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猶太複國之路

(2023-10-22 07:11:32) 下一個

話說哈馬斯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後,以色列發動對加沙狂轟濫炸。這次以色列集中火力在醫院、學校、教堂這種人員密集場所,以盡量多殺人為主。細思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以色列的航空彈藥根本不夠用。在最初10天的轟炸中,以色列消耗了自身20%左右的航空彈藥,隻摧毀了加沙地帶大約不到0.5%的建築區域。

而在俄烏開打已經一年多的今天,這種“不夠用”並不局限於以色列自身,而是整個北約都不夠用。換而言之,以色列要是在對付平民的過程中把彈藥用完了,那就沒人能救得了他們了。所以他們一直都在想方設法用各種陰險毒辣的招數提高“殺人效率”。這話很殘忍,但實際情況就是,隻要以色列不敢讓動員兵進加沙地帶,那絕大多數加沙人民的生命其實都還是安全的。

鑒於以色列軍隊以預備役為主,訓練嚴重不足,估計不敢輕易進入加沙與嚴陣以待的哈馬斯打巷戰。不過以色列有美國甚至北約在背後的全力支持,也是有恃無恐,所以以色列很大可能在加沙和黎巴嫩同時開戰。至於先打加沙還是先打黎巴嫩,都有可能。內塔尼亞胡勝利的唯一可能就是拖美軍下水。

一種可能是以色列采取傳統的先發製人,先打真主黨。一種可能是以色列也想占據某種道義,所以先打加沙,逼真主黨主動進攻。不排除以色列設定一個局,大部隊等著真主黨,小部隊進攻加沙,引發真主黨南下。其實這個方案可能對以色列更有利。黎巴嫩南部山區是真主黨的預設戰場,而進入以色列占領區,就是以色列的預設戰場。而真主黨也是每天不停用火箭與導彈打擊以色列,明顯就是迫使以色列進攻敘利亞,打擊真主黨。

目前除了美國的兩個航母戰鬥群和一個兩棲攻擊艦戰鬥群外,其他北約國家的幾艘軍艦也加入了其行列進入地中海。另外一邊,普京也在北京放話:美國向地中海派出的兩個航母戰鬥群,都處在俄羅斯空天軍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射程範圍內。我這不是威脅,隻是更新一下信息而已。同時中國向中東部署6艘軍艦。

東地中海這個洗腳盆大小的海域,去了那麽多國家的軍艦,一夜之間,東地中海改變了自己在世界海軍的地位,現在是世界海軍的“聖城”。

巴以關係發展到今天這個狀態,當然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阿拉伯,所謂遊牧民族,其實遊與牧區別非常大。牧,就是牧羊,是沙漠邊緣的部落,放牧就意味著逐草而居。而遊,是遊蕩的,這些部落主要的動物是駱駝,駱駝耐力強大得多,不需要特別多的水,自己也會儲存。所以沙漠深處,就是放駱駝的遊蕩部族。沙漠邊緣和綠洲,就是牧羊的遊牧部族。顯然,遊蕩部族的攻擊性最強。

他們或者會和放牧部族做交換,來換取自己所需。一旦自己沒什麽可換的,他們就騎著駱駝去洗劫這些放牧部族。

而還有一種阿拉伯人,就是真正的定居者,是住在郊區與城市種地和經商的居民。他們的戰鬥力就是最弱的,別說騎著駱駝打仗,連殺羊可能都勉強。

所以阿拉伯人看上去一個樣,但其實涇渭挺分明。最剽悍的當然是放駱駝的沙漠部族,放羊的其次。城市居民基本上沒什麽戰鬥力,也缺乏反抗的意誌,在伊斯蘭帝國時期,由於參加阿拉伯大征服的部族有諸多政府提供的補貼並且免稅,這些城市居民都鬧著要證明當時他們的城市是主動投降阿拉伯大軍的,爭取自己免稅。

巴勒斯坦人其實屬於城市居民和農民,是阿拉伯世界最早的定居者之一,他們商業和農業都很發達,加沙就是曆史上最繁忙的商業中心之一,而耶路撒冷則是聖城,各教派的僧侶不事生產專門念經,更別提提刀殺人了。所以巴勒斯坦人一開始就吃了猶太複國主義者的大虧,他們沒有戰鬥的經驗和意誌。猶太複國主義者選擇巴勒斯坦當然也是因為水土豐美、商業發達,難度選擇沙漠深處嗎?

