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四川紅塵洗夢
讚 播梵音於禪話, 傳大悲於有緣
第十五節 勘定南北
在慧能大師的四十三名嗣法弟子中,神會禪師是在生前聲望最為顯赫的人物之一,並且他所創立的荷澤宗同樣成為當時最為知名的禪宗宗派之一。而且為了慧能南宗的正統地位,神會禪師一人孤身北上,挑戰當時如日中天的神秀北宗,並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擊敗了神秀北宗,使慧能南宗獲得了朝廷的完全承認和支持,確立了慧能南宗在全國的領導地位,為曹溪禪法最終成為天下禪法的絕對主流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以此,神會禪師在中國禪宗史上,絕對是居功至偉的。
一、年代辨證
神會禪師,公元668年出生於湖北襄陽一戶高姓人家。
不過,對於神會禪師的生卒年,曆史上有幾種不同的記載,而且大家各有所據爭論不休,難有定論。
我們先來看看幾種詳細記載了神會禪師生卒年的史料。
神會弟子慧空撰寫的《大唐東都荷澤寺歿故第七祖國師大德於龍門寶應寺龍崗腹建身塔銘並序》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84年,圓寂於公元758年,享年七十五歲。
圭峰宗密大約在公元823年撰寫的《圓覺經大疏釋義鈔》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84年,圓寂於公元758年,享年七十五歲。
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讚寧撰寫的《宋高僧傳》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68年,圓寂於公元760年,享年九十三歲。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道原撰寫的《景德傳燈錄》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86年,圓寂於公元760年,享年七十五歲。
胡適於公元1929年撰寫的《荷澤大師神會傳》載:神會禪師出生於公元668年,圓寂於公元762年,享年九十五歲。
印順法師於公元1970年撰寫的《中國禪宗史》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88年,圓寂於公元762年,享年七十五歲。
那麽,上述說法,究竟哪種才是正確的呢?
一般情況下,對於曆史資料,最為可信的,一是碑文,二是傳記。因為碑文真實性最高,而傳記作文嚴謹,虛構成分較少。所以碑文和傳記的可信度最高。這樣的話,上述記錄,就隻有慧空的《塔銘》和讚寧的《宋高僧傳》最可信。而慧空的《塔銘》與圭峰宗密的《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完全相同。這就更增加了慧空《塔銘》真實性。所以,當慧空的《大唐東都荷澤寺歿故第七祖國師大德於龍門寶應寺龍崗腹建身塔銘並序》於公元1983年12月出土時,便獲得了幾乎所有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同。自此,似乎神會禪師的生卒年之爭可以塵埃落地了。
但是,紅塵洗夢卻認為慧空的《塔銘》中關於神會禪師生卒年的記載不正確。
因為我們隻要看看各種資料中神會禪師的經曆,就可以看出慧空《塔銘》以及眾多專家學者記錄神會禪師生卒年的不足之處了。
圭峰宗密在《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記載:神會禪師十四歲參拜慧能大師。圭峰宗密又在《圓覺經大疏釋義鈔》記載:神會禪師曾經在神秀大師那裏參學了三年,直到公元700年,神秀大師接受武則天的邀請前往京城,神會禪師才離開當陽玉泉寺前往曹溪寶林寺。那麽,就是說神會禪師在隻有十一歲的情況下,就從老家湖北襄陽來到了三百八十裏外的當陽玉泉寺參學,然後在十四歲時又從當陽玉泉寺來到了兩千裏外的曹溪寶林寺參學。
《六祖壇經》記載:神會禪師十三歲,從當陽玉泉寺到曹溪寶林寺來參拜慧能大師。
《曹溪大師別傳》記載:神會禪師十三歲,從當陽玉泉寺到曹溪寶林寺來參拜慧能大師。
《景德傳燈錄》記載:神會禪師十四歲參拜慧能大師。
《五燈會元》記載:神會禪師十四歲參拜慧能大師。
通過上述資料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幾乎所有的專家學者在講述神會禪師外出參學時,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忽略了交通這個大問題。
通過以上記載,我們可以看到,神會禪師在自己十一歲或者十三歲、十四歲時,就離開故鄉湖北襄陽,來到兩千多裏外的曹溪寶林寺參學於慧能大師。大家要知道,那個時候沒有飛機沒有高鐵沒有長途客車沒有共享單車。那時的僧人外出遊方參學,那是全靠兩條腿走啊,一個十一歲或者十三四歲的小娃娃,有多大的可能性能走到兩千多裏外的寺廟去參學的?讀者諸君可以想想看。
古代的僧人在幾歲或者十一二歲出家為僧的,大有人在,我們可以看看前麵介紹過的有確切出家年齡和出家寺廟的禪師的情況。
道信大師七歲的時候,來到了本縣的濟北寺出家。
弘忍大師也是七八歲就來到了破頭山出家,但是是被道信大師接到山上的。而且弘忍大師居住的黃梅縣到道信大師當時主持的廬山大林寺隻有百多裏路。
處寂禪師十歲時從四川綿陽到同屬於四川的資中德純寺,拜見智詵禪師。
智威禪師四五歲的時候,到離家不遠的天寶寺參拜統法師。
永嘉玄覺出生於溫州永嘉縣,八歲時在溫州開元寺出家為僧。
玄素禪師六七歲時,到當地的一座寺廟出家為僧。
