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稱帕紹/帕薩(Passau)是“德國最美城鎮”;童年的希特勒就住在河對岸(奧地利);帕紹也被稱作“巴伐利亞的威尼斯” ……
黑森林與庭院史詩
Passau帕紹和Salzburg薩爾斯堡這兩座城市,很令我困惑。帕紹的風景人文都讓我以為是在奧地利,而薩爾斯堡從名字到地標,都讓我以為是在德國。事實上二者正好相反。
導遊說今年多瑙河的水比較淺,有許多環保人士抗議遊輪破壞生態,所以不能去原定的港口,要坐大巴回到Passau。這樣我們就又多了半天時間遊覽帕紹。
多瑙河與黑森林是關於德國地理的兩個關鍵詞,多瑙河發源自德國的黑森林地區,流經十個歐洲國家,最後流入黑海。
和雷根斯堡一樣,古代帕紹的主要經濟命脈也靠多瑙河航運貿易,其中食鹽貿易更和中國的狀況類似,食鹽被稱為“白色黃金”。
而“黑森林”是鬆樹和杉木覆蓋的經濟林,樹木密密層層、不見天日,看著黑壓壓的,因此得名。
黑森林不但是德國旅遊勝地,也以其特有的黑森林蛋糕、蜂蜜、黑森林火腿、醃豬肘、鱒魚等而出名。許多格林童話中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都發生在黑森林中。
此外,創作於1200年間的英雄史詩《尼伯龍根Nibelungenlied》,故事就起源於帕紹的一座13世紀庭院。史詩的作者據說是一位奧地利中古的騎士,《尼伯龍根》在古德語文學中的地位,就類似於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在古希臘。
三河與梟雄
帕紹已有兩千年的曆史,目前是巴伐利亞州東部的一座直轄市,地處德國與奧地利的邊境,在多瑙河(Danau)、茵河(Inn)和伊爾茨河(Ilz)的交匯處。此城是個邊境小城,與奧地利、捷克接壤,同時兼有波希米亞、奧地利和日耳曼的風貌民情。說起歐洲的地域,有些像春秋時代的中國,小國比鄰而立,邊界不確定,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帕紹,位於三條河的交匯處,也被稱為“三河之城” (Dreiflüssestadt)。三條河中,茵河的流量最大,伊爾茨河最小,交匯後都被叫作多瑙河,可能是因為多瑙河的流域最長。 從高處俯瞰這三條流量、流速各不同的河,有人用三種顏色來區分:藍色多瑙河(Donau)、綠色茵河(Inn)、黑珍珠色伊爾茨河(Ilz)。在河流交界的銳角半島上,就是帕紹老城。幾條河的交匯處河水顏色不同,可以用“涇渭分明”來形容。
從中世紀起,帕紹不但是最具多元文化的小城(德、奧、捷),是河運與經貿的中心,也是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說起來有兩位世界頂級軍事家都曾住在帕紹,卻都沒在這裏打過仗。在拿破侖戰爭時期(1803-1815),身披戰袍的拿破侖來到了帕紹,稱帕紹是“德國最美的城鎮”。
而在河對岸不遠處奧地利境內的一座房子,就是希特勒童年時候的家。據說在一個冬天,希特勒在河上溜冰時,掉到冰窟窿裏差點被淹死。生活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少年希特勒也沾染了“文藝青年”範兒:他曾熱愛美術,可惜他的美術老師否定了他的藝術天分。有很多大人物的人生軌跡,都被意外地改寫了,然後他們就去改寫曆史。
雖然拿破侖憐惜美麗的帕紹,其他大人物卻沒有如此的浪漫情懷,也不想浪費帕紹在宗教、政治和軍事方麵的優勢。帕紹是從山上的堡壘一層一層往下發展的。帕紹三麵有河,河岸險峻,易守難攻;在一世紀時,羅馬人就在此建立軍事要塞;到六、七世紀時,巴伐利亞人建立了公爵城堡;到十三世紀時,在多瑙河和伊爾茨河交匯處的山崖上,又建起一座軍事要塞,西奧布豪斯城堡。主教和土地的領主常年在這裏居高臨下地控製著河道,也可以隨時瞭望河對岸奧地利群山和森林中的動態。
如今河對岸的城堡與老城隔河相望,羅馬帝國留下的古跡猶在。
老城的變遷
遊覽歐洲,不可能脫離宗教曆史。就像遊覽中國的古城,不可能完全不談過往的朝代與君王。在公元739年,帕紹建立了天主教主教區(至今仍是主教駐地),這個教區曾是巴伐利亞最大的教區。在公元999年至1803年,主教管理著包括奧地利在內、很大一塊地區的宗教和地方行政事務。
河邊山上的城堡,是選地侯和主教占據的要塞。“選地侯”指的是德意誌的七位諸侯,他們擁有選舉羅馬皇帝的權力,而他們選出的人,要由教宗加冕之後,才可以稱為羅馬帝國皇帝。可見在羅馬帝國年代,諸侯和教會的權勢之大。
在山下,多瑙河和伊爾茨河的交匯處,還有一個“下”城堡(Veste Niederhaus),也屬於要塞防禦係統的重要部分。
歐洲的城堡,不僅僅用於抵禦外敵入侵,也用來對付內部的叛亂。在1535到1540年期間,許多洗禮派教徒,因和天主教信仰有衝突,被關押在城堡內,有不少人殉道。
到1552年,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對三十多年的宗教戰爭已經很厭倦,在這裏簽訂了重要的《帕紹合約/Peace of Passau》,對新教開始采用寬容的政策;這之後才有了著名的《奧格斯堡國家與宗教合約》,從法律上允許新教(路德宗)與天主教和平共存。這些都是德意誌和教會曆史上極其重大的事件。
到了拿破侖戰爭期間(1803-1815),巴伐利亞先是法國的盟友,於是拿破侖把帕紹劃給了巴伐利亞,後來帕紹又向奧地利投降,帕紹就歸了奧地利……最後在1814-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帕紹還是歸回了巴伐利亞。也就應了中國人說的“弱國無政治/外交”。
水火中重生
在中世紀,最大的危險是火災和水災,帕紹建在半島上,周圍山環水繞,就難免要麵對水火之災。兩條大河茵河與多瑙河在此交匯,加上另外一條稍微小些的伊爾茨河,是河水聚焦之地。下大雨時,上遊難以蓄洪,帕紹就會發水災。至今離河近的許多房子的一層都不住人,住宅多在第二層或者第三層。
除了水患,在1662年帕紹還發生了一場大火災,雖然城市臨河而建,當年卻沒有可用的消防係統,於是整個城市變為廢墟。
今天的帕紹是在廢墟上重建的,重建時采用了意大利建築師的規劃設計,因此市容具有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不太像多數德國城市的建築。
這就回答了我的疑問:為什麽帕紹的城市風格與其它的德國城市明顯不同。也因此,人們把帕紹稱之為“巴伐利亞的威尼斯”。
在下半篇會介紹老城和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