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關心很久以前的事

中國和外國的曆史。可能是真發生過的事,也可能是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宗教與繪畫-25:不要摸我(Noli me tangere)

(2022-02-03 08:49:29) 下一個

書接上文,在耶穌複活的這一幕,「約翰福音」還記載了一個細節,耶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現身:

「(馬利亞)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是耶穌。耶穌問她說:“婦人,為什麽哭?你找誰呢?”」

「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耶穌)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哪裏,我便去取他。” 耶穌說:“馬利亞!” 馬利亞就轉過來(認出了耶穌),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耶穌說:“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

在拉丁語中,不要摸我是 Noli me tangere,英文是 Touch me not。所以這一幕被稱為“Noli me tangere”。其實從原希臘文 Μ? μου ?πτου 的翻譯更準確一些,”cease holding on to me”。


Noli me tangere, 1514, by Titian (1490–1576), National Gallery UK

在提香(Titian)的這幅作品中,馬利亞從耶穌的聲音中認出了耶穌。她撲在了地上,伸手向耶穌,滿臉的驚喜清晰可見。

和馬利亞下意識的撲倒一樣,耶穌身體向後躲閃,說出那句“Noli me tangere”。他這裏表達的是,我要離開了,不要牽掛我物質的存在。

馬利亞的身體是俯在地麵上的,象征著她是這個世界(地球)的人。耶穌的身體是豎直的,他雖然向後躲閃,但他的身體成一個弓形,象征著他對馬利亞(以及所有世人)的善意和保護。


Christ and St Mary Magdalen at the Tomb, 1638, by Rembrandt (1606–1669), Royal Collection UK

大多數作品,都是畫的馬利亞在認出耶穌之後,伸手向他。倫勃朗(Rembrandt)的這幅作品,卻是在馬利亞回頭的那一瞬間,快要認出耶穌的刹那。她的手還是向天使詢問的姿勢,滿臉的詫異。

因為馬利亞誤認為他是個園丁,所以耶穌的手上拿著一把鏟子。

背景遠處,是耶路撒冷的聖殿。太陽堪堪將要升起,光線照在耶穌的側身和馬利亞的臉上,也代表著在她認主的那一刹那,就是耶穌把光明帶到這世上的時候。


Noli me tangere, c.1304 – c.1306, by 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
Noli Me Tangere, c.1534, by Correggio (1489 – 1534)
Christus verschijnt voor Maria Magdalena (Noli me tangere), 1651, by Rembrandt (1606–1669)
Noli me tangere (1616), by Fede Galizia (Italian, 1578 – 1630)

在上麵這兩幅和下麵一幅作品裏,耶穌右胸下的傷口還清晰可見。

Christ’s Appearance to Mary Magdalene after the Resurrection, 1835, by Alexander Andreyevich Ivanov (1806 – 1858), Russian Museum

據說這幅《Christ’s Appearance to Mary Magdalene after the Resurrection》,是 Alexander Ivanov 給聖彼得堡的“藝術協會”交的作業。因為畫的太好了,協會在次年(1836)展出後把這幅作品獻給了沙皇。作者也因此被晉升為正式會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