通過上述禪師在幼年時出家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禪師們在幼年出家,都不會選擇離家太遠的地方出家的。
所以,在交通成為一個大問題的情況下,神會禪師在自己十一歲或者十三歲、十四歲時,來到兩千多裏外的曹溪寶林寺參學於慧能大師,就是一件非常難以實現的事情。
而且和神會禪師關係非常鐵的大詩人王維,在晚年接受神會禪師的委托,撰寫了《六祖能禪師碑銘》,在碑銘中,王維清清楚楚的寫道:“弟子曰神會,遇師於晚景,聞道於中年。”如果神會禪師在幼年時就參學於慧能大師,王維怎麽可能寫到神會禪師“聞道於中年”呢?作為一個和神會禪師相識近二十年的老朋友,王維不可能不了解神會禪師的那些基本情況。作為當世第一流的大文人,王維不可能語焉不詳記錄不清。況且更為關鍵的是,當王維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神會禪師還在的啊。
所以,神會禪師在幼年時就參學於慧能大師這個結論,是不可能成立的。
印順法師在其所著的《中國禪宗史》中認為:“聞道於中年”這句話中,衝年,或通假而寫為“中年”,或偏旁脫落而成為“中年”。紅塵洗夢竊以為不合理,原因前麵已經說過了,王維不可能無中生有或者語焉不詳,而且神會禪師也還在世,當王維寫完碑文後,神會禪師一定會過目觀看的。況且認為某個字應該是另外某個字,從而使這個字來迎合自己的觀點,這種說法太過牽強,也不嚴謹。
這樣的話,要符合王維所說的神會禪師“聞道於中年”的記載,就隻有《宋高僧傳》所記載的神會禪師生卒年符合這個條件了。
《宋高僧傳》記載神會禪師生於公元668年,圓寂於公元760年,享年九十三歲。那麽神會禪師於公元700年左右去參訪慧能大師時,年當三十三歲。至慧能大師公元713年圓寂時,神會禪師四十六歲,正好符合王維“遇師於晚景,聞道於中年。”的記錄。
所以,綜合以上的分析,紅塵洗夢認為,王維和《宋高僧傳》的記載才是正確無誤的。自然,本文也會按照《宋高僧傳》關於神會禪師年齡的記載來敘述神會禪師的生平事跡的。
二、曹溪求法
神會禪師生性淳厚,小時候就非常愛好學習,從童年開始,他就跟隨老師學習《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正宗的儒家經典。等把這些東西都學得差不多後,神會禪師又找來了《老子》、《莊子》等道家經典認真閱讀,一番鑽研後,神會禪師感覺眼界大開,對於人生和世態的認識,自覺前進了天大的一步。
後來,神會禪師閱讀《後漢書》,在書中才發覺原來這個世界還有佛家學說。於是便找來了一些佛經閱讀,這一看之下,神會禪師便完全被書中的佛理所折服。古代的人讀書,大多都是想著以後能混個一官半職的,可是神會禪師看過幾本佛經後,便完全斷絕了進入仕途的念頭。
並且神會禪師在隻有九歲的情況下,就暗暗地發了弘願:我若悟解,誓當顯說。今來傳授,遂過先心。
於是,還是少年的神會禪師離開父母,來到了襄陽本地的國昌寺,在顥元法師門下出家為僧。
進入了寺廟,並且有師父指點,神會禪師簡直就是如魚得水,閱讀和理解寺廟裏的那些佛家經典,對於神會禪師來講,如同反掌一般輕鬆。不但如此,神會禪師對於佛教的各種規章製度,同樣了如指掌。並且對於講解佛家的律儀也好經典也罷,神會禪師常常是張口就來,根本就用不著去翻看書本。這就為他以後和別人耍嘴皮子功夫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奠定了異常堅實的基礎。
不過,小小的神會禪師很快的就發現廟裏的師父水平實在有限。於是,大約在公元697年,他來到了當陽玉泉寺,找到了當時頗有聲譽的神秀大師學習北宗禪法。不過,神會禪師隻在神秀大師那兒學習了三年,就因為神秀大師被武則天請到了洛陽而中斷了學業。
神秀大師是個心胸寬廣之人,他對於遠在廣州的那個小師弟慧能大師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的,所以,他常常在弟子們麵前提起慧能大師,也希望自己門下的弟子有機會到慧能大師那兒去參學。
神秀大師到東都洛陽去了,此時羽翼還未豐滿的神會禪師自覺自己的這點本錢,是沒法跟著神秀大師在京城裏翱翔的。既然神秀大師都說慧能大師不得了,那我就到慧能大師那兒去看看唄。
於是,神會禪師不遠千裏,從洛陽來到了曹溪寶林寺,準備報考當時天下最具競爭力的曹溪佛學院。
看到有人前來報名入學,慧能大師自然對神會禪師進行了麵試。
慧能大師問道:“小師父遠道而來,多有辛苦,請問把自己的根本帶來了嗎?你如果認識到了自己的根本的話,就應該認識自己的主人公,這個道理你給我說說看?”
神會禪師從小就熟讀經書,對於根本問題,自然是張嘴就來:“我以無住為本,見既是主。”
不過,這隻是教科書上照本宣科的標準答案而已,這種回答,在禪宗頭號大師的眼裏,肯定是不合格的。所以慧能大師道:“你這個小和尚怎麽亂講話呢?”
神會禪師有點不服氣,覺得自己回答沒錯誤啊。不過算了,你問的問題有點摸不著脈,俗話說出對容易對對難,那我來問問你試試。
於是,神會禪師趁慧能大師還沒來得及問話,趕緊自己先問道:“師父在坐禪的時候,見還是不見?”對於這個問題,神會禪師感覺非常得意,因為這個問題是把雙刃劍,非常難以回答,你不論是答見還是答不見,都會遭到有力的反駁的。
不過,神會禪師忘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他今天麵對的,是禪宗史上的絕對老大慧能大師。
慧能大師根本就沒有回答神會禪師的問話,而是直接就拿起身邊的柱杖,啪啪啪的敲了神會禪師的腦殼三下,然後問道:“我打你,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禪師剛才照本宣科回答問題挨了批評,這次就學乖了,他模棱兩可的道:“我亦痛亦不痛。”
不料,慧能大師也學到了他的招數道:“你亦痛亦不痛,那麽我也亦見亦不見。”
神會禪師覺得很奇怪:“師父,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啊?”