如果是騎駱駝的遊蕩部族的土地,猶太複國主義者絕對不可能在當時的情況下建國,而巴勒斯坦人作為城市定居者的軟弱性是骨子裏的,誰當國王都一樣,隻要小日子過得好,都好商量。所以巴勒斯坦人的反抗是真的被逼出來的。實在是日子沒法過,被逼到懸崖邊上了。

如果我們重溫以色列建國過程,就明白為何75年了,在強大的美國加持下,也不能征服這片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土耳其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奧斯曼帝國和德意誌帝國聯盟,大英帝國利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並承諾於戰後建立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阿拉伯獨立王國。但與此同時,猶太人建國行動亦得到英國的支持,於是英國政府背棄對阿拉伯人的承諾,由英國外相貝爾福於1917年11月發表一篇《貝爾福宣言》:英國政府讚成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以建立一個民族國家,並努力促成此一目標之達成。遂使猶太人紛紛返回巴勒斯坦購買土地。所以1860年代,此區猶太人僅12000人,到1922年己激增至84000人,且大量購置土地。

《貝爾福宣言》

二戰前夕很多歐洲猶太人都敏銳地感覺到,在歐洲繼續生活將會大難臨頭,所以開始向巴勒斯坦地區移民。而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數量不斷增加,激起了當地阿拉伯人的憤怒,雙方矛盾不斷,經常發生流血衝突。最初,英國統治者向這一地區派遣更多的軍隊,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必須要探索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才行。

1936年11月,威廉·羅伯特·韋爾斯利·皮爾勳爵,奉英國政府的命令,帶領巴勒斯坦皇家委員會來到這片動蕩的土地,調查研究。一直到第二年7月,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當地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存在根本利益上的衝突”,共同治理一片土地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分治”。皮爾首次提出了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多年以來,這是猶太複國主義者最大的願望,現在就要實現了!

按理說,猶太複國主義者應該很高興,但事實恰恰相反。因為他們認為英國人最早的《貝爾福宣言》說支持以色列建國,提到的是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而現在皮爾的方案隻分給了猶太人約20%的土地。也就是說,當時的猶太複國主義者,認為英國人給他們的土地太少了,背叛了他們,巴勒斯坦應該是屬於他們的。

關鍵問題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也不滿意啊!畢竟這是他們世代生活的地方,猶太人源源不斷地湧入已經激起矛盾,現在居然要劃出一片土地送給他們建立國家,無法接受。所以,阿拉伯人開始發起暴力活動。

歐洲戰雲密布,就在德國入侵波蘭4個月之前,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憤怒,穩定巴勒斯坦局勢,英國發表了一份白皮書,規定未來5年內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不得超過7.5萬人,並且承諾10年後阿拉伯人可以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

阿拉伯人不滿意,因為10年的時間太長了。猶太人更不滿意,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猶太人移民過來,才能完成建國的夢想。於是,整個巴勒斯坦地區更亂了,阿拉伯人鬧,猶太人更鬧——猶太人甚至開始炸毀政府建築,襲擊具有戰略意義的英國基礎設施,表達對英國的不滿。

二戰爆發後,英國人在巴勒斯坦的處境很尷尬,本來想解決爭端,現在卻成了眾人聲討的對象。不過,為了避免矛盾進一步擴大,英國還是堅決反對更多的猶太人移民過來。二戰打響後歐洲的猶太人紛紛逃離,主要目的地就是巴勒斯坦地區。

