙利諾貝爾獎獲獎者

羅伯特.巴拉尼(Róbert Bárány 1916年諾貝爾醫學獎),主要貢獻是對於內耳前庭的生理學和病理學研究。

喬治.德海韋西(George Charles de Hevesy,1943年諾貝爾化學獎),主要研究是將放射性示劑用於研究過程中。

尤金保羅.維格納(Eugene Wigner,美籍,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貢獻是原子核和基礎粒子原理的發現和應用。

加博爾-德奈什/丹尼斯.加博爾(Dennis Gabor,英籍,1971諾貝爾物理學獎),發明了全息攝影。

喬治.歐拉(George Andrew Olah,美籍,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超強酸穩定碳離子方麵。

海薩尼·亞諾什·卡羅伊(Harsányi János Károly,英語:John Charles Harsanyi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台譯夏仙義,美籍經濟學家,博弈論以及博弈論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

伊姆雷. 凱爾泰斯(Kertész Imre,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

考裏科(Katalin Karikó,2023生物學/研發新冠疫苗)。

19世紀產科醫生塞梅爾魏斯(Ignaz Semmelweis),在細菌被發現前,就提出醫生應洗手預防產褥熱。

 

參考: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019633

https://m.cbiec.com/news-detail-144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