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禪宗演義連載之27 淨眾無相

(2021-11-03 06:27:05) 下一個

作者 四川紅塵洗夢

讚  播梵音於禪話  傳大悲於有緣

第十三節:楞伽師資

  淨覺禪師雖然是玄賾禪師的弟子,並且還跟隨神秀大師和慧安禪師學習過禪宗課程,算得上是有正宗傳承的禪宗弟子。不過,在中國禪宗史上,淨覺禪師幾乎沒有以禪師身份在曆史上留下過什麽足跡,相反,他更多的是以傳承《楞伽經》的楞伽師自居。

  淨覺禪師,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出生於長安一戶顯赫的韋姓家庭。他的堂姐後來成為唐中宗李顯的皇後,更是令韋家一時風光無限。
  淨覺禪師雖然出生於顯貴之家,不過對於朝廷顯貴之間的驕奢淫逸、爾虞我詐卻非常的反感,所以他常常留心於佛典,希望能從中找到安心之道。
  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武則天把神秀大師請到了東都洛陽弘法,神秀大師一時紅遍全國,無人可及。此時,十九歲的淨覺禪師因為是皇親國戚的身份,有機會接近神秀大師,並且像眾多的朝廷顯貴一樣皈依了神秀大師,從而能親自受到神秀大師的指點。
  淨覺禪師在神秀大師那裏如饑似渴的學習著,並且屢屢向神秀大師遞交作業,希望能受到神秀大師的特別關注。但是,每次作業遞交上去後,神秀大師都是在作業上隻批注了兩個字:努力。
  淨覺禪師在神秀大師那兒努力學習著禪宗課程,他的堂姐韋氏也沒有閑著,也是非常積極的參與著宮廷中的爭鬥。終於,韋氏一方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再次登基稱帝,韋氏也重新坐上了皇後的寶座。
  韋氏當上皇後以後,也學著像武則天那樣幹預朝政,並且大肆提拔她的家族成員擔任要職。就連那些八杆子都挨不著邊的親戚,她也是照提拔不誤。
  不過,就在韋氏一族飛黃騰達風光無限的時候,淨覺禪師卻非常討厭這種宮廷鬥爭,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淨覺禪師更是高瞻遠矚的預見到了韋氏一族潛在的危機。於是,在神龍政變前夕,就在韋皇後他們準備按照親戚關係來冊封淨覺禪師官職的時候,淨覺禪師卻果斷地選擇了出家為僧。決定遠離遠離宮廷鬥爭的中心,決定和追名逐利爾虞我詐徹底劃清界限。
  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二十三歲的淨覺禪師來到懷州(今河南沁陽市)太行山林泉穀雲門寺出家為僧。
  這裏以前曾是北魏時期的僧稠禪師駐錫之地,僧稠禪師去世後的一百四十多年中,雲門寺一直無人主持,林泉穀中的靈泉,也早已幹枯,沒有任何的水源流出,所以林泉穀中的眾多樹木沒有泉水滋潤,自然也就枯竭腐朽了。
  淨覺禪師來到林泉穀後,看到荒廢而破敗的雲門寺舊居,立即動手修葺禪屋打掃院落。三天過後,原本幹枯的靈泉,竟然神奇的重新冒出了泉水,兩邊的樹木得到泉水的滋潤,也神奇的重新枝繁葉茂起來。
  在這裏,淨覺禪師除了參禪悟道外,更是潛心於創作佛學著作,他在這裏除了撰寫《金剛般若理鏡》外,還開始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佛學著作《楞伽師資記》的寫作。
  公元706年,淨覺禪師曾經求學過的神秀大師去世。公元708年,玄賾禪師被唐中宗敕召入京,隨後來到洛陽弘法。玄賾禪師是神秀大師的同門師弟,也是弘忍大師門下最為優秀的學生之一。所以淨覺禪師聽說後,便立馬來到洛陽,求學於玄賾禪師。
  淨覺禪師出家的林泉穀本來就離洛陽不遠,這就為淨覺禪師在兩地來回奔波求法提供了地理上的方便,經過十餘年的求學後,淨覺禪師終於在玄賾禪師那裏拿到了畢業證書。並且,玄賾禪師還把自己的摩那袈裟、瓶缽、錫杖等,一並送給了淨覺禪師,希望淨覺禪師能廣開禪法,把達摩大師的禪宗課程傳承下去。
  在拿到畢業證書的同時,淨覺禪師最為得意的一件事是,他在林泉穀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著作《楞伽師資記》的撰寫工作。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堂姐韋皇後因為獨攬朝政,而被唐玄宗發動政變誅殺,跟著韋皇後混的那夥人,自然被殺的殺抓的抓,受到了唐玄宗的深度清洗。
  但是因為淨覺禪師早早的就預見到了韋皇後他們的危險之處,早早的就看破了爾虞我詐的宮廷鬥爭,早早的就逃離了權力的中心並且出家為僧,所以,韋皇後一係的慘烈下場,一點都沒有波及到淨覺禪師的身邊。
  有了國家正式承認的畢業證書,淨覺禪師也就具備了主持寺廟和傳承禪法的先決條件。
  唐玄宗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淨覺禪師離開了懷州太行山林泉穀,來到了長安大安國寺擔任了主持,開始正式傳法了。
  淨覺禪師既然開始弘法了,肯定要待人接物的,肯定要四處活動的。所以,接觸的人多了,有些人忽地發現,這個淨覺禪師不就是以前韋皇後的那個堂弟嗎?消息傳開,很多人便慕名找上門來。
  淨覺禪師因為曾經求學於神秀大師和慧安禪師,並且從玄賾禪師那裏獲得了畢業證書,而神秀大師、慧安禪師和玄賾禪師都曾經入宮給幾位皇帝上過禪宗課程,自然,淨覺禪師的身份也就跟著水漲船高,現在再加上人們發現他原來是韋皇後的堂弟,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所以,上至王公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前來找他參學的人,簡直是絡繹不絕。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金州(今陝西安康市)司戶尹玄度、錄事參軍鄭暹等人,把淨覺禪師迎請到了金州,請淨覺禪師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淨覺禪師也沒推辭,直接來到了金州,撰寫出了《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文。淨覺禪師注解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本,來至於唐玄奘所譯。所以,淨覺禪師的這個注解本,就是中國最早的注解心經的著作之一,在當時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唐玄宗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的一天,淨覺禪師端坐在長安大安國寺的方丈室裏,感覺到自己圓寂的時候到了,於是他趕緊把弟子們喊了過來,望著大家道:“我今天夜裏,就會離開這個俗世了,你們還有什麽佛學上的疑問,趁著我還在,就趕緊問吧。”
  弟子們聽師父這麽一說,一個個都趕緊把自己平時不甚明白之處一一提了出來,沒有哪個還不好意思問的。因為你再不問,過了今天就沒得問的了。
  淨覺禪師自然是來者不拒,對於徒弟們的問題,口若懸河,一一作答。終於,弟子們的問題問完了,淨覺禪師也端坐在禪床上,很安詳的圓寂了。
  淨覺禪師留給後人的最大精神財富,就是他撰寫的《楞伽師資記》一書。在這本書中,淨覺禪師記載了以《楞伽經》為宗旨的八代十三人傳承,他們是:求那跋陀羅、菩提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玄賾、慧安、普寂、義福、景賢、惠福。
  在《楞伽師資記》一書中,淨覺禪師記載了這些人的生平、傳法經過,以及他們各自的禪宗理論。這為後世提供了相當多的文獻資料,使後來的人,能夠比較詳細的了解當時的禪宗實況。
  不過,《楞伽師資記》把求那跋陀羅列為第一祖,把神秀、玄賾、慧安三人並列為第七代,把普寂、義福、景賢、惠福四人並列為第八代,這跟大家所熟知的禪宗六代祖師傳承差別巨大。也許,這隻是淨覺禪師站在楞伽師的立場作出的選擇吧。