慧能大師道:“我之所見,隻見自己的過愆,不見他人的是非好惡,所以是亦見亦不見。”頓了頓,慧能大師又望著神會禪師道:“你說什麽亦痛亦不痛又是什麽意思呢?如果我打你你感覺不到痛的話,那麽你就如同木石一般。如果我打你,你感覺到痛,那麽你和那些凡夫有什麽區別呢?而且你感覺到了痛,就一定會升起憎恨之心。我前麵說的見與不見是二邊之見,痛與不痛屬於生滅之法,你自己尚且不能看見自己的自性,卻還敢在我麵前來說這些話捉弄人?”
神會禪師的老底被慧能大師揭露無遺,沒辦法,老師就是老師,自己不服不行啊。於是,神會禪師滿臉通紅的跪了下去,在慧能大師麵前懺悔不已。
慧能大師看到神會禪師態度還算端正,也就收下了這個學生。
神會禪師入學曹溪佛學院後,除了在課堂上努力學習禪宗課程外,更是效仿慧能大師當年在弘忍大師處苦行的精神,學院裏的所有雜活髒活重活,他都搶著在幹,而且毫無怨言。對於這一點,有過相同經曆的慧能大師,自然對神會禪師另眼相看了。
神會禪師在曹溪佛學院學習了幾年後,為了增長見聞,他告別了慧能大師,離開曹溪外出四處參訪。
神會禪師在中國的大地上四處尋訪古跡名勝,八方參訪那些有名的高僧,使自己的閱曆大為增加。並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於公元705年來到了長安,在一個寺廟裏解決了自己最為關心的僧籍問題。
在外麵飄蕩了幾年後,神會禪師覺得還是慧能大師才是真正的禪宗大師,曹溪寶林寺,才是自己該長期落腳的地方。於是,在唐中宗景龍年間,神會禪師又回到了寶林寺。從此以後,神會禪師就一直跟隨在慧能大師身邊,並且成為了慧能大師晚年最為倚重的弟子之一。
公元713年,慧能大師在自己的故居圓寂。忙完師父的後事後,神會禪師就配合師兄法海禪師把慧能大師一生的言行整理成了《六祖壇經》一書,隨後,神會禪師就告別各位師兄弟,自己一個人外出遊方去了。
三、勘定南北
神會禪師在外麵遊蕩了六七年,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全國各地結交了一些名士和地方官員,比如張說這類當時的知名人物。
唐玄宗開元八年,公元720年,估計是神會禪師在官場上的朋友向唐玄宗推薦了他的緣故,唐玄宗下詔,命令神會禪師主持南陽龍興寺。
這樣,神會禪師終於有了自己傳法的根據地,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四處飄蕩了。
神會禪師從小就熟讀詩書,對於儒家道家佛家的各種經典,都曾用心的研讀過,至於本家的禪宗課程,他更是在當世禪宗第一高手慧能大師的親自指導下,認真學習了八九年,並且最終成為了曹溪佛學院最為優秀的畢業生之一。
神會禪師不僅學識淵博肚裏有貨,而且口才那是非常棒的,當時很少有人耍嘴皮子功夫能勝得了他。不但如此,神會禪師的腦瓜子也特別的靈活,社交活動能力非常的強。他的同門師兄弟青原行思、南嶽懷讓、法海禪師、令韜禪師等等,一個個都是隱身山林深居簡出,而且不愛與朝廷顯貴打什麽交道。可是神會禪師卻剛好相反,他卻非常善於和朝廷大小官員以及社會名流打交道。那些朝廷要員也好,風流名士也罷,不論是真正的愛好佛學,還是為了求神拜佛獲得回報,甚或就是為了附庸風雅,他們也是非常喜歡同學識淵博的僧人打交道的。
就這樣,神會禪師在南陽龍興寺弘法的過程中,就獲得了從朝廷大小官員,到社會各界名流,到普通僧人和信眾的廣泛愛戴和熱烈支持。
神會禪師的弟子後來把神會禪師在南陽弘法的經曆匯編成了一本書,叫做《南陽和尚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另外還有唐山主簿劉澄編集的《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一書。我們可以看看《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一書中除去僧人外的眾多官員名錄,就知道神會禪師在當時和朝廷各級官員的交往盛況了。
當時前來參學於神會禪師的朝廷官員有:戶部尚書王琚、崔齊公崔日用、禮部待郎蘇晉、潤州刺史李峻、張燕公張說、侍郎苗晉卿、嗣道王李煉、常州司戶元思直、潤州司馬王幼琳、侍禦史王維、蘇州長史唐法通、揚州長史王怡、相州別駕馬擇、給事中房綰、峻儀縣尉李冤、內鄉縣令張萬頃、洛陽縣令徐鍔、南陽太守王弼。
上述人員名單中,有許多當朝重量級的人物:嗣道王李煉乃是大唐李家皇室宗親,身份尊崇自不待言。王琚,曾被唐玄宗封為趙國公,時號內宰相。崔日用在唐睿宗時當過宰相。張說也曾在睿宗朝當過宰相,更是當時的一代文宗。房綰也曾在安史之亂中被唐玄宗封為宰相。當然,要說在廣大群眾心目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有“詩佛”之稱的大詩人王維。
不過,神會禪師最先在朝廷官員和社會名流中獲得名聲,是王琚前來問法後。當時的王琚還是個地方刺史,有一天他到神會禪師那兒參訪,問神會禪師道:“宅中無三車,露地唯得一。不知何所用,而說此三車?”
