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演義連載之60
作者 四川紅塵洗夢
讚 傳梵音於禪話 播大悲於有緣
第四十二節 梅子熟也
大梅法常禪師,馬祖門下的優秀畢業生,公元752年出生於湖北襄陽市一戶鄭姓人家。
法常禪師在幼年的時候,就來到了湖北當陽市玉泉寺出家為僧。法常禪師雖然年幼,可是卻有過目不忘的特殊本領,不管是什麽經書,隻要他用心的看過一遍後,就能合上經書進行背誦,不但可以做到一字不差,更為神奇的是,他看過的經文終身都不會遺忘。所以寺廟裏的僧眾一個個對法常禪師都是刮目相看啊。
自然,小小的法常禪師在玉泉寺對於佛教各個宗派的各種經論,沒有不認真閱讀深入研究的,這就為法常禪師日後能辯才無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十餘年後,法常禪師已經成為了玉泉寺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了。
到了二十歲的時候,法常禪師來到了龍興寺受了具足戒,從而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法常禪師容貌清俊,性格剛毅而敏捷,除了有誌於學佛修行外,別的所有事情他都從來不放在心上。
所以,法常禪師覺得自己雖然佛學知識淵博,學習成績優秀,但是自己還是沒能深入堂奧。看來,應該去找個好老師來好好點撥一下自己才是。
而此時的馬祖道一不論是本身的禪宗功夫還是其主持的寺院聲勢都是如日中天傲視天下。於是,法常禪師立即背著小包袱,一路跋涉來到了洪州開元寺參拜馬祖道一。
對於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而且熱愛佛學且基礎知識牢固的法常禪師,馬祖道一立即就收下了這個學生。
法常禪師在開元寺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有點心得體會了,這天又來到方丈室參學於馬祖道一。
法常禪師問道:“師父,如何是佛?”
馬祖毫不猶豫的道:“即心是佛。”即心是佛,那是馬大師名震江湖的教學方案呢。
法常禪師接著問道:“如何是法?”
馬祖回答道:“亦汝心是。”
法常禪師又問道:“如何是祖意?”
馬祖依然道:“即汝心是。”
法常禪師有點不解的道:“祖無意耶?”
馬祖耐心的開示道:“汝但識取汝心,無法不備。”我都接二連三的跟你說了即心是佛、亦汝心是、即汝心是。所以你能夠馬上體認自己的本心,那麽萬法也就齊備了,這個世上也就沒有什麽事物能迷惑你了。
法常禪師一聽,不由得馬上大悟玄旨。到這裏,法常禪師才感覺自己真的深入禪道之堂奧了。
很多讀者朋友在看禪宗典籍的時候,看到某個禪師在別人的一兩句簡單的開示下或者一兩個動作的啟發下就悟道了,就認為禪宗有時非常的簡單,能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悟入,非常的直截了當。他們很多人都忽略了,這裏麵必須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
一個禪師能在師父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的開示下悟入,那隻是這句話或這個動作和禪師平時所學起了共鳴而已,和禪師心中一直在念念不忘的那個大事相契合而已。而要起共鳴,要能契合,前提條件是你得一直在佛法的學習路上,一直在追求禪的開悟的過程中。隻有你隨時念茲在茲,師父那句奇妙絕倫的話語或動作,才能進入你的心靈最深處,捅破最後那層紙,如桶底子忽地一下脫落般,讓你徹見光明,徹悟本來麵目。
而法常禪師同樣是學習了很多年並且有非常深厚的佛學根基,才能在馬祖幾句話下徹悟的。
既然自己來到開元寺的目的已經到達了,於是法常禪師拜別師父,就開始自己出去闖蕩江湖去了。
法常禪師在江湖上沒有闖蕩多久,就遊方到了浙江寧波市鄞州區境內的大梅山。法常禪師看到此山山深林密,溪水潺潺,風景異常秀麗,不由得立馬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於是決定終身在此隱居清修。
於是法常禪師就在山下的農戶家去化緣了少許糧食種子,然後一個人進入深山裏找了一個石屋隱居了起來。不過,法常禪師尋找到的這個隱居之地,恰好就是漢朝梅子真隱居修仙之處。