第十四節:淨眾無相

  在中國北方的禪宗市場,神秀大師、慧安禪師、玄賾禪師他們的傳人占據著主要地位。而在中國南方的禪宗市場,慧能大師的傳人和牛頭宗傳人則占據了全部的市場份額。
  但是在中國四川的禪宗市場,智詵、處寂一係,卻牢牢的把持著市場份額,並且他們還成立了幾個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且頗具競爭力的公司。其中處寂禪師的徒弟無相禪師成立了禪宗淨眾派,無相禪師的徒弟無住禪師成立了禪宗保唐派。這些公司的成立,使得四川以外的那些大公司,根本就無法在四川境內開展任何業務。從而使得四川的禪宗業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除了同是弘忍大師門下的宣什係占據了小部分市場份額外,禪宗的絕大部分業務,都是由處寂一係占據著壟斷地位在經營。自然,他們的生意和聲譽,在四川境內,那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
  下麵,我們就先來看看禪宗淨眾派的董事長無相禪師創辦公司的所有情況。

  無相禪師雖然是四川禪宗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不過他其實是個外國人,而且還是個正宗的官二代。
  公元684年,無相禪師出生於新羅國(今朝鮮半島)的 ,他是國王的第三個兒子。
  無相禪師雖然出生於帝王之家,不過對於宮中的那些榮華富貴從來不感興趣,對於帝王將相的驕奢淫逸,他更是深感厭惡。所以,無相禪師常常找些佛教的書籍來閱讀,希望自己能走上求真息妄的道路。
  後來,家裏發生的一件大事,讓無相禪師徹底的斷絕了留在帝王之家的念頭。
  古代的女子,一般十五六歲就要嫁人了,即使是帝王之家也不例外。這不,無相禪師最小的妹妹,就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男方家都把聘禮送上門來了。
  可是無相禪師的這個小妹,同樣是個佛學愛好者,自己要是被人娶走的話,那還怎麽保持童貞之身呢?那還怎麽出家為尼呢?望著滿屋琳琅滿目的聘禮,眼看自己就要被人娶走。小妹心一橫,立馬找來一把異常鋒利的刀子,直接就在自己嬌嫩的臉蛋上來回劃了幾刀,頓時,一張原本嬌嫩而靚麗的臉蛋立馬變得刀痕累累鮮血直流。這一下,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國王夫婦聞訊立馬跑了過來,一看寶貝女兒這個樣子,都是又急又氣又驚又怕。無相禪師聽到消息後,也急匆匆的趕了過來看望小妹。
  但是,小妹卻好像沒有發生過什麽事一般,非常平靜的告訴大家:“我的身體和靈魂,都是屬於佛祖的。我要追求佛法的決心,任何人都別想奪走。”
  自然,談婚論嫁的事情,也就沒有任何的可能性了。
  看著小妹的言行舉止,無相禪師在一旁不由得大為感歎道:“一個柔弱的女子,尚且有這種為法忘軀的高尚言行。我作為一個男子漢大丈夫,難道連一個弱女子都比不上嗎?”
  於是,無相禪師立馬來到了都城的郡南寺削發為僧。
  不過,要想學習真正的佛法,還得前往大唐啊,因為新羅國的所有佛法,都是從大唐傳過去的。
  所以,無相禪師毫不猶豫的告別親人,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坐船來到了大唐。