神會禪師道:“三車在門外,說即在宅中,諸子聞說時,已得三車訖。今者在門外,先是乘車出。”
王琚又問道:“宅中即得車,出外何須索?”
神會禪師道:“諸子雖得訖,不知車是車。既不自證知,所以門外索。”
王琚又問道:“三車本無實,所說乃權宜。與者是舊車,那應得假物?”
神會禪師道:“長者意在一,方便權說三。前者說三車,三車本是一。”
王琚隨即又問道:“一車能作三,三車能作一。何不元說一,辛苦說三車?”
神會禪師道:“若為迷人得,一便作三車。若約悟人解,即三本是一。”
王琚聽了神會禪師的回答後,感到非常的滿意,回去後,便把這段對話在朋友圈中傳開了,從此,很多達官顯貴社會名流就開始知道神會禪師的名號了。
當時的大詩人王維,也是慕名而來和神會禪師相見的。
王維從小就深受家庭的影響,對於佛教有很深的認識。他的母親崔氏,曾經師事神秀大師的首席大弟子普寂禪師三十餘年。他的弟弟王縉更是以信佛著稱。王縉曾求學於普寂禪師,並且與普寂禪師的弟子廣德禪師是鐵哥們,廣德禪師的弟子曇真禪師死後,王縉親自為他撰寫了碑文。曇真禪師的弟子正順禪師,更是把王縉當做父親一樣的對待。
所以,王維很早就接觸到了佛教,並且非常熱衷於參禪拜佛。不過,王維一家人接觸的,都是神秀大師的北宗教義,對於慧能大師的南宗頓教教義,卻是從未接觸過。
不過,王維接觸慧能南宗教義的機會終於來了。唐玄宗開元後期,王維擔任了侍禦史並且作為朝廷“南選”的負責人,從京城出發前往南方為朝廷選拔人才,路過南陽的時候,王維忽然想起了神會禪師。因為王維早就聽聞過神會禪師的種種傳說,這次到了南陽,號稱“詩佛”的他又怎麽可能放棄掉和神會禪師見麵的機會呢。
於是,王維一方麵和一些當地的地方官員在南陽臨湍驛喝茶聊天,另一方麵委托神會禪師的俗家弟子劉相倩把神會禪師和同寺的慧澄禪師請到了南陽臨湍驛。
幾人見麵後,雙方都是相談甚歡,所以一夥人在驛站裏麵相談數日之久。不過,最為高興的還是王維,因為他平生第一次聽聞了南宗頓教的教義,而且,就是南宗頓教的教義,對於他今後的人生和文學創作,那是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的。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王維沒有和禪宗人士深入交往,那麽,他是不可能創作出那些富含禪意且有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的,他也不可能以“詩佛”的稱號和號稱“詩仙”的李白以及號稱“詩聖”的杜甫相提並論的。
王維問神會禪師:“師父,我們要怎麽修道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啊?”
神會禪師自然是按照正宗的禪宗課程來回答的:“眾生本自心淨,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脫。”
王維是個天賦奇高的人,對於佛理也是體悟頗深的,所以,神會禪師話一說完,王維立馬就驚呼起來:“師父說的話簡直太神奇了,我曾經聽到過很多的大師父說法,可是沒有哪一個能說出這種禪理出來啊。”
隨即他又轉過頭去對著當地的寇太守、張別駕、袁司馬等人道:“你們南陽郡竟然有這種禪法高深莫測的師父,他說的佛法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自然,王維對神會禪師推崇有加。兩人分別後,王維除了在同事圈朋友圈詩歌圈四處宣揚神會禪師的禪法外,更是借此和神會禪師成為了終生的鐵哥們。後來神會禪師為師父慧能大師樹碑立傳的時候,也是專門去請王維寫的碑文。
但是,神會禪師在南陽弘法期間,所辦的最為驚天動地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組織了在中國禪宗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滑台論戰”。
神會禪師在南陽弘法,通過自己上下交接,左右圓通,依靠自己的學識和辯才,逐漸使自己獲得了從南陽太守等地方大員到普通僧眾的廣泛支持,使慧能大師的曹溪禪法漸漸為黃河以北的人們了解。
可是,此時的整個北方地區,依然還是神秀北宗的天下,神秀大師的兩個得意弟子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此時牢牢的占據著整個北方地區的禪宗市場,而且更為讓人不能接受的是,北宗的弟子們除了公開擁立神秀大師為禪宗六祖外,還大張旗鼓的宣稱普寂禪師為禪宗七祖,而普寂禪師也是以此自居。
他們這些把戲,蒙騙別的不明真相的群眾還可以,可是神會禪師那是從曹溪佛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對於這些消息,聽聞以後那是氣不打一處來啊。弘忍大師明明委任慧能大師為達摩佛學院的第六任院長了,不但頒發了委任狀,而且還把那件金襴袈裟的製服也給了慧能大師,這一點,想當年神秀大師是親身經曆過的啊。可是現在他們卻說神秀大師是六祖,普寂禪師是七祖,這不是明擺著在欺騙不明真相的群眾嗎,這不是赤裸裸的侵犯知識產權嗎。
可是,此時的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憑借國師的身份,氣焰浩盛如日中天,整個天下沒有哪個敢在他們麵前說個不字。所以,全國人民都隻能看著他們在禪宗舞台上任意表演。