於是,英國人開始打擊非法移民。猶太複國主義者想盡辦法幫助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英國人則四處抓捕非法移民,把他們關入難民拘留營。所以到1942年猶太人已經完全不相信英國,而是決心用自己的力量建立國家。

既然英國人阻止猶太移民到來,那就是敵人了,對敵人隻能使用武力。貝京領導的伊爾貢,喜歡使用武力。1940年從伊爾貢分裂出來的“萊希”,是更為極端的猶太地下組織。

1944年11月6日,“萊希”組織的兩名成員,在開羅刺殺了負責中東事務的英國國務大臣莫因勳爵,連他的司機也被殺了。這件事讓很多猶太人十分恐慌,害怕英國人會大肆報複。於是,猶太人逮捕了一部分的好戰分子,送到了英國人手上。

德國戰敗後,英國陷入了財政危機,他們看中了阿拉伯人的石油,所以依然限製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以安撫阿拉伯人。1945年6月,猶太人公開宣布,如果英國再不改變政策,猶太人別無選擇,不得不“經常使用殘酷的武力”。此後,猶太人就開始了針對英國的襲擊,破壞了大量的道路、橋梁等交通運輸線。1946年6月16日和17日兩天,猶太人就進行了11起破壞行動,讓英國遭受了超過400萬英鎊的損失。

英國人憤怒了,當月月底封鎖了巴勒斯坦地區的主要城市,派出1.7萬名士兵進行搜索。最後,抓獲了2700名猶太人,其中包括大量的猶太複國主義領導人。更重要的是,英國人搜到了很多非法武器和相關的文件證據。

猶太複國主義者知道,這些文件是他們襲擊英國人的重要證據,會讓很多人遭到處決。而這些重要文件,就放在大衛王酒店之中,銷毀文件的最好辦法,就是炸掉酒店。大衛王酒店是當時巴勒斯坦非常著名的大酒店,從1938年開始,這座酒店的南側就成了英國委任統治政府的總部,當時英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政治軍事重要部門及人員,都在這裏辦公。酒店的其他部分則正常營業,也接待了很多客人。

猶太複國主義組織伊爾貢接受了這一任務,雖然很多猶太人擔心此舉會遭到英國報複,但最終伊爾貢還是決定執行計劃。大衛王酒店會定期收到裝滿牛奶的大錫罐,伊爾貢提前做了手腳,把7個大錫罐中都裝滿了炸藥。這些牛奶罐運到大衛王酒店後,就放置在南側的地庫當中。

1946年7月22日下午12點10分左右,位於巴勒斯坦的大衛王酒店接線室,忽然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用英語和希伯來語說,大衛王酒店即將遭受炸彈爆炸。接到電話的酒店工作人員一頭霧水,這不可能啊!

緊接著,法國領事館和《巴勒斯坦郵報》也接到了警告電話,但因為時局混亂,炸彈警告也很常見,所以沒人重視這個警告電話。更重要的是,要遭受襲擊的英國當局,卻完全蒙在鼓裏。

20分鍾後,酒店外麵的街道忽然一聲巨響,發生了爆炸。這很明顯是一枚小型炸彈,對酒店絲毫沒有造成影響。但是,聽到爆炸聲以後,不少住在酒店的人來到了大樓西南角圍觀。12點37分,又一聲巨響,大衛王酒店南側被炸塌,現場一片混亂。

這次襲擊,導致92人死亡(包括一名引爆炸彈者),46人受傷。這其中有英國人、阿拉伯人、猶太人、蘇聯人、埃及人和希臘人。此事立刻引起全世界的公憤,幕後黑手也浮出水麵,是猶太複國主義組織伊爾貢,策劃者是後來的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他後來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06年,以色列進行爆炸案六十周年紀念,並且把92名死者的姓名都刻到了紀念碑上。這件事引起了英國的極度不滿,因為其中一名是爆炸實施者。另外,紀念碑上寫著:“由於英國人才知道的原因,酒店沒有疏散。”這是典型的把鍋甩給英國人,好像是他們導致了這麽多人的死亡,英國當然不願意,強烈抗議。

