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尼老師80多歲了,寶刀不老,每天在文學城上寫連載,講述她近一個世紀的精彩人生。我每周都會去看看她的更新。坦率的說,她的《燕京人》最震撼,《在中國》最感人,現在正在追的《在美國》的部分,稍微有點瑣碎。但是總的來說,我還是很敬佩她的文章,很感謝她把自己的經曆寫下來給大家分享。
今天看文學城,發現居然有人專門寫一篇文章,奚落燕園長大的佩尼老師,北航副教授在美國做傭人;同時指責佩尼老師“固執己見”,“不了解美國文化”等等。(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208/63518/17506.html)。其實這些說法,在佩尼老師的文章下麵的回帖裏麵好像也是主流。佩尼老師說過,她先寫連載,再決定是否出書(前麵《燕京人》已經出書後才連載的),要看一下文學城讀者的反應。但是好像說壞話的居多,佩尼老師被他們包圍了。不得不寫文章反駁一下,免得佩尼老師誤以為“知音少,弦斷有誰聽”了。
說實話,我現在不怎麽有熱情繼續在文學城發很多博文,主要也是被這幫人搞的。文學城的讀者多數是50-70歲的老移民。這些人多數(注意我說的的“多數”,不是所有的!)都經曆了雙重磨難:第一次是在國內,被艱苦的生活和刻板的環境壓迫,於是失去了欣賞和熱愛,隻剩下各種鬥爭精神。第二次是出國,從最艱苦的底層奮鬥起,對中美之巨大差異望洋興歎,對美國隻剩下了頂禮膜拜。這兩個加在一起,便構成了文學城的獨特風景:政治上逢中必反,生活上逢美必拜。如果有人在中國生活的不好,奚落一番,然後結論是“某黨不好”;如果有人在美國混的不好,教育一番,告訴對方怎麽“融入美國”。
佩尼老師在中美吃的苦,比大多數人都多!但是從她娓娓道來的文字中,我們仍然能讀出一個大寫的“人”字和對生活的熱愛。不錯,她為了生存,在中國先嫁了一個成分好的但是過得不怎麽幸福,後來在美國又嫁了一個能解決身份的老年退伍軍人。但是千辛萬苦之後,她仍然保持著自己做人的尊嚴,保持著知識人指點江山的氣勢。她雖然各種顛沛流離,但是沒有忘記一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勤於觀察,歸納演繹的習慣。(題外話:在我看來,佩尼老師是個細膩的文科學者。雖然她在北航是數學副教授,能用Fortran寫碼,我猜測她的數學和計算機其實不是很強。相反,作為燕大社會學係知名學者夫婦的後人,她強的是文科。)雖然她收入微薄,被強勢的逆境折騰,但是她沒有被擊倒,而是堅持思考,並且指出美國社會的各種問題和與之對應的中國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在各種打擊和不順中,她也一直在心裏仰望星空:一有機會就彈鋼琴,並且堅持寫日曆。
而這些無惡意的閑人看客們呢?奚落佩尼老師做保姆的時候“不專業”,教育她“要好好做自己的工,不要妄議主人”。告訴她“美國是這樣的,你得如何如何才能融入”。老一代移民,最喜歡教別人的就是要“如何融入美國主流”,殊不知有自信自尊的人到哪裏都是“主流”,更本沒有“融入”的問題。提出“融入”這個假命題的人,自己先承認自己是“支流”,得想辦法跪著乞求“主流”的承認。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可能還沒覺得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培養出來的子女,生怕說自己是華人。這些人對佩尼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在洋人麵前,我們都跪著,你憑什麽站著!?” 佩尼老師雖然生活很艱苦,她一直都挺胸抬頭的做人,細致入微的思考,給我們和後人留下精彩的文字。她的獨立人格,奮鬥精神,和對自己走過的路的坦誠態度,才是我們新一代華裔移民的榜樣。
最後送一首謝覺哉的打油詩給佩尼老師:
行經萬裏身猶健,曆盡千艱膽未寒。可有塵瑕須拂拭,敞開心肺給人看。
非常讚這句話。
也許,如果她是個心理醫生,估計就會選擇從好的一麵來看待Penny和老三的關係,做出對孩子更好的選擇了。
從你的留言看,你好像在讀Penny的文字時候有挺多的腦補。在這裏,你問大家“振振有詞地炫耀非道德行為是什麽人品”,其實也是在你自己的腦補加工後產生的氣憤情緒,比如我讀到的是她在如實記錄,沒有炫耀也沒有自卑,更談不上“振振有詞”(這個詞明顯是一種腦補)。大家主要是欣賞Penny能夠真實記錄自己過往和曾經的心理活動,但在欣賞的同時也看到了她不擅長溝通,內心對雇主有時候有抱怨的情況出現,我們也看到了她的問題,去欣賞她好的一麵不代表我不知道她不好的一麵,你可以去問欣賞她的人,有沒有人把Penny當作一個完美的榜樣?