但是,神會禪師非常具有產權意識,為了打擊禪宗市場上的假冒偽劣產品,為了製止各種侵權行為,為了慧能南宗正統的市場份額,神會禪師決定自己親自前去打假維權。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正月十五日,當全國人民都在歡天喜地的過元宵節的時候,神會禪師卻毅然一人孤身北上,來到了洛陽東北方的滑台(今河北滑縣)大雲寺,他要在這裏舉辦無遮大會。當然,廣結善緣隻是個借口,神會禪師最為重要的目的,是要在會上公開打假。不過,打假這個詞太過霸道,隻能藏在自己的心中,不宜公開化。所以神會禪師另外亮出了兩句冠名堂皇的話語:為天下學道者辨其是非,為天下學道者定其旨見。
不過,整個北方都還是神秀北宗的市場範圍,所以北宗的那些人自然不是吃素的,神會禪師想幹嘛,他們其實也是一清二楚的。他們沒辦法阻止神會禪師來召開無遮大會,卻可以在私下裏搞點小動作,這不,就連擺在會場上的屏風,也被寺裏的人借口有當官的客人來了臨時要用,當著神會禪師的麵就給強行搬走了。
但是,這還隻是小插曲,真正的戲在大雲寺的崇遠法師身上。
崇遠法師乃是降魔藏禪師的弟子,在當時名播兩京,海外知聞,算得上是個知名人士。而且他能言善辯,詞若湧泉,凡有所問,必窮實其原。所以人們都稱他為“山東遠”。
崇遠法師看到有人竟敢到自己的地盤上來挑戰北宗惹是生非,自然是火冒三丈,馬上神氣揚揚的來到了會場上,想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無遮大會上折服神會禪師。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神會禪師同樣是個口若懸河辯才無礙之人,而且,神會禪師為了維權打假,那是作了充足的準備工作的。
神會禪師要辯論的中心議題他早就選好了,隻有兩點,第一,神秀大師普寂禪師他們師承是傍。第二,神秀北宗法門是漸。
大會終於拉開帷幕了,台下坐滿了密密麻麻看熱鬧的觀眾,大家都在下麵嘰嘰喳喳的分析著各種行情。
崇遠法師和神會禪師兩人在台上麵對麵站著,主持人剛一宣布開會,崇遠法師就迫不及待的走過去提起神會禪師的手發難道:“禪師喚此以為莊嚴不?”
神會禪師道:“是。”
崇遠法師馬上反駁道:“口來說莊嚴,既非莊嚴。”
神會禪師道:“法師豈不聞《維摩詰經》所講: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嗎?”
崇遠法師問道:“何者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神會禪師道:“不盡有為者,從初發心,坐菩提樹,成等正覺,至雙林,入涅槃,於其中一切法悉皆不舍,即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者,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作,不以作為證,即是不住無為。”
崇遠法師聽後,立馬半天找不到話來反駁神會禪師。
過了許久,崇遠法師又問道:“禪師解否?”
神會禪師道:“解。”
崇遠法師馬上道:“解是不解。”
神會禪師道:“《法華經》 上麵說:‘吾從成佛巳來,經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應是不成佛,亦應不經無量無邊阿僧劫?”
崇遠禪師未加思索就道:“此是魔說。”
神會禪師立馬抓住了崇遠禪師的漏洞,馬上反駁道:“大家都曉得你聰明伶俐,並且講經說法無礙,所以大家都尊稱你為‘山東遠’,可是你剛才卻當著所有的人說《法華經》是魔說,那麽請問什麽是佛說呢?”
崇遠法師一聽,馬上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口誤,可是話已出口,根本就無法改正過來了。他連續失利,站在那兒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
過了好半天,崇遠法師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話題,剛想開口,神會禪師就打斷了他的話:“你的水平就是這個樣了,所以你也就無需再和我辯論什麽了。”
神會禪師當著所有人的麵說出這種話出來,台上台下的人一個個聽了後都大驚失色,崇遠禪師更是羞愧的無地自容。
崇遠禪師一夥的乾光法師看到情況不妙,趕緊搬了把椅子過來請神會禪師坐下,先穩住下局麵再說。隨後,幾個人又耍了會兒嘴皮子功夫,但是,神會禪師佛儒道三家都鑽研過,對於本家的禪宗,更是得心應手,他們自然不是神會禪師的對手。
神會禪師看到前麵的過場走得差不多了,於是,立馬開口進入了自己設定的主要議題。
神會禪師對著崇遠法師他們道:“你們曉不曉得,神秀大師號稱禪宗六祖,其實是一件沒有任何依據的事。”
崇遠法師瞪大眼睛道:“怎麽可能?”
神會禪師道:“神秀大師在世時,就曾明白無誤的告訴過大家,禪宗的第六代祖師是慧能大師,而且禪宗的金襴袈裟製服弘忍大師也傳付給了慧能大師,所以神秀大師在生前從不敢以禪宗六祖自居。神秀大師被則天皇帝請到了宮裏,臨走之時,很多弟子和信眾都問神秀大師,你走後我們應該去找誰參學呢?神秀大師道:韶州有大善知識,原是東山忍大師付屬,佛法盡在彼處。汝等諸人如有不能自決了者,向彼決疑,必是不可思議,即知佛法宗旨。所以,禪宗正統六祖應該是慧能大師,神秀大師隻是弘忍大師的傍係而已。”
神會禪師在神秀大師那裏學習了三年,自然知道這些底細,而且,他本人就是因為神秀大師說了那些話後,才不遠千裏去報考曹溪佛學院的。
神會禪師一番理直氣壯的話,說得崇遠禪師他們一個個麵麵相覷,無話可說。
神會禪師又接著道:“既然神秀大師的禪宗六祖身份是虛妄不實的,那麽普寂禪師的禪宗七祖身份也就同樣是虛妄不實的了。那麽請問普寂禪師又憑什麽以禪宗七祖身份自居,而且以此來蒙騙天下人呢?”
