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克修道院被譽為“世界最美修道院”,梅爾克圖書館是唯一有“世界文化遺產”名號的圖書館。…這裏是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主演的電影《玫瑰之名》的背景地。
2003年六、七月的多瑙河之旅,寫到薩爾斯堡時忍不住寫起馬丁路德改教。現在拉回來,說說多瑙河遊輪的下一站:奧地利的梅爾克Melk。
Melk Abbey修道院,是座宏偉的巴洛克式建築,矗立在多瑙河邊的山岩上。從此處往下的河段,被稱為瓦豪河穀(Wachau Valley)。
下船後我們搭乘大巴到了景區,因路途不遠,回程時我們選擇步行下山、回碼頭。路旁的樹木蔥蔥鬱鬱,還有許多連綿的葡萄園和田野丘陵,與遠山銜接,靜謐幽美。修道院與大自然銜接的天衣無縫,有一種天堂落在人間的感覺。
Melk Abbey(Melker Stift)的曆史
早在青銅器時期和羅馬人統治年代,已有先民開拓此地,之後斯拉夫人和巴伐利亞人來此定居,雙方和睦相處。之後經曆不少戰亂,到主後976年,奧地利公國的巴本堡皇室家族(Babenberger)在河邊山崖上修建城堡,也建了修道院。前麵文字介紹過的帕紹,也是先在河邊修城堡,然後再建城市。
巴本堡家族的勢力不斷擴大之後,1089年,他們遷都去了維也納。把城堡送給了天主教本篤會(教皇本篤十六即屬於此教派 )。自1122年起,這個修道院直屬於教皇,不受帕紹教區的管轄。自1160年起,這裏又建起了神學院。
在1297年,修道院遭遇了一場可怕的火災,加上後來發生的瘟疫和災荒,修道院一直沒能完全修複。到16世紀時,路德改教運動波及此地,大多數貴族皈依了新教,修道院中的人數驟減;到1566年院中隻剩下八人:三名神父、三名神職人員和兩名修士。為了對抗路德改教的衝擊,天主教區竭力把梅爾克修道院建成反宗教改革的中心。
隨著天主教內耶穌會的興起和天主教內部的改革運動,修道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也逐漸恢複元氣。到1683年奧斯曼帝國入侵奧地利時,修道院再次被燒毀。
修道院很早就開始辦學校,曾經延用耶穌會學校的模式,培養教會人才,學生在此學習四年之後,再去維也納的耶穌會學院繼續深造。後來學校漸漸融入改變的社會,更多的孩子在這裏接受普遍的公民教育。
巴洛克風格的Melk Abbey
在1702年,當時的修道院長,邀請奧地利著名建築師雅各布·普蘭德塔爾(Jakob Prandtauer),對修道院重新做了巴洛克風格的設計,工程在1736年完工。改擴建後的建築群和花園,占據了整個山頂,內部也裝飾得美輪美奐。
修道院的大教堂(Stiftskirche)被認為是奧地利最美的教堂,由著名的巴洛克藝術家進行設計,用了頂級的材料,所有的細節都精雕細琢。參與設計和修建的藝術家、建築家,從光線、風景和瓦豪河穀的金色日出中獲得靈感:教堂穹頂上的壁畫,好似點亮了一束光,有著近乎舞台劇場的效果。因此有人說,在奧地利,沒有第二座建築能像梅爾克修道院一樣,在金碧輝煌中讓人感受到接近天堂。
在修道院的東立麵,屋頂上有一個仿製的十字架,據傳是收藏了耶穌殉難十字架的珍品木片,也是“鎮院之寶”。大門兩旁的雕像,分別是耶穌的門徒彼得(持鑰匙)和保羅(持劍)。門楣上雕刻著修道院的徽章, 深藍的背景和兩把交叉的金鑰匙。 修道院中,還有帝國樓梯和走廊等多處景觀、有許多精美的繪畫和雕塑以及珍貴的收藏,就不一一細數了。
站在修道院外麵的全景露台上,可以欣賞瓦豪河穀與山間的景色。修道院旁邊花園是英式的(後來改建),麵積很大,裏麵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咖啡廳,廳內陽光燦爛,壁畫美輪美奐。周圍是盛開的玫瑰和幽深的密林小徑。遊人和在此上學的孩子們,都可以在陽光普照的花園中和蔭涼的樹林裏遊玩與漫步。
在春夏季的奧地利,音樂會是少不了的。我拿了音樂會的節目手冊,從六月到八月有幾十場音樂會,門票隻需十到二十歐元,好便宜啊!想像在這樣金碧輝煌的古建築中聽音樂之鄉樂手們的演奏,必是“仙樂飄飄。可惜無緣參與。
Lavish Library圖書館
梅爾克修道院的圖書館,是世界最美的圖書館之一,藏書排名世界第四(美國國會圖書館排名二十),卻是唯一得到“世界文化遺產”稱號的圖書館。
自8世紀初開始,修道院就開始有圖書館。後來分建成一棟獨立的建築。到18世紀,圖書館的穹頂,采用了巴洛克風格的濕壁畫來裝飾,由保羅·特羅格(Paul Troger)繪製。據介紹,畫中央的女神寓意信仰,四周圍繞四組天使,代表智慧、公義、堅韌和節製四大美德。門口置放著的四尊雕像,分別象征四大知識分類:神學、哲學、醫學和法學。
圖書館有十萬卷珍本典藏,包括1888部中世紀的寶貴手稿,750本珍貴的古版書(incunabula, 1500年前的書),還有許多哲學、天文、地理、曆史、音樂、人文和心理學著作的原稿和印刷版本。這些都是人類知識的精華積累。
