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來自中國大陸的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在北美火爆。據報道,截至2月20日晚,《哪吒2》海外票房已經突破1億元人民幣,在北美近千家影院上映,為大陸地區華語電影在北美發行的最大規模。
我們這裏的華人比較多。影片在我們這裏的影院一上映,就有不少人前去觀看,看後便在各個微信群發表感想。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尚未沒看過的人就就紛紛約著一起去看。嗬嗬,微信群還真能引起轟動效應。我們托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朋友買第二天晚上的票,那場的票隻剩下最後幾張了。
以前隻聽說過“哪吒”這個名字,以及“哪吒鬧海”這個說法,但對人物和典故的細節及背景一概不知,幾十年前的那部動畫片《哪吒1》也從沒看過。臨時抱佛腳,趕緊去查看百度百科對哪吒詞條的介紹,無奈資料繁多,讀起來眼花繚亂。
據電影簡介,《哪吒2》是根據 《封神演義》 改編的。於是便在網上搜出這本書,瀏覽了一下目錄,找到與哪吒有關的三回: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去看電影之前趕緊惡補,算是背景資料吧。胡編亂造的鬼神故事,還挺有意思的。對我來講,這些背景資料對理解《哪吒2》也很有幫助。
那個放映廳很豪華,座位是寬敞的躺椅,可以完全躺平,非常享受。放映廳容納不了多少觀眾。觀眾基本上都是華人,我見到了一些熟悉的麵孔。大家都是難得有機會看一場來自大陸的大片。電影中對話是原版中文,不知為何有幾位角色還說方言。配有英文字幕,但比較小,不知非華人觀眾能否跟得上。
總得來講,《哪吒2》還可以,值得一看。人物造型、故事編排、動畫製作和音響效果都不錯。電影中的哪吒是徹頭徹尾的混世小魔王,而且又矮又醜。大部分鏡頭中,哪吒都是咬牙切齒,怒目圓睜,滿臉憤怒,一路打打殺殺,不是降魔,就是除妖。即使到最後哪吒脫胎換骨,變成每個人理想中的英俊少年,也是一副任重道遠的深沉模樣。再加上數次撕心裂肺的生死離別,骨肉分離,所以總體上電影比較壓抑。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笑點屈指可數。其中最大的笑點,反而是來自影片中最邪惡的角色,而且是在正片結束之後。
看完《哪吒2》後的幾天,趁熱打鐵,繼續讀《封神演義》。這類章回小說,跟現代電視連續劇一樣,每回/集的結尾都留個懸念: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正讀得津津有味,看到精彩之處,這一回卻戛然而止。章回小說的這種結構,就是讓人上癮,欲罷不能。
無奈《封神演義》太長,整整100回呢。所以就看目錄標題,挑一些感興趣的章回讀,目前已經讀完差不多一半,包括開頭和結尾。《封神演義》是神侃商周這兩個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中古王朝。想看正史,可以讀一讀司馬遷《史記》裏的《殷本紀》和《周本紀》。
正史向來枯燥乏味,野史才更耐讀。《封神演義》比野史更甚,純粹是胡編亂造,而且非常離譜。作者的想象力極其豐富,令人佩服。
《封神演義》的核心人物薑子牙,原本在昆侖山玉虛宮拜闡教宗師元始天尊為師,無奈生來命薄,在玉虛宮修行了四十年,依然仙道難成,隻可受人間之福。後來被元始天尊委派下山,代表闡教,扶助周室,打敗成湯,最後對各路英雄豪傑一一封神。哪吒是靈珠轉世,輔佐薑子牙完成興周滅商的大業。
《封神演義》把一些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和典故都串在一起了:哪吒鬧海、薑太公釣魚、周文王姬昌被困羑裏、武王伐紂、紂王鹿台自焚、武王封侯等等,當然還有那位名叫妲己的妖姬。
《封神演義》最可憐的人物是薑子牙的原配馬氏。話說薑子牙在玉虛宮修煉40年,72歲被派下山。此時的薑子牙因久不食人間煙火,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他走投無路,隻好去商朝大都朝歌城投奔結拜兄弟宋異人。宋異人不但慷慨收留薑子牙,還親自做媒,幫薑子牙娶了68歲的黃花處女馬氏為妻。不料馬氏為人個性要強,嫌棄薑子牙持家無能,對他百般數落,不停地抱怨和吵鬧,最後完全絕望,要求與薑子牙結束夫妻關係。後來薑子牙輔佐武王擊敗紂王,建立了周王朝,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馬氏聽說後,後悔萬分,羞愧難當,懸梁自盡。薑子牙封神時沒有忘記馬氏,但冠以“掃帚星”。
我自己深知追劇的後果,所以幾乎從不追劇。上次追劇是十幾年前看《潛伏》,最後幾集是連軸看,直到第二天早上五點看完最後一集為止,結果隨後幾天都是昏昏沉沉的。
所以,《封神演義》暫時讀到此為止,不再細讀下去了,因為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