崇遠法師他們聽後,一個個都耷拉著腦袋,不曉得該說什麽話來反駁了。
神會禪師看到他們一個個默不作聲,就繼續道:“不但神秀大師普寂禪師的法統不是正統的,而且他們所傳的禪法,也是不標準的,是屬於漸修。而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究的是正宗的頓悟法門,頓漸不同,所以神秀大師普寂禪師他們的禪法同他們的身份一樣,不是正統的。”
崇遠禪師一聽,眼睛又瞪大了:“這又怎麽了?”
神會禪師道:“禪宗至達摩大師以來的六代祖師,一一皆言單刀直入,直了見性,不言階漸。夫學道者須頓悟漸修,不離是生而得解脫。譬如母頓生子,與乳,漸漸養育,其子智慧自然增長,頓悟見佛性者,亦複如是。智慧自然漸漸增長,所以說神秀大師普寂禪師他們的禪法不是正統的。”
崇遠法師道:“普寂禪師和降魔藏禪師,此二大德皆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證,指此以為教門。你今日何故說禪不教人疑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證?那麽什麽才是坐禪呢?”
神會禪師道:“若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淨,起心外照,攝心內證者,此是障菩提。今言坐者,念不起為坐。今言禪者,見本性為禪,所以不教人坐身住心入定。若指彼教門為是者,維摩詰不應訶舍利弗宴坐。”神會禪師依然以標準的南宗頓悟教法來回答。
崇遠法師一聽,又找不到話來說了。
神會禪師接著道:“普寂禪師不但他的禪宗七祖身份是沒有根據的,而且他的禪法也是不正宗的。不但如此,他的同學長安清禪寺廣濟法師,還曾到曹溪寶林寺去盜取曆代祖師相傳的金襴袈裟製服,不過沒有成功。”
崇遠法師聽到神會禪師竟然敢當著眾人的麵這樣說普寂禪師,不由得半是威脅半是反駁道:“普寂禪師名字蓋國,天下知聞,眾口共傳,不可思議。你當著大家的麵這樣非議普寂禪師,以後還能在禪宗江湖上混飯吃嗎?而且弄不好你的腦袋都要搬家呢。”
崇遠法師說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當時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都是國師身份,非常受皇帝的寵信,用氣焰熏天無人可及八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崇遠法師這樣說了,而且後來的北宗門下也是毫不留情的這樣做的。
神會禪師當然知道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此時的聲勢,但是神會禪師卻說出了一番讓所有人都敬佩的話來:“普寂禪師與南宗有別。我自料簡是非,定其宗旨。我今謂弘揚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眾生知聞,豈惜身命?”
崇遠法師問道:“你在這裏舉辦無遮大會,駁斥神秀大師和普寂禪師,批評神秀北宗一係,難道不是為了出名求利嗎?”
神會禪師笑著道:“我連自己的生命都尚且不在乎,還會去關心什麽名利嗎?”
總之滑台論戰,以神會禪師大勝而結束。神會禪師的俗家弟子獨孤沛在大約公元745年,把神會禪師的滑台論戰整理成了《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一文,詳細的記錄了神會禪師和崇遠法師一夥的交鋒經曆。
神會禪師滑台論戰,在禪宗史上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打響了慧能南宗正式向神秀北宗挑戰的第一槍,而且是在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氣焰熏天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當時並沒有撼動神秀北宗的領導地位,但是,神會禪師已經在北宗的地盤上散播了南宗頓教的種子,進而嚴重的動搖神秀北宗的根基了。
當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聽到慧能南宗弟子在公開場所攻擊神秀北宗的消息後,都選擇了沉默來麵對這件事情。他們選擇沉默,實在是高明之舉啊。首先他們已經如日中天了,還跟人爭什麽呢?其次,別人說的有道理啊,在這種情況下你去爭辯,極有可能陰溝裏翻船。所以,默不作聲,才是他們最為高明的舉動。
神會禪師在南陽龍興寺弘法二十五年,通過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和過人的社交本事,開始聲譽鵲起,影響深遠。所以曆史上都把神會禪師成為“南陽和尚”。
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兵部侍郎宋鼎把神會禪師請入了大唐的東都洛陽主持荷澤寺。洛陽,是神秀北宗最為重要的根據地之一,神會禪師作為南宗的急先鋒進入洛陽,標誌著慧能南宗的一次偉大勝利。當然,此時義福禪師和普寂禪師已經分別於公元736年和739年去世了。
神會禪師主持荷澤寺後,便立馬在寺裏專門騰出一塊地方出來,為慧能大師建堂立碑。裏麵大書特書禪宗宗派傳承人員名單,並且請人把自己認定的從達摩大師至慧能大師六代中土祖師像畫了出來,高懸於屋內。並邀請兵部侍郎宋鼎作碑文,太尉房琯作《六葉圖序》,大張旗鼓的宣傳慧能南宗頓教正統。
不但如此,神會禪師還在這裏寫出了《顯宗記》一文,這篇文章一經創作出來後,便立即獲得了大家的好評,使此文迅速的傳遍了北方地區。