其他人選擇不去批評的主因是她寫的是自傳,而且是陳年往事,她早已走過了那段歲月,而不是正在雇主家裏做事並且在線求助問大家她應該怎麽辦。當她沒有在尋求建議,那作為她的讀者,我為何要多此一舉的給她建議呢?
並且,她在大家對她提出質疑後也在一些評論裏麵做過一些解釋,比如刷子的問題主因是雇主沒有先告訴她(當然她自己不問也是她的問題),但雇主責任更大。在我和我媽媽(或婆婆)相處的時候,她也會因為不知道有的東西怎麽用而出錯,但我告訴她她就知道了。Penny也是在learning by doing,不知道你有沒有讀到她在後來的雇主家就吸取了前麵的一些經驗。所以,在她的記錄中,我看到的更多是她的自我改進。
你問有沒有讀者在讀過她的記錄後願意雇用她帶孩子,我在讀過她幫助心理醫生家帶老三的故事後就想過,如果有機會,我是願意雇用像她這樣的阿姨帶我的兒子的。在心理醫生家的故事裏,那個媽媽在發現老三和Penny更親近後(老三說"Penny是媽媽”)選擇把老三送入幼兒園,我的感覺是那個媽媽因為自己內心對Penny的Envy心理而做出了對自己老三成長和心理不利的決定,從Penny後麵記錄看,老三在進入幼兒園後遭遇了一些心理挫折,變得沒有之前那麽心情平和了。Penny在文中也說她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專門教老三說“媽媽是媽媽”,但可惜有點晚了。我兒子現在我婆婆帶的比較多,有時候也是要奶奶,我覺得這正是我婆婆用心帶他結出的善果,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了一個對孫輩充滿愛心的好婆婆。
曾經滄海難為水,多謝佩妮老師的文字,給文學城貢獻了精品,她比那些動不動刪貼的小雞肚腸博主高尚幾百層!
我不記日記,隻把每天作的事寫在月曆上,在美29年就是29個月曆,很易保存。這些幫助我回憶各種事情。
說她不了解美國文化來自於他自己的字,不問主人,就自己做主把聖誕節裝飾在12月30號以前撤掉,隻為容易清理掉下的樹葉。你也無法將沙發套放進洗衣機,以至於完全損壞,當做了解美國文化。用彩色水彩筆塗抹撞掉漆的車,以掩飾自己的錯誤。這些不僅是不了解美國文化,也是自以為是。
這些被誠實地記錄下來的行為與大多數人的道德,和對人性的理解背道而馳。
有誰願意有這樣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孩子?有誰願意有這樣一個人看管自己的家?問問自己,你願意嗎?
有人讚美博主誠實,誠實是個好品德,但是它不是評判其他行為正確與否的標準!
難道罪犯承認罪惡,就從罪犯成為英雄了嗎?隻因為她誠實地認罪了? 況且不告訴主人撞車,不遵照主人要求清洗器皿是哪家的誠實?
隻因為她誠實地描述了那些極為不道德的行為得到讚美還是譴責是基於批判者的個人道德標準。
我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或者任何其他人的身上。我也無法因為記錄了這些醜惡行為就去讚美這些醜惡行徑。
故事中的“我”令人同情,但是讚美不道德的行為無法苟同。隻問你自己一個問題,你願意一個住家保姆挑撥你們夫妻關係?離間母親和子女的關係?用同一個刷子給你做清潔?
那些讚美非道德行為的人是沒有看整個在美國的故事,還是真的認為那些行為值得讚美?
應該感謝這個平台,使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文章。
很打動我的是,她90年初來美國,可以想象語言和國內所學知識在這邊的無用,生活需要重新開始。而她的文字之間看起來很坦然,認為這就是生活。沒有認為這是苦難,委屈。
非常不理解 文學城上竟然有人用“傭人” ,“舞女”這樣的詞。這究竟是經過過什麽創傷的人呢?希望她/他能了解什麽是“家政服務者”,以及“跳舞”是個人生活的調節。難道,你口中的“傭人”,就不需要生活調節?就是無休止的幹活?
