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譚點滴

評天下大事小事,抒懷中喜怒哀樂。有聊無聊,即興隨筆。冀望四海知音,或存觀省。
正文

硬著陸,軟著陸,還是不著陸

(2023-02-24 07:12:45) 下一個

近一兩年,尤其去年以來,經濟界、投資界以及普羅大眾似乎都開始對某種飛行器特別感興趣了。

幾乎每天,我們都會看到與之相關的頭條新聞:

It has taken off.

It is rising.

It continues to rise.

It remains elevated, though the pace of rising has slowed down.

聽起來,似乎我們每天一起床,頭一件是就是仰望天空,觀查該飛行器的飛行高度。

近來,該飛行器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大有失控之勢。

其飛行高度確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戚戚相關。如果它飛得太高,大家都得勒緊褲腰帶。

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把它拉回來,讓它貼近地麵飛行,最好是2% 的高度,這樣大家皆大歡喜。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麽了吧。

如果你以為是飛艇,那恭喜你答錯了。

該飛行器是指通貨膨脹。

美國國會把抑製通脹失控的重任賦予給美國的中央銀行(即美聯儲,Federal Reserve)。作為獨立的央行,美聯儲抑製通脹的主要工具是提高短期利率。具體來講,該短期利率銀行之間的短期拆借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美聯儲雖然不能直接硬性地指定該利率,但它可以通過一些手段把該利率限定在某一目標區域。

從去年三月份開始,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連續八次升息,累計升息435個基本點(basis points or bps), 即 4.24%(見下表)。

FOMC Meeting Date

Rate Change (bps)

Federal Funds Rate

Jan 31 to Feb 1 +25 4.50% to 4.75%
Dec 14, 2022 +50 4.25% to 4.50%
Nov 2, 2022 +75 3.75% to 4.00%
Sept 21, 2022 +75 3.00% to 3.25%
July 27, 2022 +75 2.25% to 2.50%
June 16, 2022 +75 1.5% to 1.75%
May 5, 2022 +50 0.75% to 1.00%
March 17, 2022 +25 0.25% to 0.50%

而且,美聯儲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並安撫我們: 它決心已定,隻要通脹居高不下,升息就不會停。

可是,通過升息來抑製通脹,勢必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都會上升,經濟活動必然受到壓製。最近聽說30年房貸利率已升到7%了。

當前,大家最最關心的是,美國經濟會被壓製到什麽程度。用與飛行器有關的術語來講,是硬著陸呢,還是軟著陸,抑或是不著陸。

硬著陸, hard landing, 是指經濟陷於衰退(recession)。通常來講,如果連續兩個季度經濟呈現負增長,那麽經濟就陷於衰退。經濟是否陷於經濟衰退,最終拍板的是一個民間學術組織。

軟著陸, soft landing, 是指經濟增長放緩,但尚未達到衰退的程度。軟著陸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不著陸, no landing, 隻是一種說法,意思是維持現狀。當然,最終還是要回到前兩種,即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至於為造成高通脹的主要原因,大家眾說紛紛,學術界也沒有統一的意見。如果你屬傳統的貨幣經濟學派,你會引用該學派鼻祖、芝加哥大學教授Milton Friedman的話,“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這句話的含義是,造成通脹的唯一原因就是貨幣供給過多。

但是,貨幣供給早就證明與通脹沒有太大關係了。例如,2008-09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美聯儲大刀闊斧,把利率降至零,並開啟了量化寬鬆,即大規模地購買國債及其它債券。三輪量化寬鬆後,貨幣供給增長了數倍,但直到最近,連通脹的影子都沒看到,通脹一直在2%這一理想目標之下徘徊 (undershooting),把美聯儲急得團團轉,也毫無辦法。

如果你跟蹤美聯儲,美聯儲每次升息,總是簡單地把高通脹歸咎於 demand and supply imbalances。簡單地說,covid 疫情過後經濟完全放開,被壓抑了兩三年的消費需求井噴般爆發。麵對這種報複性消費,供給沒有及時跟上,價格勢必上升。

通脹剛開始騰飛的時候,美聯儲、財政部以及大部分經濟學家都低估了通脹,以為通脹隻是暫時的(transitory),大家不要大驚小怪。

當然,事後我們都知道,通脹居高不下,決非暫時現象。美聯儲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慌了手腳,趕緊采取補救措施即升息。

事後諸葛亮容易,但預測未來則比較難。

事後諸葛亮容易,但預測未來則比較難。

到底是硬著陸,軟著陸,還是不著陸?

我們都希望軟著陸,但曆史數據不太樂觀。硬著陸的例子遠高於軟著陸。

 

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