  無相禪師一路前行,來到了當時大唐的首都長安。唐玄宗李隆基聽說新羅國的三王子來到了長安,便立即派人把無相禪師請到了宮中做客。都是帝王貴胄,而且都愛好佛學,兩人自然相談甚歡。隨後,李隆基給了無相禪師正式的僧籍,隸屬於長安禪定寺。
  而此時包括長安在內的整個北方地區的禪宗業務,都由神秀大師的兩個得意弟子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兩人在壟斷經營。雖說如此,但是遠道前來學習禪宗課程的無相禪師,好像對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兩人的業務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傳說中菩提達摩大師傳下來的那件金襴袈裟。
  就如同皇帝必須要有玉璽搭配一般,禪宗的曆屆董事長們,也必須要有金襴袈裟這件獨一無二的製服穿在身上,才配得上董事長的身份。
  所以,無相禪師看到普寂禪師和義福禪師兩人都沒有金襴袈裟製服,頓時大失所望,覺得他們都不能算是禪宗正宗的董事長。
  後來,無相禪師不曉得從那兒打聽到了那件金襴袈裟被智詵禪師帶回四川去了。於是,無相禪師立馬離開了禪定寺,直奔四川而去。他總覺得隻有穿上這件金襴袈裟的人,才是禪宗正宗的董事長,才有真正的經營理念。
  不過,等無相禪師風塵仆仆的趕到四川資州(今資中)的時候,智詵禪師早就圓寂了。而此時接替智詵禪師在四川開展禪宗業務的董事長,是智詵禪師的弟子處寂禪師。
  無相禪師想到,既然處寂禪師接替了智詵禪師的全部業務,那麽那件金襴袈裟製服,肯定留在了處寂禪師那兒。
  於是,無相禪師立馬來到了資州德純寺,想向處寂禪師學習禪宗課程,順便看看那件傳說中的金襴袈裟。
  可是,處寂禪師明明知道無相禪師來了,卻借口身體不舒服,閉門不見。
  無相禪師情況都打探清楚了,而且不遠萬裏而來,怎麽可能空手回去呢。無奈之下,無相禪師隻好把自己的一根小指點燃,算是交了點學費吧,這才獲得了處寂禪師的特別關照。
  在這裏,處寂禪師不但收下了無相禪師,並且無相這個法名,也是處寂禪師給取的。不過因為無相禪師俗家姓金,所以寺廟裏的人也好,外麵的老百姓也好,大家都把無相禪師叫作金和尚。
  在處寂禪師身邊接受了兩年的專業培訓後,無相禪師覺得自己已經把禪宗課程學習得差不多了,便離開了所居寺廟,來到了離德純寺數裏之遙的天穀山。
  在山中,無相禪師在一處石岩下找到了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於是就在那兒定居了下來,並且嚴格按照頭陀行的要求來對待自己。
  大家都知道,頭陀行是非常艱辛的一個差事,那些規章製度不僅繁多,而且一般人很難完成,所以哪怕是出家人,很多人都會對頭陀行敬而遠之的。
  但是無相禪師覺得頭陀行挺適合自己的,所以玩起來非常的開心。當然,在山中坐禪,是他排在第一位的事情。而且無相禪師禪功精湛,隻要坐在那兒一入定,常常都是五天以後才會從禪定狀態中出來。
  公元734年正月,處寂禪師秘密的派遣自己的家人王鍠到天穀山,把無相禪師喊回了德純寺。
  無相禪師回到了德純寺,處寂禪師把在四川開展禪宗業務的重任交給了無相禪師,並且把無相禪師最為關心的金襴袈裟也傳給了他。
  無相禪師拿著金襴袈裟,依舊回到了天穀山不動聲色的修習著頭陀行。
  這一年的冬天,大雪漫天飛舞,天寒地凍的。可是無相禪師照樣在石岩下坐禪。可就在這個時候,不曉得從哪兒冒出來兩頭四處覓食的猛獸。大冬天的本來就不好找吃的,這兩頭猛獸看見前麵石岩下居然還有人在那裏,便不動聲色的圍了過來。
  不過,它們的動靜自然沒有逃過無相禪師敏銳的耳朵。無相禪師抬頭一看,原來是兩隻猛獸不動聲色的圍了過來。無相禪師微微一笑,不就是肚子餓了,想吃自己的肉嗎,這還不簡單。
  無相禪師隨即站了起來,也不顧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把自己的衣服褲子脫得幹幹淨淨,然後抓起地上的積雪,把自己的身體也擦拭得幹幹淨淨的,然後就這樣一絲不掛的躺在地上,靜等著那兩隻猛獸前來撕咬吞食自己。無相禪師實在是難得一見的老好人啊,害怕衣服塞住了猛獸的牙縫和喉嚨,害怕自己身上不幹淨猛獸不來咬食,所以把自己打理得那麽的幹淨。