此地有很多龍穴,並且常常有似蛇似龍之物一天到晚吞雲吐霧的。而這個石屋裏麵貯藏有很多的仙藥以及神仙經籍,但是法常禪師寄居於此,對那些東西卻並沒有放在眼裏。
這天晚上,法常禪師進入了夢鄉,忽地夢見一個神人。這個神人對他道:“我看你並非是個普通人,此石屋中有聖書記載了過去以及將來要發生的事,而且這些神仙之書,如果你認真學習的話,一定能成為人間之主,最不濟也能成為帝王之師。”
法常禪師平靜的道:“這些神仙之書並不是我之所好,我以涅槃為樂,我之壽命又何止與天同老呢。”
神人接著道:“此地乃是修仙之所,不是此道中人恐怕難以在此久居,不然的話,居住之人會變成邪怪的。”
法常禪師道:“我隻是暫時在這裏落腳而已,此地肯定不是我長久安身之所。”
法常禪師醒來後,憶起夢中之事,所以,他並沒有在這個石屋居住多久,就在山中另外找了一個幽靜之地,自己動手搭建了一個茅屋安身修行。
不過,法常禪師在大梅山隱居清修的消息不知怎的傳到了馬祖那裏,馬祖聽後居然有點不放心這個學生。因為你一旦居山修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以此山為根據地傳法的。可是你真的完全具備當老師的資格了嗎?看來,自己還得對他進行最後的畢業論文答辯才是。
於是,馬祖馬上喊來一個僧人,如此這般的對他吩咐一番後,這個僧人便來到了大梅山。
經過好一番搜尋後,這個僧人終於見到了法常禪師。僧人問道:“和尚見馬大師得個什麽便住此山?”
法常禪師平靜的道:“馬大師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這裏住。”
這個僧人馬上道:“馬大師近日佛法又別。”
法常禪師問道:“作麽生別?”
僧人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法常禪師一聽,不由得馬上說道:“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隻管即心即佛。”
這個僧人回到開元寺後,把情況一五一十的給馬祖作了匯報。馬祖一聽,不由得非常高興的對周圍的僧眾道:“大眾,梅子熟也。”
法常禪師的這個回答,在所有關於馬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開示中,是非常獨特而高妙的。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法常禪師的腳跟那是異常穩固的。既然我的這道題做正確了,你再怎麽說我也不會跟隨你的話語轉動的。後來的臨濟義玄禪師道“自達摩大師從西土來,隻是覓個不受人惑的人。”看來,法常禪師就是這種能不受人惑的人啊。
自然,馬祖對於自己學校有這種學生,那是非常滿意的。
對於法常禪師的這個公案,後來的禪師們也是熱議不已的。
曾經有僧人拿著這個公案去問晚唐五代的禾山無殷禪師:“大梅恁麽,意作麽生?”無殷禪師毫不猶豫的道:“真獅子兒。”看來,無殷禪師對法常禪師之評價,那是非常高的啊。
明末清初的西遁淨超禪師評唱道:“馬祖添個八兩,連前湊成一斤。大梅已足一斤,何妨佯推八兩。雖然如是,未識他父子針芥水乳在。咄咄,自領三十棒。”
西遁淨超的同門師弟白岩淨符也評唱道:“一往看來,大梅這漢大似個隔牆擔板,殊不知他是個渾鋼打就生鐵鑄成底。而所謂殺活縱奪權實照用,一點也不曾欠缺。馬祖在三千裏外劈麵唾,噫,大梅還甘也未。”
法常禪師的師兄龐蘊聽到馬大師表揚他道“梅子熟也”,於是立馬趕到了大梅山來勘辯法常禪師(事見第十九節:第一居士),兩人一番切磋後,就連禪宗江湖上的第一居士,也不得不承認法常禪師果然是個“熟透”之人。
後來鹽官齊安在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海昌禪院弘法,有一個僧人為了供奉一根好的拄杖給齊安禪師,就外出四處上山尋找原材料,以期能獲得一根上好的拄杖。
這一天,這名僧人來到了大梅山尋找拄杖,不料在山中光顧著搜尋拄杖,走著走著卻迷路了。
這名僧人沒法,隻得在山中亂轉尋找出口。迷亂之際,忽地看見一人,穿著草衣留著長發,居住在一個小茅屋裏。這名僧人好不容易看見了旁人,趕緊奔了過去,然後和此人寒暄了起來。
幾句話下來,這個僧人發覺此人言語艱澀口齒不流利,就好像多年沒有和人說過話一般。
於是這個僧人便不停的追問此人的來曆,此人終於說道:“我是從馬大師那裏畢業的學生。”原來此人正是在大梅山隱居修行的法常禪師。
僧人一聽此人原來是齊安禪師的同學,不由得感到有些吃驚。於是立馬問道:“師父在這裏隱居多少年了啊?”
