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把一盒火柴扔到地上,數數2、3根火柴棍搭成的字母有多少,如T、L、K、A、C、F、Y、Δ、Λ、Π等等。
顯然,不管是什麽文字,寥寥2~4筆構成的符號(拚音文字的字母或漢字最基本的字或偏旁,如人、上、下、口、二、十、木等等),都是非常特殊而非隨意的簡單幾何形態。任何一組作為文字的符號,它們的特異性(不同符號之間視覺的差異大,但又不是燒眼的隨機塗鴉)是便於大腦辨識的必然設計。
文字是文明的基本要素。但我並不認為,這證明文字的起源有多麽的神聖。刻在泥板上的簡單幾何圖案,最初不過是幫助人類擴展大腦的記憶容量的工具而已。考古中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用來記賬的,而不是寫詩的。
那麽為什麽字母都是2~4筆就可以完成的圖案呢?我猜想,這也是人類的大腦記憶機理決定的。認知心理學的實驗證明,人的短期視覺記憶能夠可靠準確的記住3個左右的單元。短期聽覺記憶也一樣,這就是為什麽報電話號碼或銀行賬號時,人們都習慣於3、4個數字一組地念出。多了,怕對方記不住。
上麵的基本事實告訴我們,拚音文字的字母不僅僅是記錄聲素,更是抽象的編碼符號。每個符號都易寫易記,但它們的組合可以形成理論上任意多的單詞。抽象符號比象形字有強得多的拓展性和普適性。3~4筆能寫出的漢字是非常有限的。靠複雜化字形去拓展編碼空間,就認知的腦力支出而言,相比拚音文字加幾個簡單字母的做法,是不合算的。況且,抽象化的文字,有可能潛移默化的引導了超脫表象的抽象思維。
曆史地看,文字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文化蒸餾過程。各種書寫文字都起源於象形符號,就像幼兒拿起筆本能想幹的。隨著使用者不斷地優化,文字逐漸演變成了適合人腦高效處理的抽象符號係統。
反過來,文字的進化是否也促進了大腦的進化呢?有文字的曆史不過5、6千年,在生物進化史的尺度上,不過是一瞬。人類大腦還沒有時間去改變原有結構,去更優地處理文字,並借此更好地思考。更合理的解釋是,文字和語言的發展變化,是一個逐漸適配大腦認知機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