修道院自身的編年史也被妥善保存著,其中記載了千百年來在當地發生的重要事件,其中就包括了在十三世紀中葉,成吉思汗的鐵騎也曾踩踏到此地;也記錄了修道院的曆任院長和地方行政首長的名字和作為。
圖書館的珍版書籍和中世紀的手稿都存放在拱頂的地下室中。目前參觀者能夠看到的隻是藏書中的極小一部分。即便隻是鳳毛麟角,單看那些放置書籍的高聳書櫃,雕刻精美持重,都有點“頂天立地”的感覺。不由想起“哈利波特”電影中修道院圖書館的場景。
隻是這裏不顯得神秘而幽暗,穹頂上有輝煌卻顏色柔美的裝飾畫,牆壁上有陽光通透的大窗,高大的空間被金色環繞,即便有些高深莫測,卻也讓人很願意在此流連,好汲取更多知識。
意大利作家翁貝爾托·埃科(Umberto Eco),在1980年出版了一本暢銷書《玫瑰之名 The Name of the Rose》,在1986年拍成同名電影,由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主演,就用此處為背景。這部小說,是後來《達芬奇密碼》等“偵探+符號學” 神秘探案小說的鼻祖。講述了修道院中發生的一連串凶殺案,圍繞著如何修行和守護這些手抄本的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書中的二號人物,也是故事的敘述者,被稱為“梅爾克的阿德索 Adso of Melk”。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8E%AB%E7%91%B0%E4%B9%8B%E5%90%8D
圖書館的悠久曆史和珍貴館藏,讓其躲過了多次災禍。在1780年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約瑟夫二世,解散了奧地利境內大部分的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卻得以幸免;之後在拿破侖戰爭中她也沒有遭到破壞。到二次大戰初期的1938年,德國吞並奧地利,梅爾克的學校和修道院被納粹收歸國有,變成普通中學,修道院依然被保留、未遭破壞。
教會學校和年輕導遊
領我們參觀的導遊是一位很年輕、甚至有點稚氣未脫的女孩子,一臉的純真和敬虔,說起院內的一切如數家珍。
她帶我們參觀完畢之後,站在觀景台上和她閑聊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她第一次做修道院的導遊。她從小在這裏長大,上中學和大學,在修道院學校接受完整的公共教育。除了國家規定的課程,學校也培養孩子們靈修、禱告、教會生活,教牧和社區關懷等多方麵課程。
她態度單純而不卑不亢,非常可愛坦誠,當然要多給小費,鼓勵她的第一次獨立工作。我問她是否有過反叛期,或者向往外麵更“自由”的生活,她說從來沒有過,待在這邊感受到絕對的自由、被尊重,還能滿足對知識的渴望。
學校每天有校車接送孩子,所以他們能平衡地享有家庭生活和學校教育。她說自己甚至有點害怕會失去這種美好平靜的生活。
和她談話,感覺實在太好;離開時有些戀戀不舍,好像從淨土或者天上飄落、重入紅塵。非常羨慕這裏的孩子們,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時期,越發慘不忍睹。
瓦豪河穀(Wachau Valley)
回到遊輪,原來平緩的多瑙河就進入了“瓦豪河穀”。
河穀是從梅爾克到克雷姆斯(Krems),全長36公裏,這是多瑙河最美的一段。河兩岸有連綿的群山,不但風景如畫,而且曆史悠久,岸上有各個時期的曆史遺跡、岸邊有小城、山上有許多修道院。
一千多年前,巴本堡家族在多瑙河邊築起城堡,用峽穀的天然屏障,抵禦西邊強大的巴伐利亞王朝。梅爾克Abbey所在的位置正是第一道峽口。
和中國的三峽相比(尤其是修大壩攔截江水之前比),三峽更狹窄和險峻。 “瓦豪河穀”沒有太多狹窄激流河段,兩岸的土地肥沃,可耕地比三峽兩岸要多。岸上有綿延的葡萄園、農田、碼頭和城鎮。岸邊有孩子在家門前的草地上玩耍,年輕人在淺水中釣魚,真像一幅寧靜綿延的山水畫。千百年來,兩岸的百姓修建水利工程、構築城堡和修道院,種植葡萄和釀酒,這一帶是奧地利重要的葡萄酒產地。
岩石城堡中的往事,當然就沒有那麽溫馨。據說,在古鎮杜恩斯坦(Durnstein)囚禁過英格蘭國王理查德(Leichard King)……。
2000年,Melk Abbey與瓦豪河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以曆史最高分,把此地評為全球最佳曆史目的地。
下午兩點半,我們的遊艇停靠在杜恩斯坦,岸邊有座很陡峭的山,我先生和一群喜愛運動的人去爬山。我留在船上整理資料和照片。
晚飯後沿著河邊漫步,古堡與普通民居在岸邊比肩而立,年輕人在河邊小路上騎車健身,夕陽緩緩落入遠山後,晚霞融入水中,如夢如畫,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