並且,神會禪師日後眾多著名的弟子,比如惟忠、雲坦、法如、行覺、進平、慧演、誌滿、廣敷、乘廣等人,也開始匯聚到荷澤寺來跟隨他學習南宗禪法,為日後神會禪師創立當時頗為顯赫的荷澤宗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不但如此,神會禪師還在荷澤寺每個月都舉辦一次麵向所有人員的免費公開課,課程的議題,就是破除神秀北宗的所謂清靜禪,而大力弘揚慧能大師的如來禪。
神會禪師深厚的佛學功底和口若懸河的辯才,使得前來聽法的廣大信眾一個個精神抖擻,大呼過癮。致使前來荷澤寺參學之士人滿為患。
不過,就在神會禪師在荷澤寺搞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忽然從神會禪師的老家湖北襄陽來了一個鄉親,這人給神會禪師帶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神會禪師的父母竟然都去世了。
神會禪師聽說後,二話沒說,立馬就來到了寺廟的大堂上,對著裏麵的僧人道:“剛剛得知我的父母都去世了,所以勞煩大家一起來念經超度我的父母。”隨後,神會禪師親自敲起了集合僧眾的大鼓。大家聽到鼓聲響起,都趕緊跑到大堂上來集合。大家剛剛在大堂上站好,神會禪師便敲擊了一下鼓道:“麻煩大家了。”說完,神會禪師便揚長而去,留下滿堂摸不著頭腦的僧眾。
從這件事情來看,神會禪師果然不愧是慧能大師最為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語言和行動,都是非常正宗的禪宗作派,即使是對比後世那些手段獨特的禪師,神會禪師這個言行,依然不比他們遜色絲毫。
神會禪師自從公元732年在滑台大雲寺開始對神秀北宗進行打假維權活動,直到現在繼續在洛陽荷澤寺對北宗進行打假維權,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神秀北宗雖然暫時沒有被打死,但在神會禪師犀利的進攻下,已經被打得體無完膚了。
就這樣,通過一係列的組合拳,神會禪師攻城略地,很快的就搶占了神秀北宗的禪宗市場,使慧能大師的曹溪禪法開始深入人心。
而此時,北宗已經沒有了像神秀、普寂、義福這樣能一統乾坤的大師級人物,普寂和義福的弟子輩們,根本就抵擋不住神會禪師的猛烈進攻。
不過,在禪法上他們不能對抗神會禪師,那麽,他們就隻能在世法上想點招數出來反擊神會禪師了。
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雖然不在世了,但他們在當國師時,那是收過很多達官顯貴作弟子的,這些人還有很多在朝廷的顯要位置上坐著。所以,當北宗的門人和他們串通一氣的時候,神會禪師立馬就感到了對手的反擊。而且他們打出的組合拳,比神會禪師打出的組合拳還要狠毒。
就在神會禪師在荷澤寺搞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一場重大的危機,已經悄悄的來臨。
唐玄宗天寶十二年,公元752年,普寂禪師的俗家弟子,當時的禦史盧奕,給唐玄宗寫了一份報告,說神會禪師在荷澤寺聚集了大量的信眾和社會盲流,意圖不軌。
這份由禦史撰寫的報告,立馬就引起了唐玄宗的高度關注,因為寺廟聚集信眾和流民鬧事甚至起義造反的事情,在曆史上那是多次發生。所以唐玄宗立馬下詔,把神會禪師貶斥到弋陽郡(今河南潢川縣)。神會禪師連辯白的機會都沒得,就被趕出了東都洛陽。不過,神會禪師卻並沒有氣餒,他在離開荷澤寺的時候,對著弟子們慷慨激昂的道:“我所傳承的曹溪大法是不會消滅的,所以即使他們把我東西南北四方貶斥又有什麽關係呢?”
不過沒多久,唐玄宗派人把神會禪師喊到了京城長安,準備就聚眾圖謀不軌一事,當麵詢問神會禪師。
這可不是小事啊,弄不好那是要掉腦袋的呢。神會禪師自然不敢大意,耐著性子給唐玄宗解釋了半天,終於讓唐玄宗打消了顧慮。不過,為了防患於未然,唐玄宗還是下詔,命令神會禪師從弋陽郡搬到武當郡去居住。
但是,在北宗勢力的幹涉下,第二年,神會禪師又被唐玄宗下命令搬到襄州(今湖北襄陽)去居住了。
不過,神會禪師在襄州屁股還沒坐暖和,當年七月,又被唐玄宗下命令移居荊州開元寺般若院。
此時的神會禪師,已經是個八十五六歲高齡的老人了。卻在兩年之內,被朝廷連續貶徙四個地方。而那個時候是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的,四個地方的長途奔波,我們可以充分想象下神會禪師當時的窘迫樣。而且,長途奔波還是小事,在這過程中,神會禪師還遭遇過官府迫害和刺客追殺,最終不得不化妝潛逃的危險情況。
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在曆史的絕大多數時間裏,世法,都是大大的強過於佛法的。那些手中掌握各種資源的人,特別是手握國家權力的人,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可以把佛法當做狗屁,可以把寺廟踏為平地,可以讓僧人成為家奴,可以把信眾變成愚民,甚至可以隨意操縱僧人信眾的生死。所以,古往今來,趨炎附勢之徒,攀龍附鳳之輩,不論是在僧人中還是在俗人中,都是比比皆是的。
不過,很多事物,往往都是一把雙刃劍。就如曆史上那些暴君一樣,當他們越是不可一世,越是飛揚跋扈,越是草菅人命的時候,離他們的垮台覆滅往往也就不遠了。
神會禪師為了弘揚慧能南宗教義,而不顧自己已經年老體衰,這自然會獲得很多人的好感。而且在垂暮之年,還因為弘法而受到北宗門人的殘酷打擊,更讓人們對這個老禪師生起了可憐之心,大家反而覺得神會禪師是條硬漢。
所以,北宗門人看似在表麵上打擊了神會禪師,卻反過來使神會禪師獲得了更多的支持,也為自己的最終覆滅挖下了更深的墳墓。
不過,就在神會禪師被貶居荊州開元寺般若院的第二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神會禪師在曆史的大動蕩中,迎來了一個連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重大轉機。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起兵造反後,很快就攻下了洛陽,幾個月後又攻占了大唐的首都長安。而給唐玄宗打報告說神會禪師聚眾圖謀不軌的禦史盧奕,也在一片混亂中被叛兵殺死了。
