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盟軍停止了攻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在萊茵河邊和魯爾區,人們看到的是一片廢墟,一派狼藉。
萊茵河上的橋,都被炸掉了;當地的百姓,全都躲進了地窖。80年前的今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人無條件投降。歐洲許多地方,這一天被定為解放日。在德國也可以說是被解放的一天,集中營裏的猶太人被得救了,老百姓脫離了戰爭,脫離了獨裁政權。但是,從另一層麵來說,德國是戰敗國,這一天應該也算是恥辱的一天。有資料報道,德國婦女大約有100萬人數,遭到了強暴。想想,戰爭是殘酷的,有哪一方可以說是崇高的,能做得更好???
萊茵河左岸的城市科隆,在3月份,已經被盟軍占領;而Aachen甚至在1944年的十月,就落到了盟軍的手中。但是萊茵河的右岸,還在負隅頑抗。1945年3月1日,盟軍接管了Moenchengladbach, 3月2日Neuss、Krefeld和杜塞。科隆的一個作家,從地窖裏爬出來,報道當時的情形:宣傳機器把我們訓練得愚蠢,大家都覺得我們會勝利。他們還告訴我們,敵軍都長得很高大,有著金色的頭發,非常自傲自大。然而,我們看到的是滿大街的黑頭發,毫不顯眼,很平庸。
盟軍隻能在Wesel跨過萊茵河,那裏的橋還沒有被炸掉,那距離Remagen南部150公裏。但隨後,盟軍進度神速,在今天的北威州地區,將包圍圈越收越緊。1945年4月1日,他們包圍了魯爾區最重要的部分Paderborn和Lippstadt,在那裏打了一場重要的圍殲戰,終於迫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在這次戰鬥中,德國一共死去了十萬士兵。
魯爾區的重要城市艾森,有著著名的軍事工廠Krupp,希特勒和墨索裏尼都去參觀過,他們造出了最好的槍支和大炮。所以,這個城市遭到了重創,百分之九十的建築被摧毀。1945年3月11日,一共被投下了1100顆炸彈。一個月之後,盟軍接管了這裏。這還沒完,4月14日哈根、16日Wuppertal、Mettmann和Solingen被接管。17日,坦克車終於滾滾開進了杜塞----今日北威州的州府。
希特勒當然組織了民兵和青少年衛隊,進行阻擊;同時,蓋世太保加緊處決異己分子,使得許多人都沒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一月底,警察局接到命令,大批量的處決是可以執行的,不必再經過特別的手續。在我們城市Remscheid,一次就槍決了71人。他們被從監獄提出來,帶到附近的山穀裏執行。
在Buchenwald的集中營裏(我們去參觀過),有許多強製勞動者和囚犯,他們在外圍地區的杜塞勞動,這些人的任務是填平炸彈坑。在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天,他們都被強行槍決。在Wuppertal和Dortmund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現在我才明白,為什麽Bahnhoeffer們活不到解放的那一天。在杜塞,有些人士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犧牲,同盟軍秘密協調,被當作叛徒,在解放前一刻被槍斃。
納粹在死亡之前,利用手中的最後一點權力,對自己的民族下惡手。
在杜塞北部一個地區Lintorf,今天屬於Ratingen, 一群德國婦女,半夜裏偷偷把路障拆掉,爬上教堂的高塔,升起了白旗。作家Emil Barth,當時住在杜塞的Hann,他在日記中寫道:這是我們民族命運轉機的時刻,幾個月來,每天都在恐懼和盼望中拉鋸,昨天上午突然出現了想象不到的一幕,一直劈劈啪啪響個不停的槍聲,終於安靜了下來......
槍聲停頓之後,接下來的是一片混亂。那些防衛的士兵,到處潰散,他們脫下了士兵服,換上了百姓服裝;有些房子的後院裏,燃燒著熊熊的火堆,他們把希特勒的像、士兵服、以及納粹文件都扔進火裏。4月19日,防衛指揮部宣布,停止抵抗。大約有30萬名士兵,成為了美軍的俘虜。我覺得成為美軍的俘虜,勝過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大概較少遭到虐待。老公的外公成為紅軍的俘虜,關在西伯利亞。大冬天,為了逃命,跳入冰冷的河裏。五十年代,才回到德國,最後也活到了80多歲高齡。
希特勒最親近的貼身軍官,也都成了叛徒。陸軍指揮官Walter Model 將軍意識到,“千年不朽”的第三帝國隻維持了12年。這位將軍曾經將成批的逃兵槍決,為了阻止潰敗的命運。他知道,由於他在東線的指揮過作戰,蘇聯人正在通緝他。1945年4月21日,他在杜塞Ratingen的指揮部,被盟軍發現,本人被活捉。隨後,他設法逃了出去,在Lintorf和杜伊斯堡之間的森林中自殺。
人們總是談論德累斯頓大轟炸,但曆史學家認為,在魯爾地區的Duere、Juelich、Wesel,這些地區的破壞更厲害,基本上接近了百分之一百。我在Wesel參觀過一個二戰博物館,經曆是驚心動魄的。當地人在停戰之後的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麵慶幸戰爭結束了,而另一方麵又把無條件投降作為德國人的恥辱。原來的土地,被劃給了波蘭,德國人被趕出家園,不能帶走財產,隻能帶走孩子......
接下來的時間,大家拋開各自的想法,開始為活下去而行動。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公正在看電影《橋》,這是一部非常有名的戰爭片。當時民兵的任務,就是要把所有萊茵河上的橋炸掉,以阻止盟軍跨過萊茵河。那個時候,德國兵力已經枯竭,都是動用一些學生擔任這樣的任務,他們隻有15歲16歲,沒有受過軍事訓練,但是,他們的腦子都被希特勒洗白了,他們心中有著保衛國家的雄心壯誌。在解放前夕,做出了無謂的犧牲。我看過一遍,是一部黑白片,看得非常難受。所以堅決不看第二遍。
照片上的這些孩子兵,全部死光光。本來,他們可以看到戰爭結束,迎來更好的命運。但是他們等不到了。更可憐的是,他們死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很光榮很崇高,為祖國父親獻身。
看一下被轟炸後,我們這裏幾個城市的圖片:
今天,我們有了新的教皇。新教皇接見眾人的第一句話是:和平、和平、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