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02 槍、命、自由 海外篇之二

(2023-03-16 13:46:32) 下一個

下午三點多,下著大雨,我們開車出門,到處警車“封路”,難道是再次的恐怖襲擊……原來是總統拜登來了,說來悼念一個多月前“舞廳血案”的死者。不過……

https://ktla.com/news/local-news/biden-expected-to-sign-new-executive-order-on-gun-control/?

拜登總統大雨來訪

前天(2023年3月14日)下午三點多,外麵下著大雨(南加州今年反常,把過去七八年的雨都一起下了)。我們開車去郵局,要去寄報稅的掛號信,沒想到平常五分鍾的車程,居然因為到處封路,兜兜轉轉走了快二十分鍾才趕到。一看到封路,我本能地心裏緊張,不由得想到一個多月之前的舞廳槍擊事件。

出了郵局,順路去一家國內朋友開的平價小店,她說封路的原因是拜登總統來了,說他是來悼念“舞廳凶殺案”中,那些無辜的死者。我們抱怨拜登選了這個雨天來,造成交通阻塞,也很懷疑他到底是來悼念死者,還是為下一屆選舉造勢。

晚上看新聞,老拜登在市政府演講,從舞廳血案講到“禁槍”,看來還是為選舉造勢,近年槍擊案愈演愈烈,“禁槍”可以算作一個競選的“熱點話題”。

站在個人的立場,是主張“禁槍”的。最近幾年校園槍擊案太頻繁了,殺人者的年紀也越來越小(很多是未成年人)。我們是新移民,對自身安危和周邊環境很敏感,也比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更懼怕武器槍械。

保守派親友的“自由觀念”

不過,我們的女婿,他家裏都是保守的信徒,卻說他們從小就被父親帶著、參與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就是帶槍去野外打獵或者打靶。他們都是很有教養的人,我相信他們從來沒有真的用槍對付過人、或者保護過自己。隻是他們一點不把擁有和使用槍支,當成很可怕的事。

“老美親家”認為:擁有槍支可以保護自己的家庭和土地。他們不喜歡嚴格的“槍支管製”法律出台,因為那會讓家庭自主的抵抗暴力,變得更困難、要付出更大代價。

他們認為,有武裝的平民,會迫使政府更尊重個人的主權,更沒有機會去蠻橫對待百姓;能在政府和平民之間有更多的平等與製衡。他們還舉例說,任何“壞政府”,例如德國的希特勒政府,都是先從拿走百姓的自衛武器開始,一步步走向了獨裁和敗壞。

他們這些歐洲移民,前輩都曾經在“母國”受到過政府的逼迫,冒著生命危險在冬天搭乘“五月花號”來到北美。對他們而言,這是一片自由的土地,他們決不允許政府擴大權力,來剝奪他們祖先用生命換來的自由。他們的祖先與政府對抗,冒死來到新大陸,想讓他們把政府當成“父母官”或者“太上皇”,門也沒有。

在“控槍”上的分歧

美國民眾堅持擁有槍支,是相信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能保護自己。政府別想“假模假式”地借著保護民眾之名,無限擴張權力,最後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

共和黨:有著更直接、彪悍的人生觀,除了相信上帝,不信任何地上的權威。他們相信要靠自己雙手的努力和上帝的引領渡過人生。當然也要責任自負,不怨天尤人。

民主黨:持守更關懷弱者(其實也關心選票)的人生觀;想在地上建立一些權威,維護不同階層的權益和財富平等。想用政府幹預,來擺平社會的不公義,但是往往忽略了政府本身也會造成不公義。

在美國社會,基督教信仰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政府和政治家的影響力。反對政府管製的人,對生命的解讀和訴求,“絕沒有眼前的苟且”,隻有“信仰與遠方”,堅信將來有複活的新生命。

 “天賦人權” 不是當權者的恩賜,乃是上帝賦予人的尊嚴與物質生活空間;人不是任何政府的奴隸,“不自由,毋寧死”是天經地義的。他們無條件順服的隻有上帝,隻承認上帝是超越的、可靠的,不會改變的;而人則有天生的原罪,權力越大,罪的影響力也越膨脹,因此政府不應該得到百姓無條件的信任,而應該接受百姓的監督。

華人為何支持“控槍”

美國隻有幾百年曆史,開國者來自一群反對政教一體的新移民,而中國是個有數千年皇權統治的國家。被皇權馴服的百姓,都習慣性地當順民,把官當成“父母官”,希望官方能順應民意,保護百姓,至少能體恤下情。

依附皇權苟活的百姓,生存的空間非常小,在威權下做順民,就更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天隻是命運,而非創造萬物的上帝。當人遇到災難與不平時,為了生存,想法就變成“好死不如賴活著”。曆史上的農民起義,都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舉義旗造反”。一旦奪取政權,和前朝一樣無限量地運用皇權,壓迫百姓。

當年反對蔣獨裁的Mao大人,曾極度推崇美國人的理念。不過自己當政後,就一百八十度轉回去了,比蔣更變本加厲,還不斷鼓吹“要準備打仗”。

記得年輕時參加過若幹次“軍訓演習”,其中有實彈射擊打靶,我好像成績還不錯,好像每次都是優秀。隻是扔手榴彈是弱項,永遠不能扔到安全線之外,所以扔實彈時,總要為我和另外兩位同樣扔不遠的女生找一個山坡,往下扔個十公尺,再滾下去十幾公尺,爆炸時就沒有危險了。

還是說回美國,隨著移民族群的更加多元化,在美國東西兩岸的大都會地區,早期歐洲移民的比例越來越低,如今這些持槍犯罪者,恐怕早已沒有原初的理念。所以,在大都市人口密集的地區和學校、公共場所,還是覺得應該執行更嚴格的槍支管控法律法規。

或許,是我這個受華人文化熏陶多年的弱勢移民,一種更期盼平安的願望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