  這兩隻猛獸看見那人赤條條的躺了下來,然後一動不動了。於是便慢慢的走了過去。它們來到無相禪師的身邊,把無相禪師從頭嗅到腳,又從腳嗅到頭。兩隻猛獸嗅完後,也不知是它們的肚子沒餓,還是覺得這個人是個怪人,吃下去要拉肚子,反正它們既沒有動手,更沒有動嘴,而是轉身就走了。
  看著兩隻猛獸遠去的身影,無相禪師趕緊從雪地裏爬了起來,三下五除二的把衣服褲子穿上。自己赤條條的,這要是被人看見了,始終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無相禪師在山中居住久了,衣服褲子破了,也沒法縫補,頭發胡須長了,同樣沒法修剪,當然,無相禪師對於這些外在的東西,那是毫不在意的。不過,無相禪師不在意,那些在山中打獵的獵人卻是個個在意的啊,因為他們大老遠一看,都認為遠處那個長發披肩胡須滿臉的無相禪師是個野獸,有好幾次獵人都差點把無相禪師當做野獸射殺了。不過萬幸的是,無相禪師最終沒有傷在獵人的箭下。
  不過,這種經曆也給無相禪師上了生動的一課,這次獵人沒把你射殺,但是你能保證每次你都那麽的幸運嗎?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更何況在山中繃緊神經搜尋獵物的獵人呢。
  於是,無相禪師稍稍改變了一下作息方式,他白天來到城市裏麵四處晃蕩,晚上便隨便找一棵大樹,然後背靠大樹坐禪。
  時間久了,大家都覺得這個僧人戒律精嚴,禪功高深,於是大家開始敬重起了無相禪師。這個世界,隻要有信眾,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大家看到無相禪師居無定所,天天在樹下坐禪。於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就在城外的亂墳崗前修建了一座禪屋,請無相禪師在那裏居住。無相禪師也沒嫌棄禪屋就在墳堆邊上,神色安然的就住了進去。而且,就在無相禪師喬遷新居之際,當地的長吏章仇兼瓊專門前來禮拜無相禪師,順便也向無相禪師討教了點禪法。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章仇兼瓊升任劍南節度使,派人把無相禪師迎接到了成都,主持淨眾寺。
  無相禪師主持淨眾寺沒幾天,寺裏忽然來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這個大漢找到了無相禪師,說自己一身力氣,希望到寺廟的廚房去義務為寺廟砍柴,以給自己積點功德。無相禪師看到有人願意到寺廟來做義工,立馬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這個時候,無相禪師的弟弟在新羅國被立為新羅王。可是他卻非常擔心無相禪師回到新羅國來和自己爭奪王位,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派出了殺手潛入成都來刺殺無相禪師。
  這天,那個在廚房做義工的大漢忽然來到無相禪師的方丈室,告訴無相禪師道:“師父,今夜你的房裏會有不速之客來臨。”
  無相禪師微微一笑道:“謝謝,我也感知到了。”
  大漢道:“我是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師父的。”
  到了晚上,這個大漢拿著一把大刀,直接來到了無相禪師方丈室,然後就默默的坐在無相禪師的禪床旁邊。
  到了半夜,大漢忽地覺得牆壁上有什麽東西在慢慢的滑下來,大漢從地上一躍而起,手起刀落,頓時,一個手持利刃同樣牛高馬大的人被大漢直接就把腦袋砍了下來。
  大漢上前把這人的腦袋和屍身提起就走,寺廟的後門原本就有一個大坑,大漢便直接把這人的屍首扔了進去,隨後又把坑填平,然後又把所有的血跡之類的痕跡處理幹淨,最後就一個人悄悄的走了。看來這個大漢實在是個這方麵的行家裏手啊。