最後,以色列修改了紀念碑上的文字,尤其是英文版的修改比較大:“曾有數個警告電話打給酒店、巴勒斯坦郵報和法國領事館,催促酒店住客立即離開。酒店沒有疏散,25分鍾後炸彈爆炸。令伊爾貢感到遺憾,有92人被殺。”

這個就是典型的猶太人邏輯:這麽多人的死亡,是因為酒店、巴勒斯坦郵報,以及法國大使館接到電話後,沒有采取疏散措施,才導致的。這也是為何過去幾年全球的疫苗運動中,不斷有人在猶太人控製的自媒體提醒大家,歐美的MRNA疫苗是有問題,千萬不要打。邏輯也是,既然已經有人提醒你了,證據與邏輯也充分,你還是要打,當然責任自負。

猶太人的瘋狂舉動讓當時的英國大為吃驚,再加上二戰後英國自身出了一堆問題,實在沒有精力和實力再去處理巴勒斯坦問題。於是,大衛王酒店爆炸案過去之後6個月,1947年1月22日,英國宣布把巴勒斯坦的命運和猶太人建國問題,交給聯合國處理。

其實在此之前,猶太複國主義者就已經開始采取行動了,他們知道猶太人的國家肯定能建立,為了擴大領土,他們要製造一些“既定事實”。比如1946年10月6日,猶太人一夜之間就在內蓋夫沙漠北部建立了11個新的定居點,這在之前英國人的方案中,根本不屬於猶太人。

1947年11月29日,美國強行求聯合國大會對巴勒斯坦分割方案(聯合國第181號決議)。但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方案分割並不公平。1948年,聯合國任命福爾克·貝納多特(Forke Bernadotte)擔任聯合國的巴勒斯坦的調停者,駐中東特使,以調節巴勒斯坦土地分配不公的問題。福爾克·貝納多特是瑞典王國的維斯堡伯爵,並且也曾經擔任了瑞典的紅十字協會會長一職(他的祖先就是拿破侖時期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元帥,娶了拿破侖初戀女友黛絲蕾·克萊雷的貝爾特多納),此人曾經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二戰之中從德國的特萊西恩施塔特集中營等等地區之中拯救了3.1萬人,這三萬多人之中,有六千多人是猶太人。福爾克·貝納多特伯爵對猶太人有莫大的恩德的。

在擔任這一職務期間,福爾克·貝納多特殫精竭慮、勤勤懇懇地開展了工作,提出新的安置方案,雅法成為自由港,耶路撒冷分猶太和阿拉伯自治區,建議聯合國較公正地重新劃分疆界。這引起了猶太人的不滿,以色列人認為他的方案對以色列是一場災難,並決心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

1948年9月17日下午5時許,一輛掛有聯合國標識的汽車被以色列武裝人員公然襲擊,在襲擊之中,福爾克·貝納多特伯爵身中六槍,倒在了耶路撒冷街頭!猶太恐怖分子在當地猶太人報紙上狂妄地叫囂說:所有聯合國的觀察員都是外國占領軍的同謀,貝爾納多特不過是英國人和阿拉伯人的傀儡。沒有權利呆在“他們”的領土上。他死後,他的助手美國黑人拉爾夫·約翰遜·本奇接替他。本奇最終因簽署1949年停戰協定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表示對暗殺表示遺憾,但聲明“這不影響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後來,查明凶手是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梅納赫姆·貝京的手下,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以色列不顧瑞典和聯合國的強烈反對,隻是輕判兩名搶手5年徒刑,甚至這倆人連五年牢都沒坐滿,就在一次“特赦”之中被公開釋放。