法常禪師道:“隻見四山青又黃。”
僧人又問道:“請問師父,山中無路,我怎麽出山去呢?”
法常禪師指著旁邊的小溪道:“隨流去。”
法常禪師這個話那是一語雙關啊。在深山老林沒有任何路徑的地方,如果發現溪流,隨流而行,那就一定會順著溪流走出深山的。而一個僧人,要想脫離苦海認清本來,不起分別心隨遇而安,隨緣而行,也是途徑之一啊。
自然,這個僧人得以出山回到海昌禪院,並且向齊安禪師匯報了此事。
齊安禪師道:“我在江西馬大師處,曾經看見一個僧人問馬大師佛法祖意,馬大師皆言‘即汝心是’。此人領悟玄旨後就離開了江西,此後不知所蹤,莫非你說的就是此人麽。”
既然都是同學,而且還是獲得了馬大師頒發的畢業證書的優秀學生,一個人隱居深山獨自清修,實在是有點浪費所學了。於是齊安禪師馬上安排這名僧人帶領著幾個同道,依路前往大梅山,禮請法常禪師出山擔任老師授徒。
法常禪師看到師兄前來禮請自己,於是馬上寫了兩則偈頌回答。一曰:“摧殘枯木倚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見之猶不顧,郢人那更苦追尋。”二曰:“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法常禪師的這兩首偈頌都通俗易懂並且頗具禪味,表明了一個禪客遠離喧囂甘於淡泊之情懷。
不過,雖然法常禪師沒有出山,但是經過大家的口口相傳,法常禪師的名聲還是逐漸的在江湖上傳開了。自然,那些參禪悟道之士一個個也就來到了大梅山參學於法常禪師。
不過,隨著來到大梅山的江湖人士越來越多,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法常禪師在信眾們的幫助下,就在大梅山中修建了一座禪院,既方便了大家的日常起居,也有利於自己弘法。這座禪院,也就是後來的護聖禪寺。
護聖禪寺修建好後,短短的時間就匯聚了六七百僧人到寺裏參禪悟道。
有一天,法常禪師來到課堂上給同學們上課,他講道:“汝等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識本,唯了自心。此心原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根本,故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且不附一切善惡而生,萬法本自如如。”
法常禪師這段開示,我們可以看出他完全繼承了馬祖“即心即佛”之理,因為法常禪師是在馬祖這句話下開悟的,所以對於馬祖“即心即佛”的禪理領悟極深。
在法常禪師的這段開示中,其中的“汝等各自回心達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在江湖中流傳極廣。而且“但得其本,其末自至”之語,更是被無數的禪師引用,其意義十分深遠。
這個本,有著多重的意義。既可以說是本心,也可以說是明心見性。這個末,所指也很多。可以是指各種語言文字,各種開示,各種方法,以及所謂的神通、功德、福報等等。
古往今來,大部分學佛之人,都是本末倒置的。很多人學佛修道,都是衝著所謂的神通、功德、福報之類去的,而忘記了學佛修道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是明了自己的本來麵目。
而如果有人學佛修道,直接奔著明心見性而去,根本就不在意那些所謂的神通、功德、福報等等,相反,這些東西反而會不請自來,看看禪宗史上那些開悟的大師們,又有幾個沒有世人眼裏的真功夫的呢。
這一天,年輕的夾山善會禪師和定山禪師相約去大梅山參訪法常禪師,兩人一路上邊走邊聊。
定山禪師道:“生死中無佛,即非生死。”
善會禪師則道:“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
說著說著兩人就爭論了起來,並且互相認為對方的話語是錯誤的。就這樣,他們一路爭論到了大梅山。
見到法常禪師後,迫不及待的善會禪師趕緊把情況說給了法常禪師聽,並且問道:“請問師父,不知道我們二人之見解哪個較親?”
法常禪師自然是知道兩人所爭論的問題之核心的,所以他道:“一親一疏。”
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善會禪師趕緊問道:“哪個親?”
法常禪師看到善會禪師這麽著急,於是對他道:“你先下去休息去吧,明天再來。”
善會禪師沒法,隻得來到僧僚休息。
第二天一早,一心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善會禪師又來到了方丈室問法常禪師:“請問師父,到底哪個較親?”