  第二天天亮以後,無相禪師派人到廚房去請這個大漢過來,想感謝他昨晚替自己除去了刺客,可是,這個大漢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有一天,無相禪師在寺中散步,當他來到大雄寶殿前時,指著殿前的一棵剛栽下不久的柏樹對身邊的人歎息著道:“等這棵柏樹長到和前麵的寺塔一樣高的時候,這棵柏樹,寺塔,以及整個淨眾寺,都會全部毀滅掉的啊。”
  大家聽後,一個個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因為此時的淨眾寺在無相禪師的經營下,那是香火旺盛,信眾龐大,周圍的寺廟,很少有能超得過淨眾寺的。
  可是,差不多九十年後,唐武宗在全國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滅佛運動,整個成都地區,除了大慈寺因為懸掛有唐玄宗親筆書寫的“大聖慈寺”匾額而免於一難外,別的所有的寺廟,都被官府全部毀滅了。而淨眾寺被毀的時候,那棵柏樹正好長到和寺塔一般高。無相禪師能預見到自己主持的寺廟九十年後的命運,實在是個高人啊。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處節度使的安祿山在範陽起兵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叛亂後,叛兵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便攻下了大唐的東都洛陽,六個月後,安祿山又攻陷了大唐的首都長安。
  長安失陷後,唐玄宗李隆基帶領著一幫人灰溜溜的避難到了四川成都。李隆基到了成都後,聽說無相禪師也在成都城內,便馬上派人把無相禪師接到了成都的臨時行宮中來供養敘舊。
  無相禪師倒是很高興的就進入行宮去了,可是當時的成都縣長楊翌,並不清楚無相禪師和唐玄宗二十幾年前就認識了,他隻是覺得無相禪師有些神經叨叨的,擔心無相禪師會點什麽妖術之類的來疑惑 ,再加上無相禪師還是個外國和尚,這就更讓人不放心了。想想看,要是皇帝在自己管轄的地盤上有點什麽閃失,別說自己頭頂上的烏紗帽保不住,就是落得個滿門抄斬,那也是有巨大的可能性的。楊翌就是吃了豹子膽老虎心,他也萬萬不敢冒這個風險的。
  所以,楊翌馬上發出傳票,派人把無相禪師傳喚到了衙門。等到無相禪師進入縣衙後,楊翌馬上命令二十幾個衙役上前鎖拿無相禪師,可是這二十幾個人一靠近無相禪師的身邊,一個個都莫名其妙的顫抖起來,而且一個個都心神不定驚慌失措的,就好像自己的魂魄丟失了一般不能自己。而且就在這幫人六神無主的時候,本來還好好的天氣,忽地一下狂風大作,頓時飛沙走石,直奔縣衙大廳而來。整個縣衙裏的人一個個都驚嚇得不得了。楊翌一看,心想糟了,自己應該是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了。
  不過你別說,在官場上混飯吃的人,腦殼就是反應快,楊翌念頭一動,隨即就撲的一下跪在了無相禪師麵前,並且叩頭謝罪不已。
  無相禪師看著這個縣令感覺很煩,上前一腳就把他踹開了。哪知楊翌一點都沒有生氣,反而又跪在了無相禪師麵前,並且懺悔不已。
  無相禪師看他態度還算誠懇,於是也就作罷了。無相禪師作罷了,整個天空自然也就風平浪靜了,那些衙役一個個也回過神來。楊翌一看事情暫時了啦,於是趕緊派人把無相禪師恭恭敬敬的送回了住所。
  經過這次事情以後,楊翌主動到處遊說,發動廣大的善男信女出資修建大慈寺、菩提寺、寧國寺等寺廟,當然,修建寺廟的活動自然也是得到了唐玄宗的大力支持的。
  唐玄宗找到無相禪師,請他重新規劃擴建大慈寺,不但給大慈寺賜田一千畝,並且還親筆書寫了“大聖慈寺”的匾額,懸掛於寺廟的大門之上。
  無相禪師在唐玄宗和楊翌等官方人員的幫助下,把大慈寺建造成了擁有96院8542間房屋的當時天下規模最大的寺廟。並且擔任了大慈寺的主持。不過,現在的成都大慈寺,其規模和曆史上相比,隻能算得上是個小小寺廟了。而無相禪師曾經主持過的淨眾寺,現在的我們,甚至連點殘垣斷壁都看不到了。時間,實在是把殺豬刀啊。