評論觀點很對立,其實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經曆的人看問題有時會截然不同而已。
保羅晚年說:“那 美 好 的 仗 我 已 經 打 過 了 , 當 跑 的 路 我 已 經 跑 盡 了 , 所 信 的 道 我 已 經 守 住 了 。從 此 以 後 , 有 公 義 的 冠 冕 為 我 存 留 , 就 是 按 著 公 義 審 判 的 主 到 了 那 日 要 賜 給 我 的 ; 不 但 賜 給 我 , 也 賜 給 凡 愛 慕 他 顯 現 的 人 。”
佩尼的生活無論多苦都充滿了求索與生氣,特別文筆中流溢出的智慧與底氣,不是一般80多歲的人能達到和駕馭的。和國內同齡條件相似的老太太相比,她目前的精神狀態證明她當初的選擇無疑是對的。在上帝麵前大學教授與住家保姆的人格是平等的。可惜這一點在華人傳統文化中並不認可。就是在美國生活了多年的不少人也對大學教授當保姆橫加指責,這就印證了中國文化根深蒂固的成敗英雄論,而成敗往往以金錢和物資來衡量的。
Frank Sinatra風靡世界的歌曲 My Way 講述一位老人,他向身邊的朋友回望自己的一生,講述如何堅強、自信麵對人生中的挑戰。匆匆歲月中,他為很少事後悔,為自己一生顧昐自豪,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And now, as tears subside, I find it all so amusing..."/現在淚水已幹,往事如煙
"To think, I did all that, and may I say, not in a shy way"/原來我曾做過這種事,但我不會害羞說
"Oh no, oh no not me, I did it my way" 不,不是我,我隻是走我的路。
佩尼的人生是豐盛的!
同意你說的自然科學我們需要向西方學習,但是中國文化是天然的人本主義,與西方的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學派有不少相似之處,甚至走的更遠更深,至少現在基本遺失了。個人認為中國文化中其實有很多本真的東西(平等,真實,自由,獨立,自強不息等)是我們遺失的珍寶,不是西方社會的專利,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向西方學習他們的人文,而是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去偽存真,重新發掘並且發揮我們自己的閃光點。
我們現在關注並且討論Penny的文字,就是因為她的身上有不少閃光點。當然,她也不完美,並且她不同一般人的真實坦率的內心記錄而可能讓部分讀者感覺不舒服。作為她的讀者,我更願意去多關注她的閃光點,然後對她的不完美像她一樣接受她的個性,不去學習她的不完美之處就好了。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也不站在自己立場說話,還是一個正常人嗎?
佩妮寫她自己的感受很正常。這世界窮苦人多了去了,資源就那麽多,她如果在拱手相讓,恐怕就必須去布魯克林大橋上睡覺去了。婚姻,做家政都是她當時必要的生存手段。
有時候,我也想佩妮也是有腦子的人,知道去大富豪家打工。佩妮還是很有自信的一個人。
老虎伍茲的前妻也專做闊人家保姆,才有機會認識老虎。鄧文迪也知道坐頭等艙,憑名校身份才能在飛機上搞定一份工作。
無疑佩妮是有膽有識的一個人,她的年齡和去美國的年份沒給她帶來運氣。
這種落落大方,坦坦蕩蕩的自尊在某些人眼裏佩尼老師是不應該有的的,甚至是不配有的。與此類似的還有對覺曉的指責,當初是旁觀者的我就有這種感覺。覺曉文章裏貫穿一致的坦坦蕩蕩,明明白白的生活態度和怡然自得的居家日常記錄,在某些批評者看來簡直是無法忍受的。
同意你的觀點。
數理化等等自然科學我們是向西方學習,人文科學我們其實也需要向西方學習。我們可曾有過邏輯學,心理學等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麽?隻不過自然科學等“硬”科學,我們的差距更容易覺察到,人文科學等“軟”科學的學習不是那麽迫在眉睫。
我們從小受到的訓練比較單一,無非就是學習。學習好了,你不需要注意任何人的感受,你不需要學習和任何人相處,因為不論你怎樣,隻要你學習好,家長喜歡你,同學喜歡你。我們在美國職場,確實在學習和補上這一課。
“指點江山,動不動彈鋼琴”,“比女主人聰明有氣質”,這些,就是不注重別人的感受,所以也是呆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反過來說,喜歡各種角度去批評別人的人往往內心對自己的批評最厲,所以也就很難像她一樣“我手寫我心”了。
也謝謝博主能為佩尼老師發聲。
做這樣的事情不需要考慮環境條件別人的感受麽?不論在中國還是美國,這種低情商的行為都讓人不舒服。
我看見那些評論了。也很有感慨。
我記得陳丹燕寫過長篇小說,是基於有真實案例的,上海出名買辦家庭的太太,先到香港,後到美國,大概上世紀六十年代,就不再與上海老家聯係,哪怕後來可以了。我忽然明白了一點,就在讀那些評論時,“傭人”的稱呼。
戴妃曾經做過律師家庭的保姆,帶孩子的。朱曉玫也是做過家政清潔工。
不說其它,基於佩尼已經是老年人,我都要讚她寫出自己的真實,難得可貴,敬仰!
應當是寫日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