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關心很久以前的事

中國和外國的曆史。可能是真發生過的事,也可能是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12, 帝堯早期:前朝的李世民

(2021-05-18 09:05:01) 下一個

“帝嚳(kù)之後,終於到了他的兒子堯(yáo),鳥生魚湯的堯。大約公元前2200年。


堯,帝嚳與慶都(陳鋒氏)之子,名放勳,13歲受封於陶,15歲改封於唐,所以又叫唐堯,陶唐氏。

孔子曰:“高辛之子也,曰放勳。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豫;… 其言不貳,其行不回,四海之內,舟輿所至,莫不說夷。

大戴禮記?五帝德

中國後幾千年的文化,一直是儒家當道。而儒家首推的古代君王,就是這位被孔子成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的堯。他在孔子眼中是最完美的君主。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論語?泰伯篇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一下他的發展曆程,就會發現他其實和幾千年以後的李世民有些類似。可巧不巧,堯和唐太宗都沾個「唐」字。


上回書說過,帝嚳死後,太子摯(zhì)繼位,做了九年,讓位給弟弟放勳。

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勳立,是為帝堯。

史記?五帝本紀

帝摯(人家好歹當過九年老大)其實沒幹什麽壞事。《史記》稱「不善」,《帝王世紀》稱「政軟弱」,大約是無功無過,不那麽鮮亮搶眼而已。

但過了九年,堯不願等了。

堯的母親慶都,來自中原實力極強的陳鋒氏。陳鋒氏一族,早在黃帝戰炎帝和蚩尤的時候,就主管「戰車」的研發工作。堯在唐(15歲封於唐)的這些年,又政績極好,「德盛,諸侯歸之。」

堯於是聯合二哥棄(周朝祖先),和三哥契(商朝祖先),迫帝摯退位。摯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終於實力不如,隻好乖乖的拱手讓位。

《帝王世紀》曰:… 摯在位九年,政軟弱,而唐侯德盛,諸侯歸之。摯服其義,乃率其群臣造唐朝而致禪,因委誌心願為臣。唐侯於是知有天命,乃受帝禪,而封摯於高辛氏。

太平禦覽

這顯然是後世李世民殺太子建成「玄武門之變」的不流血版。進過後世儒家史官的大力美化,把其中多少明爭暗鬥略去,剩下「摯服其義,乃率其群臣… 委誌心願為臣」。

堯也算仁慈,沒有做殺兄之事,封摯於莘邑,多年後病故善終。然後二哥棄,和三哥契這兩大奪權功臣,都留在朝中做了高官,棄為大司農,契為大司馬(「當堯之時,… 契為司馬,… 後稷為田疇」《說苑?君道》)。

帝摯與帝堯

堯另一個和李世民相似的地方,就是他知道自己的帝位來的有點不那麽名正言順。所以他登基之後,一直都兢兢業業,努力當個好人。

現在是時候盤點一下,堯究竟哪裏好,能被儒家推崇為完美君主:

  • 顏值高;「鳥庭荷勝,眉有八采,豐下銳上。」-《帝王世紀》
  • 個人智商高,能力強;「其知如神」-《大戴禮記》
  • 個人品德好;「允恭克讓… 克明俊德」-《尚書?堯典》
  • 尊敬大自然;「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堯典》
  • 虛心納諫,鼓勵人民議政;「故堯置敢諫之鼓,…」-《淮南子?主術訓》
  • 政績優秀;「四海之內,舟輿所至,莫不說夷。」-《大戴禮記》
  • 但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不獨斷專行。

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勝其任以成九功,堯遂成厥功以王天下。是故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王道知人,臣道知事,毋亂舊法而天下治矣。

說苑?君道

這最後一條,知人善任,在儒家頒發「最佳君主獎」的審批過程中,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個人魅力,個人品德之類的得分。

因為「知人者王道,知事者臣道」,這才是為君之大道。

堯有了這個得分強項,立刻秒殺炎,黃,顓頊之輩。


當然他的帝位也不能就一直這麽順利的美滿到底。堯的執政後期,被兩件事所困擾:

  • 帝位繼承問題,能否順順利利的把權力交給太子丹朱。
  • 又要發大水了。

下一回,咱們來看看帝堯是否能妥善處理這兩個難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