  無相禪師在四川弘法的三十多年時間裏,憑借著自己深厚的佛學功底和精湛的禪定修為,在廣大的僧人和信眾中獲得了巨大的支持,使自己的聲望在四川如日中天,並且逐漸的形成了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禪宗淨眾派。幾乎完全壟斷了四川市場的禪宗業務,並且還獲得了臨近的西藏地區的小部分禪宗業務。
  唐肅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無相禪師還在主持大慈寺,但是因為無相禪師在四川巨大的影響力,資州刺史韓汯便搶先為無相禪師樹碑立傳了。看來名人效應,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了啊。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五月十五日,無相禪師感覺到自己圓寂的時間快要來臨了,他忽地思念起了白崖山的無住禪師。無相禪師在四川弘法三十餘年,弟子眾多,不過,最讓他滿意的,卻隻有無住禪師一人而已。想著自己快要圓寂了,無相禪師多麽希望無住禪師來到身邊看望下自己啊。其實說是看望,也不完全準確,因為無相禪師還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給無住禪師,那就是要把自己手中最重要的那件金襴袈裟傳付給無住禪師。
  可是,無住禪師自從離開淨眾寺,就再也沒來看望過師父了,無相禪師看著自己圓寂的日期日益臨近,實在是等不起了。正在這個時候,無住禪師在山中,卻感知到了師父在想念自己,於是無住禪師便派遣自己的門人董璿帶著茶葉來看望無相禪師。
  無相禪師自然是喜出望外,於是找個借口把身邊的人都支走,然後把董璿喊進了方丈室,讓他把金襴袈裟包藏好,秘密的送給無住禪師,並且轉告無住禪師:現在還不是他出山弘法的時候,最好等個三五年,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再出來弘法也不遲。
  不過,這件金襴袈裟卻被董璿隱藏兩年以後,才送遞到無住禪師手中。
  後事叮囑完後,無相禪師心中也就沒有什麽牽掛的了。到了五月十九日,無相禪師命令弟子為自己沐浴更衣,然後在禪床上端坐著。到了夜半子時,無相禪師就儼然圓寂了,享年七十九歲。
  無相禪師所創立的禪宗淨眾派,其主要思想就是三句話:無憶、無念、莫妄。
  無相禪師強調,這三句話,就是佛法的總持門。念不起是戒門,念不起是定門,念不起是慧門。無念即是戒定慧具足,過去未來現在恒沙諸佛皆從此門入,若更有別門,無有是處。
  無相禪師雖說是智詵禪師、處寂禪師一脈的傳人,不過他的這種思想,已經和慧能大師的南宗禪法幾乎完全一致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