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佛學院佛照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編者按:各種宗教貫穿於人類發展的曆史,在人類心靈最深處留下真實而深刻的回響,當人類走到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社會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如何保守住心靈最純真的記憶成了我們共同的思考。各宗教的共同繁榮與相互交流,為我們提供了最直接的心靈回歸的途徑。2013年5月18日至19日,第四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西南大學和重慶佛學院召開,主辦方試圖搭建一個佛教與基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對話平台,在尋求教理與教義的真實的同時,共同探索一條各宗教普世之路。重慶佛學院佛照法師在此次會議上發表了題為《試析佛教之緣起概述》,文章摘要如下:
一、阿賴耶緣起
由阿賴耶識之種子起現行,現行又熏種子,以現行諸法為緣,生煩惱惡業而招感苦果,三世因果輾轉相續,為大乘始教之緣起觀;
唯識宗的唯識學說,主張一切萬法皆由阿賴耶識緣起。阿賴耶乃梵語音譯,意譯為“藏”,所藏者“種子”;此微細不可知的藏識,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萬別的現象,皆為此藏識所執持做種子所現行,此稱“種子生現行”,於此同時,彼種子所現行的萬法,又於藏識中新熏其種子,此稱“現行熏種子”。如此,故知由本有種子、現行、新熏種子等三法之輾轉相生,而有“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關係。賴耶緣起,謂由藏識所執持的本有種子遇緣生起現行,次由所現行的萬法新熏種子於藏識中,而後更遇緣,則自種子再生現行,自現行再熏種子,如此經由本有種子、現行、新熏種子三法輾轉輪回、互為因果而無窮始終,此即賴耶緣起。
1、種子與現行
唯識宗主張一切萬法皆由阿賴耶識緣起。因為它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因此可以作為一切有情的根本所依。世間的森羅萬象都是由此識所執持的種子所現行。例如青、黃、赤、白的色境,為眼識種子所變現;聲境,為耳識種子所變現;香、味、觸境,為鼻、舌、身識種子所變現;法境,為意識所變現。至於末那識,其恒緣阿賴耶識的見分,變現實我的影像;阿賴耶識則恒緣根身、器界、種子,變現宇宙萬法。由此類推,萬有的存在都是八識種子所變現。但是前七識的種子都攝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第八阿賴耶識則攝藏了一切萬有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所以第八識就成了宇宙萬有的總根源、總依據。因此,瑜伽行派不說八識緣起,而獨稱第八阿賴耶識緣起。
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是一種潛在能源,在具體上會萌芽,也會變成現在活動的來源,比方觀看物品、耽於思考、哭笑、思想、說話、活動,這一切都歸納為現行。而這些也屬於諸識的活動,叫做現行識。當第八阿賴耶識內的種子顯現出一切現象時,種子已由潛在狀態轉化為外在表現,這時種子是因,現行是果。沒有種子,就沒有現行,這是種子與現行的基本因果關係。這種過程就稱為"種子生現行",即是貯存在第八識中的諸種子(業力),經過蘊釀、轉變、成熟,最後一遇機緣,即從隱含的潛能產生顯明的力量,變現新生命體(有情世間)及其所依的山河大地(器世間)。
種子與現行,除了基本因果關係外,又可互為因果。當前七識的現行變現出各種現象時,就會將印象、痕跡儲藏在第八識中,"熏習"已有的種子,產生出新的種子。從善惡行為(現行)化成種子(業力),貯存於阿賴耶識中,這時現行變為原因,種子成了結果,整個過程就稱為現行熏種子。阿賴耶識就成了儲存業力種子的地方,因此,又叫做藏識或種子識。
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這種互為因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過程,彷佛波濤洶湧的水勢,一直往來流動不停,這就構成了阿賴耶識緣起。
2、八識的關係及作用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合稱八識。佛教的唯識學,把一心分八識。
1)、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是眼識的功能。但是眼睛隻能看見,而不會分別;如果你在分別這是什麽,長短美醜黑白等,這時已經是你的意識在起作用了。
2)、耳識:耳朵具有聽的功能,同樣耳朵隻是具有聽見的功能,而不會區分聽見的聲音到底是什麽器具。一分別,其實就是意識在作用了。
3)、鼻識:鼻子具有嗅覺,但它也隻是具有嗅覺功能,一區分香臭,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4)、舌識:舌頭具有味覺,同樣它也隻是具有味覺的功能,一區分甜鹹酸辣,就已經是意識在作用了。
5)、身識: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同樣觸本身不能分別接觸到的是何種物事。能分別接觸到的是何種類物品,那也還是意識在起作用。
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
6)、意識:意識是第六識,具有認識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
此外,意識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知、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現在心理學上,研究到前六識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還有第七、第八——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7)、末那識: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恒審思量。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麵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有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癡、疑、慢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8)、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托的所在。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恒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二、如來藏緣起
如來藏為染淨之緣所驅,生種種事物,其染分現六道生死輪回,其淨分現四種聖人,為大乘終教之緣起觀;
如來藏又名真如緣起。真如緣起,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然溯其根源,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認為世界萬有是宇宙的心(稱一如真心,也稱心真如)的生起和顯現,宣揚三界唯心的觀點。
大乘這終教論者認為,眾生的心原是離開妄念而有其體的,可謂“真心”。真心是大智慧光明的、遍照世界的、真實識知甚至是具足了超過恒河沙數的不可思議功德的。這個真心就是宇宙的心。
《大乘起信論》的總綱是一心二門說。一心的心是本,是天地之本。一心就是宇宙之心。它是世間和出世間的、物質和精神的一切現象的本質,也是眾生本來具有的成佛的主體和依據。一心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包括一切境界的世界的整體。這樣,對一心就可以從實體和緣起、靜和動兩個方麵觀察、分析、即分為二門——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
(1)心真如門
心真如門,又作真如門。是說心是宇宙一切現象的本體,具有無量的本有的功德,能產生世間和出世間的善因果。
心真如門認為一心之本體為超越迷悟等一切差別之絕對平等之理體,即為不變真如;心生滅門則認為,真如(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依無明妄緣而起動之生滅心,產生各種差別現象,即為隨緣真如。而此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起動,稱為阿黎耶識;此識與不生滅心、生滅心二者為非一非異,即為不生滅心與生滅心之和合。
(2)心生滅門
心生滅門,指如來藏心之相。具有體(體性)、相(相狀)、用(作用)“三大”。又作生滅門。以如來藏心之相而言,彼心隨熏起動,形成染淨差別,然雖成染淨,其性則恒不動。大乘起信論亦謂,據妄攝真,真妄相合,緣集起盡,稱為心生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