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去年。今天整理文件忽然發現忘記發表了。嗬嗬,拿出這篇舊文來討論一下!】
前不久一位憤怒的(可能是華人)家長,給美國中學數學奧林匹克委會寫信,揭發美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教練使用F1簽證持有者代表美國隊,擠占了美國公民代表美國的名額。這些F1簽證都是中國培養的高中生,跑來代表美國參賽。該教練用他們去“卷”無辜的美國學生,然後去國際上“為美國爭光”。
這件事情為啥是爆炸性的新聞呢?該教練最引以自豪的,念茲在茲的,就是我們美國的“創新式”教育了。有個我們都能理解的秘密就是,他雖然貴為美國奧數總教練,其實是沒有什麽油水的。為國爭光靠幾個尖子,賺錢要靠大量的分母。美國搞比賽的人少,特別是基層的分母是很小的。他作為美國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中國隊拿了世界團體冠軍,在美國其實沒有多少錢可以賺的。相反的,主要可能賺錢的地盤其實在中國。他高調的在中國宣傳:“我們美國隊之所以能拿世界第一,就是因為我們強調創新,強調快樂學習。”他的宣傳有意跟中國人的“題海戰術”互別苗頭,從而吸引中國相信“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的“不明真相的群眾”交錢買他的教程。
為啥我要說“不明真相的群眾”呢?參加過高級別的奧賽的學生和老師都知道,數學奧賽需要做大量的練習。國際奧林匹克大賽的時候,9小時做6道題,大約3題甚至4題都是以前的題的各種變體的排列組合。把題海都喝到肚子裏去的選手,自然比做題少的人強很多。另外,這些題沒有一個不燒腦的,很多都是前沿研究裏麵下來的東西,不是聰明絕頂的,真心熱愛數學的孩子,是沒有能力做這麽多題的。(就像沒有酒量的人,給他很多時間去“填鴨”,也是不可能喝很多的。)這一點,不分中美,不分歐裔華裔阿拉伯裔,是“普世價值”。客觀上來說,數學研究也要大量做題打基礎。陳省身就說過:“好的數學家比差一點的數學家的區別,是他們知道更多的細節。”當然,中國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好,還是美國的“快樂創新,leadership”好,不是本文討論的範圍。這裏隻是想強調,如果目標是國際奧數得金牌,那麽題海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美國的一般的愛好數學的孩子,做題數量遠遠不如中國一般孩子的。但是那少數幾個代表美國去參加國際比賽的,一定也得做很多題。沒有捷徑可以走。美國當然有的是快樂教學,但是該教練的美國隊跟他們不沾邊。
但是如果該教練跟中國粉絲們說實話,就沒有錢可以賺了。於是他吹噓這個根本不靠譜的“快樂創新”來搞營銷。他在中國到底有沒有賺到錢,我不知道。但是他這種營銷策略,是靠對中國傳統的歧視,是很不道德的。現在好了,美國家長揭發,您的“美國隊”,其實還是要靠“題海填鴨”的F1來冒充美國公民啊!原來真正的“創新”其實是繞過規則以假亂真啊!相信“快樂教學”的中國家長情何以堪啊。有人會問,那美國隊應該還有真的美國公民吧?為什麽就擊敗了“純題海”的中國隊呢?這件事情該教練心裏門清啊:因為中國政府要給學生減負,一刀切宣布奧賽獲獎不再保送大學了,各級教練樹倒猢猻散,才讓美國撿了兩年便宜。如果中國人什麽時候又想開了,又回來組織人馬集中搞,美國隊根本不是對手。(能跟中國人對決的,可能還隻有俄羅斯,東歐的那些也刻苦做題,並且真心熱愛數學的高中生。但是這些國家由於不是那麽重視比賽成績,如俄羅斯就會把參賽名額平均分配在10,11,12三個年級裏麵,所以一般來說也比不過中國隊。)
我非常看不慣該教練的地方,就在於他明知數學學習的艱苦性和小眾特點,明知華人數學好(不管是美國華人還是中國的)多數是因為刻苦專研,但是為了推銷,硬要搞出個“我們美國如何如何”的歧視性說法,把華人的優良傳統予以貶低。不要忘記了該教練自己也是華人,還是數學教授,卻靠歧視性的宣傳來賺錢,真是太掉價了。
回到該係列的標題,標簽與歧視:這裏我想表達的,就是一些成功人士,為了自己的目的,喜歡給別人貼標簽。這裏該教練就給中國和美國奧數選手貼上不同的標簽來故弄玄虛,顯得自己牛逼。我們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傳統,相信自己的能力。
"Do what you like and everything will come with it"是美國式的心靈雞湯,看上去政治正確,其實是偷懶的借口。它毀掉的是美國一代人的刻苦學習精神。將刻苦學習,喜歡高薪這些華人傳統(其實也是人類普世價值)和熱愛對立起來,是各種攀比心態中和“求不得”困境下的家長和孩子喜歡使用的廉價借口,雖然也確實是大多數海外華人的嘴上共識。(但是羅教授的發明是用這個雞湯去灌中國家長,就貽笑大方了。)In any case,羅教授各種宣傳,強化了在中國的華人“死讀書”的刻板stereotype,不利於華人在美國生存和發展。可惜的是,大多數華人家長出於盲從和嫉妒心裏,多多少少都在附和這種宣傳。給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華人貼上一個標簽並歧視之,從而惡化美國華人的生存環境,是本《標簽與歧視》係列致力於詳細分析的東西。
“使用F1簽證持有者代表美國隊”, 羅教授通過“拖把營”所有營員的投票表決決定的。
至於有沒有油水好撈, 咱們不知道。 但羅教授確實是快樂教學,這是不可否認的。參加奧數的孩子, 不是靠刷題刷出的金牌銀牌, 確實是本著對數學的無限熱愛。這就是為什麽美國奧數隊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大多不會被高薪吸引,而是繼續他們喜歡的數學研究。
"Do what you like and everything will come with it", 這是他對我家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