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譚點滴

評天下大事小事,抒懷中喜怒哀樂。有聊無聊,即興隨筆。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觀省。
正文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023-03-31 08:50:59) 下一個

家裏的君子蘭開花啦。

這是頭一次。忘記具體幾年前了,朋友送來一盆君子蘭,寬厚的葉子油綠油綠的,甚為茁壯。平時除了偶爾澆澆水,沒怎樣保養,中間好像換過盆,但從來沒有開過花,我還以為君子蘭不開花呢。

不久前,一位朋友來訪,或許是由於到別人家特別注意觀察室內環境吧,朋友突然興奮地說:“嗨,你家的君子蘭要開花啦!”

我這才注意到,隱藏在寬厚的葉子中間,冒出一株比大拇指還粗的挺拔的莖幹。

以後,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去觀察莖幹的長勢。莖幹每天都在長高、變粗。每過多久,莖幹便竄得高出所有葉片,宛如金雞獨立。隨後,莖幹頂部開始長出花苞。數了數,總共有十七朵呢,個個含苞待放。

不用說,之後花苞逐個開放。現在正是最燦爛的時刻,花苞全部綻放。

欣賞之餘,拍照,發微信朋友圈,與朋友們分享,上網查閱有關君子蘭的知識。沒想到,一株開花的君子蘭帶來了這麽多樂趣。

君子蘭花名何來?

據查,君子蘭這個花名來自日本植物學家久保三郎。久保三郎特別喜愛君子蘭,他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間,從歐洲引進君子蘭,並在日本推廣種植和繁殖。久保三郎對君子蘭的研究非常深入,他對君子蘭的生長環境、育種和栽培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發表了許多論文和專著,成為了君子蘭研究的權威之一。

該植物挺拔玉立、高雅清秀、典雅脫俗,久保三郎突發靈感,命其名曰“君子蘭”。

看來,君子蘭的君子確實與我們傳統文化的所謂“君子”一脈相承。日本文化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君子蘭從此便被視為一種典雅和高貴的象征,受到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隱約記得,大概是上初中的時候吧,坊間到處在傳,說東北長春家家戶戶都在養君子蘭,炒君子蘭,價格貴得離譜,甚至高到天價。當時還小,天天忙於應付作業和考試,又沒見過君子蘭,對天價數的錢也沒什麽概念,所以長春君子蘭瘋炒事件隻在腦海裏留下一個傳說。

後來才知道,早在幾百年前的荷蘭,人們也曾大炒瘋炒過一種花,不過那次是鬱金香。

炒君子蘭的行為,肯定不是君子所為。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正人君子是做人的最高標準,是誌在修養的文人所追求的目標。

但什麽樣的人可以稱為君子呢?

孔子在《論語·雍也篇第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按字義,質,指質樸;文,是指文采;彬彬,則為雜半之貌。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質樸勝過文采,那就會粗野,沒文化;但文采勝過質樸,就會變得虛浮。隻有文采和質樸配合得當,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

把質樸與文采的適當結合的思想,不但適合個人修養,而且也適合書法之道。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裏不厭煩的闡述質與文的關係。他認為,唐代之前以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四賢為代表的書法比較古樸,而當今的書法作品則比較妍麗。他說,“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合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

孫過庭認為,好的書法作品,最難能可貴是既有古意,又不違背時尚,而時尚並不等同於時弊。他強調,書法“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隻有這樣,與做人一樣,書法作品才能達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地步。

刻意去追求古意而忽視當今時尚,或者隻追時尚而完全不顧古法的做法,都不可取。有豪華宮殿不住,反而去住山洞;有汽車不開,反而去其自行車,實在沒有道理呀。“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注:即無輻車輪)者乎。”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書中,也對文質並重做了很好的闡述:

“衣以掩體也,則短褐足蔽,何是采章之觀?食以果腹也,則糗藜足飫,何取珍饈之美?垣牆以蔽風雨,何以有雕粉之璀璨?舟車以越山海,何以有幾組之陸離?詩以言誌,何事律則欲諧?文以載道,胡為辭則欲巧?”

自唐代以來,書法家大都以王羲之王獻之(簡稱二王)為標杆,以直追魏晉為目標。如果說某件書法作品有魏晉風味,那是最大的誇讚。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論草書時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

古人論書法的著述多如牛毛,這裏就不再掉書袋啦。

但結尾時,最重要的話一定得再說一遍:書法“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

學書法,一定不要沾上時代的弊端。

附:塗鴉習作。

 釋文:

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又雲:“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鍾、張。”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且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摘自孫過庭《書譜》

2023年3月3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茲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凡_聖路易' 的評論 : 謝謝!
林凡_聖路易 回複 悄悄話 讚!君子如玉,君子如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