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行略說 (霜葉先生 文)

(2022-02-15 21:55:25) 下一個

一談到修行,好像就是很古板,高深,玄幻的事情。其實不是這樣,修行應該是輕鬆自然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先來說打坐。打坐不是必須的,但是我們忘記了本體太久,所以開始的時候就需要一個手段來介入,作為一個突破口。打坐的目的不是除掉一切雜念,而是暫時的屏蔽外界,去感知本體,體驗有一個穩定不變的存在。剛開始打坐的時候必然是雜念紛飛的。沒關係,知道每一個念頭就可以。那個"知道"就是你的穩定存在。慢慢的,念頭少了,圖像出來了,境界出來了,身體各種奇怪的感覺出來了。這些和念頭沒區別,都是意識在作怪。還是一樣,知道就可以,隨它怎麽折騰去,以不變應萬變, 你隻需要"知道",並且培養這種"知道"的穩定性。這就是打坐,很簡單,沒有任何要求,甚至以任何姿勢都可以,目的就是找到本體的感覺,這是我們需要依靠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要清清楚楚的"知道",知道你在做什麽,知道你在想什麽。不要完全迷失在思想裏,放任你的身體自己運行,進入autopilot狀態。念頭是不受控製的,隨時都會出來。不要控製它們,隻需要保持"知道"的狀態。本體的感覺強了,自會收攝雜念,隻需要當下一轉。這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剛開始迷失在思想裏好幾個小時都很正常,隻要堅持下去就會有成果。注意這個堅持是放鬆的堅持,就是個"知道",很簡單不要使勁。如果你太用力,很快就累了,加之短期又看不到效果,會有很強的挫敗感,可能就會放棄。

 

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在網絡裏到處看一看,可能幾個小時完全沉浸其中,就任由各種思想帶著自己跑。如果佛陀在世,現在的第一戒律可能就是斷手機,戒電腦。

 

為了修行真的要剝奪這點樂趣嗎? 也不是。你隻需要知道你在幹什麽就可以。如果你還體會不到內在,剛開始可能很難做到。你會馬上被網上的各種內容吸引,身心全部投入進去。有一個方法可以試一試,就是想象把自己分裂成了兩個,後麵的自己看著前麵的化身在手機上玩。自己知道那個化身看到了什麽,想到了什麽。你不需要努力保持兩個自己,隻要有這個感覺就行。這樣做馬上能得到的好處就是你不會對手機上癮,可以在任何時候迅速抽身出來。這個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到自己生氣了,就會有一種很清醒的感覺,好像生氣隻是做了個樣子。過後馬上就能放下,不會在心中存留。

 

這個隨時"知道"的過程就是培養定力的過程。隻要有了一點覺照力,馬上就可以開始改習氣了。改習氣是什麽? 就是不再執著任何事情。你會快樂和痛苦,就是因為你在某件事上有個固定的認知。符合你的看法就高興,不符合就生氣。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它的多姿多彩。大小,遠近,美醜,善惡都是相對的概念。真的沒必要把你的標尺做得那麽精準。接受他人也接受自己。一樣東西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錢多錢少都是一樣過。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用來競爭的。每一個存在都是價值的體現,沒有高低之分。慢慢的,你就會越來越輕鬆,越來越沒看法,對這個世界的粘著也就越來越少。

 

所以修行並不高深莫測,就是從簡簡單單的,每時每刻的"知道"開始,延伸到對各種執著的放棄,最後瀟灑自在。你不需要額外拿出時間來,不管多忙都可以做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