法常禪師望著善會禪師道:“問者不親,親者不問。”
看來,法常禪師不認可善會禪師的話語呢。因為首先你念念不忘親疏,就已經不親了。其次你有佛不迷生死,那麽無佛則迷生死,那就證明你既有佛見,更有生死可迷戀可出入,如此認識,你自然還在門外呢。
所以三十多年後,當善會禪師來到湖南常德市夾山開山立派,自己也成為坐鎮一方的人物後,他有天對著學生們講了自己在大梅山的經曆,並且說道:“我當時失一隻眼。”
不過,後來宋朝第一評論大師雪竇重顯禪師評唱道:“夾山畢竟不知當時換得一隻眼。大梅老漢當時聞舉,以棒一時趁出,非唯劃斷兩人葛藤,亦乃為天下宗匠。”
南宋雲巢岩禪師作偈評唱道:
佛之一字強安排,有無生死一坑埋。
大梅老子舌無骨,臘月蓮花火裏栽。
有僧人問法常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
法常禪師也問過這個問題,並且是在馬祖回答這句話下開悟的,但是,當有僧人來問同樣的問題時,法常禪師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回答:“蒲華柳絮,竹針麻線。”
法常禪師的這個回答,看似普通,但是卻非常質樸,而且深契禪理。
蒲華、柳絮、竹針、麻線,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可是,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佛法禪意,並不在什麽虛無縹緲之處,也不在什麽不可理喻的地方,它就隨時隨地體現在這些日常的事物中。隻要你具有一雙慧眼,萬事萬物你都可以從中看出佛法禪意出來。
法常禪師的這種話語,後來的那些禪師們也是經常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的。
比如有僧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從諗禪師道:“庭前柏樹子。”
從諗禪師的回答和法常禪師的回答不論是語路還是禪旨都完全一致,唯一的區別隻是法常禪師說了四樣東西,而從諗禪師隻說了一樣東西而已。
有個外號叫做饒舌昭的法師也來到大梅山參訪法常禪師。饒舌昭見到法常禪師後便直接問道:“如何是大梅主?”
法常禪師沒有吱聲,而是直接把自己的禪座敲得啪啪啪直響來回答他。
饒舌昭便道:“這樣的話,則聲色一如去也。”
法常禪師馬上反問道:“一如,又一如個甚麽?”
饒舌昭恍然有所悟的道:“我今天才有所領悟啊。”
法常禪師又反問道:“哪麽你以前許多時日都幹嘛去了?”
饒舌昭道:“今日全承和尚威光。”
法常禪師道:“下去得也。”
唐文宗開成四年(公元839年),身體一向倍兒棒的法常禪師忽然生病了。到了九月十九日,本來風平浪靜的山林忽地搖蕩起來,而且山中的鳥獸一個個都在不停的鳴叫著,聲音裏充滿了悲傷之氣。寺院裏的僧眾一個個都感到非常的驚訝。
就在這個時候,感覺到自己快要圓寂了的法常禪師把寺院裏的僧眾召集在了一起,一一和大家告別。
忽然,旁邊有一隻鼯鼠在那兒叫個不停。法常禪師於是對大家道:“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諸人善護持,吾今逝矣。”
說完後,法常禪師就回到方丈室把門關上了。等到第二天早上,侍者前來把房門打開的時候,法常禪師已經端坐在禪床上圓寂了,享年八十八歲。
對於法常禪師圓寂前的話語,宋朝第一評論大師雪竇重顯禪師評唱道:“這漢生前莽鹵,死後顢頇。即此物非他物,是何物?還有分付處也無?有般漢不解,截斷大梅腳跟,隻管道‘貪程太速’。”
法常禪師圓寂後,弟子們直到一個月後,才在寺院南澗依照佛例把法常禪師火化了。法常禪師火化後,形成的舍利不但圓潤而且五色璨燃,所有的人看見後都不由得嘖嘖稱奇。
大家趕緊把這些神奇的舍利收集了起來,然後建造墓塔,把這些舍利安置在了裏麵。
後來法眼宗第三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作偈稱讚法常禪師道:
師初得道,即心是佛。
最後示徒,物非他物。
窮萬法源,徹千聖骨,
真化不移,何妨出沒。
不過,世事滄桑,變化無常,法常禪師開創的護聖禪寺以及法常禪師的墓塔,在曆史的長河中經過多次興廢後,終於在近代那場眾所周知的浩劫中徹底化為烏有。
即使現在有人在法常禪師墓塔的原地上重建了一座墓塔,不過畢竟沒有一樣東西是從前的了。但願現在佛教人士和廣大信眾重新修建的護聖禪寺,能重振昔日的榮光,上不負祖師遺願,下不負眾生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