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 注
〔轉識成智〕轉凡夫有漏的八識成為佛的四智,即轉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為成所作智。〔有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有漏”就是有煩惱。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煩惱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間之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
【周子請益法相宗旨,老人因揭六祖《識智頌》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周子祈請開示法相宗之宗旨,老人(憨山大師自稱)因舉六祖之《識智頌》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周子〕“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法相宗〕大乘八宗之一,因為是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因依於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又名“唯識宗”。〔八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法性宗)、法相宗(唯識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
為了便於理解憨山大師下麵之開示,先將《六祖壇經》中六祖所開示的《識智頌》解釋如下: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大圓鏡智,其性清淨;平等性智,心中無病;妙觀察智,見聞無功;成所作智,如同圓鏡。
〔大圓鏡智性清淨〕大圓鏡智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所轉。阿賴耶識含藏著無量業種子,對受想行識起著汙染作用。現在轉識成智,不再汙染,故雲“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平等性智是第七識(末那識)所轉。末那識的主要功能就是思量計度,這是導致生死之大病,現在轉識成智,不再思量計度,故雲“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妙觀察智是第六識(意識)所轉。意識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相應的五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相對時,起分別作用,現在轉識成智,隻是觀察,不再分別,故雲“見非功”(見時亦無分別之功)。〔成所作智同圓鏡〕成所作智是前五識所轉,成智後隻照前境而不分別,故雲“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第六識和第七識是在因地上轉,前五識和第八識於果地上(成佛時)自然成就。這個轉(轉八識成四智)隻是轉其名相(狀態)而體非有二(無實性),若於(第六識和第七識)轉識成智之處不留情,果斷地轉、堅決地轉(這就是日用間做功夫處),即便在滾滾紅塵中亦如龍潛深淵,蟄伏不動,總是處在龍定中。
〔果地〕相對於“因地”而言。即依因地之修行而得的果位。這裏果位是指佛果。〔繁興〕興起甚多,這裏是指萬象紛然。〔那伽定〕“那伽”義譯為龍。“那伽定”就是“龍定”,如龍之潛伏深淵,蟄伏不動。〔若於轉處不留情〕無絲毫凝滯地轉,如毒蛇齧指,速與斬除。〔繁興永處那伽定〕雖然置身於萬象紛然的滾滾紅塵裏(繁興),總是處在龍定中。
下麵繼續正文:
【此八句,發盡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數寶算沙之徒,貪多嚼不爛,概視此為閑家具,曾無正眼覷之者,大可憫也。】
《識智頌》這八句,發盡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那些在名相術語上兜圈子、無真實修行的人(數寶算沙之徒),貪多嚼不爛(不識箇中真味),都視此為閑家具,未曾正眼細看過,實在是大可憐憫也。
〔數寶〕數他人之寶,指沒有真實依教修行,而隻是在口頭上賣弄的人。〔算沙〕入海不去拾寶,卻去數算沙粒,指沉陷於名相術語,而不通過實踐去悟道的人。
【鹹謂六祖不識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隻有八個字包括無餘,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唯心故,三界寂然,了無一物;以唯識故,萬法樅然。蓋萬法從唯識變現耳,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無片事可得,即黃梅夜半露出“本來無一物”。即此一語,十方三世諸佛,曆代祖師,盡在裏許,擘不破,故衣缽止之。即二派五宗,都從此一語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
他們以為六祖不識字,不通經教,怎麽可能揭示性、相之根源呢?殊不知佛祖慧命,隻有八個字就包括無餘,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因為唯心之故,三界寂然,了無一物;因為唯識之故,萬法儼然,森羅萬象。由於萬法皆從識所變現,求之自心,則萬法之體(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陀和諸祖教人,不過是說心外無片事可得,亦即惠能所言“本來無一物”。就此一語,十方三世諸佛和曆代祖師所言,全在裏麵,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五祖傳衣缽與他。即便是二派五宗,也都是從這一句衍化出來,何曾有過性宗和相宗之分呢?