以色列充滿血腥的建國過程,充分體現了二戰後掌控世界的美猶統治集團的冷酷無情與傲慢。猶太人也認為美國比大英帝國強大得多,因此更加有恃無恐。如果細讀美國崛起的過程,這種簡單粗暴的統治方式一直貫穿其中,讓我們在《信仰的顛覆》係列中討論美國崛起曆史的時候再詳細分析。但正是因為這種傲慢,令美國二戰後,推翻自己的諸侯伊朗巴列維國王,令伊朗變成美國的敵人(《伊朗的故事》)。又借助“911事件”,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令伊拉克變成伊朗的勢力範圍;又在美軍的努力下,令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執政。所以這些都大大削弱了美國的實力,同時美猶也慢慢變成紈絝子弟,沉迷金融賭場,聲色犬馬與毒品,厭惡一切工業,主動令美國的產業空洞化,甚至連俄烏戰爭這種低烈度的戰爭也不能支持,軍火供應遠遠跟不上。

就算我們不討論猶太人是否有資格在巴勒斯坦建國,畢竟外族征服一個國家也是很尋常的事。以色列有全球最強大的美國全力支持下,75年也征服不了巴勒斯坦,這也說明二戰後當權的美猶本身太傲慢,不顧一切政治原則,隻想獨吞,不願分享。而結果也證明,所有野蠻手段,陰謀詭計用盡,也征服不了這個綿陽一般的巴勒斯坦。對比大英帝國,隻用幾萬人,就統治印度超過200年,論統治手段,高下立判。

真想不到,二戰結束到現在,隻是短短78年,美猶的家業就如此衰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盧冠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數字旋律' 的評論 : 說明這些猶太人誌大才疏,怨誰呢?
數字旋律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說:“對比大英帝國,隻用幾萬人,就統治印度超過200年,論統治手段,高下立判。”

不僅僅是統治手段的問題。

大英帝國是統治“殖民地”,本身不移民,不占地,土著反彈相對小一點。

大規模移民、占地、驅離土著的猶太複國運動就很不一樣了。
樹屋 回複 悄悄話 猶太“複國”更像新教到美洲建國,是一個殖民過程。
keith 回複 悄悄話 博主這句話完全是胡扯:"這次以色列集中火力在醫院、學校、教堂這種人員密集場所,以盡量多殺人為主。"
BananaeEggs 回複 悄悄話 解決兩族群衝突,最好的方式是融合,其次是驅離,其下是屠殺。慈禧開放滿漢通婚,但為時已晚,導致清廷退位後,許多滿人被漢人屠殺,逼得滿人改名換姓地躲避。現在,滿漢算是融合了,滿人消失在漢族這大海裡。當年羅馬帝國驅離猶太人,問題隻是暫時地解決。中共的土改,是用屠殺方式,徹底抹去「地主」這族群。屠殺不人道,違反人性,在歷史上是抹不去的汙點。
盧冠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nanaeEggs' 的評論 : 當然作為統治者,隻有一個殺字,那麽離末日也不遠了。好像滿清,有屠城,強迫留辮,也有主動漢化,尊孔,繼續科舉等。大英治理印度也是承認當然土邦的自治。論統治,以色列真不合格。
盧冠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nanaeEggs' 的評論 : 反正你搞不定當地人就是統治失敗。統治者可以有很多手段,如分享權力,當然,全殺光也是辦法,如果做得到。75年了,隻能證明這些統治者誌大才疏。
BananaeEggs 回複 悄悄話 文尾拿英國統治印度來相比巴勒斯坦動亂,牽強得很。印度半島被殖民前,一直都是多個獨立的邦國,其文字語言都迴異。英國殖民印度,是替印度人達成了統一,所以印度對英國感激涕零。這與巴勒斯坦歷史,完全不同。以色列的綽號是「美國的第51卅」,美國安插這枚棋子在聖城,有歷史(千年前十字軍東征失敗)和戰略(情報及軍事基地)的因素。
ahhhh 回複 悄悄話 美猶和以猶的區別,如同美華和粉紅的區別,反過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