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閱讀了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新的致股東年信,有幾點感慨,隨手記錄下來:
1. 巴菲特今年94歲了。耄耋之年,還在兢兢業業地工作,令人佩服。除了佩服,更多的是羨慕。試問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不過,巴菲特雖富可敵國,但他既不住豪宅,又不講究吃穿。這樣的人生哲學,也不知道有幾人能做到?
2. 巴菲特的老夥計老搭檔 Charlie Munger 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Munger於前年去世,差一歲不到百齡。巴菲特是否也想這樣一直工作下去,我不知道,但接班人早已經選定。 不管怎樣,這樣的年信不會太多了,所以每一封都要珍惜。
3. 我非常喜歡巴菲特信中引用這一警句:
When discussing problems at specific subsidiaries, we do, however, try to follow the advice Tom Murphy gave to me 60 years ago: “praise by name, criticize by category.”
我平時,尤其是在網上,奉行的是另外一句格言,大意是:“I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good to say, then don’t say it。” 嗬嗬,忘記是誰說的了。
4. 巴菲特是1965年接收Berkshire Hathaway的。當時,Berkshire Hathaway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從事紡織品,而紡織品是夕陽行業。六十年過去,公司已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控股集團。
5. 目前,公司直接擁有189家企業,持股至少80%,大部分都是100%。但各個企業的管理權卻完全下放,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6. Berkshire Hathaway 在2024年向美國政府上繳了268億美元的公司所得稅,占全美所有公司所得稅的5%。這個百分數高得令人驚訝,巴菲特也特別自豪。
7. 保險依然是Berkshire Hathaway的支柱產業。公司的運作模式,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賣保險收到的保險費投資到其他企業,要麽全資收購或控股,要麽購買部分股票。保險單持有者最終會來索賠,但那可能是20年甚至50年之後的事。這期間,利用保險費購買的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所帶來的收益,將遠遠超過保險賠償。
8. 公司間接持有的股票種類不多,主要是 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和美洲銀行等。巴菲特的這一投資策略,其實是違背了投資學倡導的分散投資這一鐵律。普通大眾投資者還是應該遵循這個鐵律。
9. 巴菲特依然看好股市,尤其是美國的股市。摘錄其中一句:
“Berkshire shareholders can rest assured that we will forever deploy a substantial majority of their money in equities – mostly American equities although many of these will hav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significance. Berkshire will never prefer ownership of cash-equivalent assets over the ownership of good businesses, whether controlled or only partially owned.”
10. Berkshire Hathaway 從不支付股息(隻有一次例外,巴菲特還後悔不已),也從沒有拆過股(巴菲特覺得那是糊弄股民的會計把戲),所有稅後利潤都用來在投資。
11. 同時,巴菲特針對美國政府的令人堪憂的財金現狀發出警告:入不敷出,不是長久之計。政府應該謹慎對待納稅人的每一分錢,包括Berkshire Hathaway上繳的所得稅。
12. 過去六十年來 (1965-2024),按複利年收益算,Berkshire Hathaway 的業績 (19.9%),遠遠超過以標準普爾股票指數代表的股市(10.4%)。
附:年信鏈接 https://www.berkshirehathaway.com/letters/2024lt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