〔蓋萬法從唯識變現耳〕《夢遊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雲:“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黃梅夜半露出“本來無一物”〕惠能說出“本來無一物”這一佛法要旨,五祖因此而夜半傳祖位與他,故曰:黃梅山夜半突然冒出個“本來無一物”的祖師來。〔黃梅〕黃梅山。禪宗五祖弘忍的東禪寺所在的黃梅山。〔二派〕五祖之下有二派: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這兩派的分水嶺,就是是否悟到“本來無一物”這一真理。〔五宗〕六祖之下有五宗(亦稱五家):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性宗、相宗〕即法性宗與法相宗。一、法性宗(即八宗之中的三論宗),略稱性宗。破萬法之相,而顯萬法空寂之真性。二、法相宗(即唯識宗),略稱相宗。以萬法之生起歸於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為一切染淨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廣分別名義,故名法相宗。
【及觀《識智頌》,略為注破。若約三界唯心,則無下口處。因迷此心變而為識,則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賴耶識,亦名藏識,此識乃全體真如所變者。斯正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聖之本。楞伽雲:“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既雲藏識即阿賴耶,而又雲常住,則本不動也。然所動者非藏識,特境界風耳。】
現以《識智頌》來闡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理。若就“三界唯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而言,則無下口之處。因為迷此心(真如)變而為識,則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賴耶識,亦名藏識,此識乃全體真如所變者。這正是所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聖之本。《楞伽經》雲:“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經文中,既言藏識(即阿賴耶識),而又言常住,則藏識本來不動也。所以動者並非藏識,而是境界風。
【偈雲“前境若無心亦無”,是則取境界者,非藏識乃生滅心耳。此生滅心強名七識,其實是八識之動念,所謂生機。若此機一息,前境頓空,而六識縱能分別,亦無可寄矣。若前五識原無別體,但是藏識應緣之用,獨能照境,不能分別,故曰同圓鏡。其分別五塵者非五識,乃同時意識耳,故居有功。若不起分別,則見非功矣。】
偈雲:“前境若無心亦無。”因此,取境界者,非藏識乃是生滅心。此生滅心勉強命名為第七識(末那識),其實這是第八識(藏識)之動念,所謂生機。若此生機(第八識之動念)一息,前境頓空,而第六識(意識)縱然能夠分別,亦無可寄矣(也沒有什麽可分別的)。至於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原無另外的體,它們隻不過是藏識應緣之用而已。這前五識隻能夠映現塵境,不能夠分別,故曰“同圓鏡”。能夠分別五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者,並非前五識,而是與前五識同時生起的第六識(意識),故曰第六識居有功。若它(第六識)不起分別,則“見非功”矣。
〔若此機一息〕若此生機(第八識之動念)一息。上文講到“其實是八識之動念,所謂生機”。“機”,事物變化之所由。
【由是觀之,藏識本真,故曰性清淨,其過在一念生心,是為心病。有生則有滅,惟此生滅,如水之流,非水外別有流也。但水不住之性,見有流相,有流則非湛淵之水明矣。故楞伽二種生住滅,謂相生住滅,流注生住滅。此二種生滅,總屬藏識。生滅不滅,則前七識生;生滅若滅,則唯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茲複矣。複則識不名識而名智,故曰心無病。】
由此觀之,藏識本真,故曰性清淨,其過失是在一念生心,是為心病。有生則有滅,惟此生滅,如水之流,非水外別有流也。但是此水有不住之性,而有流相,有流則非湛淵之靜水就很清楚了。故《楞伽經》中說諸識有兩種生住滅:相生、住、滅和流注生、住、滅。這兩種生滅,都屬於藏識。生滅如果不滅,則前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生;生滅如果滅,則前七識滅,唯有藏識這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此恢複。既然恢複了,則識不名識而名智,故曰“心無病”。
【六祖大師所頌,約轉八識而成四智。大圓鏡智藏識所轉,平等性智七識所轉,妙觀察智六識所轉,成所作智前五識轉,以妄屬藏識之用,故真亦同圓鏡。然六七二識因中先轉,五八一體至果乃圓。如此觀之,識本非實,而妄有二用,故曰但轉名言而已,換名不換體也。且此體不在禪定修行,唯在日用一切,聖凡同時轉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閑,故有聖凡迷悟之別。周子有誌於此,諦向日用轉處著眼,試定當看。】
六祖大師所作的頌,是講轉八識而成四智。大圓鏡智是藏識所轉,平等性智是第七識(末那識)所轉,妙觀察智是第六識(意識)所轉,成所作智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轉,因為前五識是藏識之妄用,現在轉成智故與藏識所成之智同為圓鏡。然而第六識和第七識是在因地中先轉,前五識和第八識是一體要到果地(成佛)才轉成智。如此觀之,八識本非真實,而妄有生滅與不生滅之二用,故曰但轉名字而已,換名不換體也。且此體之轉化不在於禪定修行,唯在日用間一切起心動念處來轉。凡夫與聖人(初地以上的菩薩)都是在起心動念處轉,究竟是在轉智成識還是在轉識成智,隻在於留情還是不留情,因此而有凡聖、迷悟之別。周子您有誌於此,認真向日用轉處著眼,且把細看:是在正轉(轉識成智)還是在反轉(轉智成識)。
〔轉名言而已,換名不換體也〕這是說八識與四智是一體之二態,就像冰與水看似截然不同,所以有“冰”的名稱和“水”的名稱,其實它們隻是H?O的兩種狀態——一體二態。當冰融化成水時,名稱變了,而體仍然是H?O,所以是“轉名言而已,換名不換體也”。〔聖凡同時轉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間〕聖眾悟,對貪瞋癡不留情,所以在轉識成智;凡夫們迷,對貪瞋癡情有未舍(留情),所以反著幹,在轉智成識。〔聖〕從凡夫修到成佛,共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隻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惑在,稱為賢;初地以上的菩薩,息妄契真會正,稱為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