唐玄宗灰溜溜的逃到了四川避難。公元756年7月12日,唐肅宗李亨在靈武即位,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對此,唐玄宗隻能搖頭歎息無可奈何。
唐肅宗即位後,封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命令郭子儀他們開始討伐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叛軍。
可是,不論是現在還是在古代,打仗,就是打錢啊。沒有錢,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無法完成的。
而當時的大唐,可以說是天下大亂山河破碎,並且唐肅宗又剛剛即位,國庫空虛,所以平叛的軍費,就成了擺在唐肅宗麵前的一個天大的問題。
唐肅宗撓破了腦殼,也沒把籌措這筆龐大軍費的辦法想出來,所以,當時的唐肅宗,愁就是一個字。
不過,朝廷中眾多的文武百官,總有人的腦瓜子好使的。這不,當時的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冕,就給唐肅宗出了兩個好主意。第一,出賣大小等級不同的官職和爵位。第二,出賣佛教和道教的度牒。
唐肅宗一看,不由得大喜過望,這完全是無本買賣啊,而且事情簡單明了,可操作性強。
對於這種隻賺不賠的買賣,唐肅宗馬上就下令有關部門立即組織實施。
對於出賣度牒一事,朝廷要求大唐的各個府,都需設立戒壇度僧,並且選派高僧主持。當然,出家為僧是有條件的。當時要出家為僧,有兩個條件。第一,對於佛學愛好者,隻要能誦經五百紙者,即可獲得朝廷頒發的度牒出家為僧。第二,對於那些不愛學習不學無術,隻想出家當和尚的人來講,那就簡單多了,這種人隻要向朝廷繳納百緡香水錢,就可以出家為僧了。
不過,百緡香水錢,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一般的普通人家,要花上好幾年的年收入,才能夠湊足這筆數目的啊。不過當時的朝廷也顧不上那麽多了,他們軍費的缺口,實在是太龐大了。
不過,朝廷的規定有了,誰來具體設立戒壇度僧呢?就在這個時候,神會禪師忽然從荊州來到了大唐的東都洛陽的鄉下。
當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大家都在四處逃散時,當往日備受朝廷恩寵的北宗門人也八方避難時,神會禪師卻感覺到自己翻身的機會來了,如果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朝廷出力,方方麵麵都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啊。
所以,朝廷需要神會禪師這種佛法高深且德高望重的僧人來主持局麵匯聚人心,當然,更是要匯聚錢財。而神會禪師同樣需要借助朝廷的力量來重振聲威,宣傳南宗教義。所以雙方那是一拍即合。
可是那個時候山河破碎,當地所有的寺宇宮觀都已化為灰燼了。沒辦法,他們便簡單的搭建了一個佛院作為根據地,來設置戒壇度僧。
自然,在德高望重的神會禪師口若懸河的宣傳下,神會禪師為朝廷募集了數目異常龐大的財物,而這些財物全部作為軍費,支持了郭子儀的平叛工作。
公元757年9月,郭子儀收複大唐首都長安,十月收複東都洛陽。唐肅宗收到勝利的戰報後,非常的高興。當然,他也沒有忘記為郭子儀平叛大軍提供了巨大軍費的神會禪師。
於是,唐肅宗馬上把神會禪師請到了長安皇城內供養,並且命令工部派出建築高手,在神會禪師的重要根據地荷澤寺裏麵大肆建造禪房,以紀念神會禪師的豐功偉績。
從四五年前被朝廷貶逐而四處奔波的流浪僧人,到如今皇帝身邊的座上貴賓,世事,就是如此的讓人捉摸不定反複無常啊。
不過,最為重要的是,神會禪師借助自己替朝廷募集軍費之事,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形象,並獲得了最高統治者的高度認可,而且徹底清除了神秀北宗的影響力。在這個時候,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神秀北宗門人在禪宗市場上打什麽廣告了。
不過,神會禪師並沒有在長安皇城內待多久,因為他是從荊州開元寺來的,於是就又回到開元寺去了。
神會禪師一生都在和神秀北宗作鬥爭,一生都在為慧能南宗爭取唯一的正統地位,現在自己幫了朝廷一個天大的忙,而且成為了皇帝眼中的紅人,這種機會,作為社交能力超強的神會禪師,又怎麽能放過呢。所以在第二年,即公元758年,神會禪師找到了此時已經因為平叛有功而被升為中書令的郭子儀,請他給皇帝打個報告,請求給禪宗的頭號祖師爺菩提達摩封個諡號。
郭子儀看到幫過自己大忙的神會禪師來找自己幫忙,哪有不答應的道理,於是,立馬就給皇帝寫了封奏折。不過,這封奏折三年以後才由唐代宗批複下來,唐代宗敕封菩提達摩諡號為:圓覺。敕與菩提達摩的墓塔號為:空觀。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神會禪師是很有遠見和很有政治頭腦的。他在前麵為慧能大師建堂立碑,樹立菩提達摩至慧能大師六代祖師像,現在又找人去讓皇帝給菩提達摩敕封諡號,這樣的話,就為慧能大師最終成為獨一無二的六祖,成為天下禪學的正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五月十三日,神會禪師自知時日將至,於是把弟子們都喊了過來,一一和大家道別。然後望空禮拜後,回到了方丈室端坐。到了晚上,神會禪師就在宴坐中圓寂了,享年九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