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十五、追求真信仰:自我表白 托爾斯泰係列-附錄 3

(2022-05-18 15:57:47) 下一個

托爾斯泰是才華四溢的作家,也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思想家。他一生在探索追求“真信仰”,也常會“向隅而泣”,在理智與信仰之間掙紮。

對信仰的追求與領悟

托爾斯泰認為,人與其它存在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人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同時也是有理性的。這與馬列主義認為人是物質的產物,物質地位決定了人的思想和精神,是截然相反的觀念。

他認為人有“意識/自由意誌”。有“自由意誌”的人,才成其為“活人”。不管是偉人決定國家大事,還是老百姓決定今天吃什麼,都由每個人的“自由意誌”來決定。雖然人也有本能,但是在處理重要的社會群體事件時,應該是由人的“理性”來主宰人的行為,那些“非理性”的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難。

不過,他也發現,具備了“理性”,並不代表人就是完全的。我們在前麵的第六集和第七集講過:托爾斯泰在50歲左右的時候,他的價值觀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自己說:雖然他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世界知名……。然而,他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甚至想要拋棄這些事。

托爾斯泰描述他的狀態是:好像他離家一段時間,再回到家裡,看到所有的東西都是反的,原來在左邊的都在右邊,在右邊的都跑到左邊;一切都顛倒了。他感覺好像走在一條絕路上,要直接與死亡麵對麵了。

這種可怕的空虛和對死亡的戰兢,迫使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他認識到:信仰不隻是某些思想觀念,更在確定人的生命走向。因此他在後半生,對信仰的思考,遠超過前半生。

托爾斯泰的信仰表白

托爾斯泰寫過一篇文字《信仰是生命的絕響—— 自我表白》。

在文章的開始部分他說:“想要理解生命,就不應該去理解生命的特例,也不是去理解我們這類寄生蟲,而是去理解廣大勞動人民的生命。是這些人創造了生活,賦予了生命意義。……

這種生命的意義,如果能描述的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根據上帝的意誌來到這個世界上,上帝創造了人,每個人都可以毀滅自己的靈魂,也可以拯救自己的靈魂。人活著的目的,就是靈魂得到救贖。為了救贖自己的靈魂,人必須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想要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必須拋棄所有生命中的享受、去勞動、去接受、去忍受,變成一個仁慈的人。

……這種宗教信仰是由教會植根於人們生活中,並在童話、諺語、神話中反映出來的、代代相傳。這種生命的意義清晰明了,貼近我的心靈。”

有人說“托爾斯泰隻信個人理智,不信救贖”,他們根據的可能就是這句“每個人都可以毀滅自己的靈魂,也可以拯救自己的靈魂”。其實這句話也可以被理解為,人都有理智和“自由意誌”,可以選擇接受上帝,也可以選擇拒絕上帝的拯救。

接下來,托爾斯泰抨擊那些隻注重表麵儀式的人。不過他承認:

從他“開始做禮拜,晨昏禱告,持齋。第一次,我的理智沒有任何反抗。之前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現在已經被我欣然接受了。我如今對信仰的看法和過去是完全不同的。原來我認為生命本身就具有意義,而信仰在我看來隻是主觀臆造出來的某種不被需要的論斷,不合理,和生命也沒有聯繫。

……現如今我堅信,我的生命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有任何意義,這些信仰的理論對我來說不僅是必需的,而且通過不容置疑的經驗而得出一個結論:是這種信仰賦予了生命意義。……即使我不明白這些,卻知道其中蘊含著某種意義,於是對自己說,應該學著去接受和理解信仰”。

他又說“對信仰的認知也是源自一個神秘的開端。這個開端就是上帝,是人類身體和智慧的來源。……”這就與《箴言》第9章10節說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有了相同的基點。

他說:“信仰的本質就是,它賦予了生命一種死亡也不能帶走的意義。”

他認為信仰能夠回答“在所有不同生活條件下、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的同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我為什麼活著,我的生命意義將會是什麼?”這些人包括了“在豪華奢侈中垂死的沙皇、積勞成疾的老農奴、不諳世事的小孩、智者、愚笨的老婦人、幸福年輕的少婦、滿是激情的青年。”接下來他批判了一些教會的敬拜儀式。

然後談到“新出現的俄羅斯神學著作,為我指點了迷津”。他不能確定神學或者哲學對“愛”的準確的定義。不過他從客觀現狀看到:“由於承認這一信條(尼西亞信經),使教會所傳的具有了真實性……。

教會就是一個聯合,以愛的名義把教徒召集到一起,也正是這個聯合構成了我信仰的基礎。我對自己說,上帝的真理不可能隻針對某一個人,而是對那些被愛結合起來的人開放。為了得到真理,就要團結能夠團結的一切,就要去容忍那些自己不認同的事情。”

托爾斯泰說到自己對有些教會的儀式有所懷疑,不過他也看到“順從”的益處,他說“順從於這些儀式,我便壓製了自己的理智,並讓自己服從於人類共有的傳統。我和我的祖輩,以及我所愛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聯合起來了。他們和他們的先人也都信仰過,生活過,並且養育了我。我也和成百上千個我所尊敬的普通人的使命聯合起來了……。

早起去教堂禮拜時,不僅能抑製自己理智上的傲氣,還能與祖先和現代人拉近距離。為了能尋得生命的意義,我犧牲了肉體上的安逸。……我齋戒、持齋,按時在家和教堂禱告。

如果可以,在禮拜時,我注意聽每一句話的每一個字,並儘可能賦予它們意義。午前祈禱時,我聽見最重要的話就是‘讓我們在聯合中彼此相愛’;而後麵的那句‘奉靠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我就不管了,因為我聽不懂呢。”

托爾斯泰晚年寫的《天國在你心中》,把信仰視為生命的來源與力量。他承認:世間的許多秘密,人僅僅靠自己是無法明白的,因此要從信仰層麵來接受和理解;信仰能夠給人深刻的智慧;信仰不單是理論和學問,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透過親身實踐體會到人生的意義。雖然人不能參透許多人間苦難和奧秘,但是從天上射下來的光,能讓人得到智慧和安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