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回歸川普路線 信仰的顛覆(四十四)

(2022-06-26 00:23:18)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在普京節節勝利的壓力之下,美國忽然一夜春風,最高法院先是保護個人在公共場合攜帶手槍自衛的權利,並且推翻了紐約州的控槍法,6月24日又推翻了Roe v. Wade判決,所有6個保守派大法官一致裁決聯邦不能夠對墮胎進行管製,應該由各州立法決定。阿利托大法官在判決中寫明,憲法沒有任何提及墮胎,墮胎不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媒體報道在美國最高法院正式推翻Roe v. Wade判決後極有可能推翻全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和關於EPA監管“碳排放”的能力等等一係列重要判決,連綠色新政都岌岌可危。俄烏戰爭的節節敗退,已經令猶太金融集團不得不重新考慮過去幾十年極端的大重置計劃。

拜登就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對婦女墮胎權保護一事講話。他重申1973年確立美國墮胎權利的羅伊·韋德案(Row v. Wade)是正確的決定。在講話裏,拜登罕見地直接點出了特朗普的名字。他直指,羅伊·韋德案遭推翻是特朗普提名的三名大法官做的。“極端意識形態得以實現”,是“最高法院和這個國家可哀的時期”。拜登說,最高法院的裁決搬出了19世紀將墮胎定性為犯罪的州法律作為依據,“這個法院字麵意思上讓美國倒退150年”。

英國首相約翰遜說“我認為這是倒退了一大步,對世界各地人們的思維產生了巨大影響”。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來自美國的消息是可怕的。我的心與數百萬即將失去墮胎合法權的美國女性同在。我無法想象你們現在的恐懼和憤怒。”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推特上發文稱:“墮胎是所有女性的基本權利。它必須得到保護。我想表達我對被美國最高法院剝奪自由的女性的聲援。”

公開反對這個判決的都屬於猶太激進派係,隻有奉命扮演保守派的布什家族可以公開擁護猶太中央的英明決定。小布什時期的白宮新聞發言人Ari Fleischer在Fox News "The Story"聊最高法院推翻Roe vs Wade說:“ 50多年來我們保守派和支持生命的一派就不得不和我們不認同的法院判決共存,現在輪到另一派不喜歡法院的判決結果了。”

激進派係生死存亡之際,???號稱國會民主黨激進派的四金花之一、自稱“民主黨社會主義者”的紐約女網紅國會議員亞曆山德裏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OC)公然喊出“起義”的口號。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也呼籲起義:“加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正在發動西海岸攻勢,其它為女性挺身而出的州所組成的路線圖。是時候象地獄般的戰鬥了。“

全國性抗議計劃在美國各地舉行。已經有大量的安踢法號召暴力、暴動和其他攻擊。包括芝加哥、奧斯汀、亞特蘭大、匹茲堡、奧克蘭、阿爾伯克基、舊金山、薩拉索塔、麥迪遜、納什維爾、明尼阿波利斯、達拉斯、格林斯伯勒、得梅因、辛辛那提、哥倫布、邁阿密、羅利。目前在華盛頓、紐約,洛杉磯,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已經有大規模的騷亂。軍警目前對騷亂還是相當克製,一般大城市都是民主黨執政,對這場自己發動的騷亂當然克製。

拜登的司法部長Merric Garland表示“強烈不同意最高法的判決“,並且威脅和警告通過了禁止墮胎法案的各州。拜登的五角大樓,此時不顧他們的違反軍法,給美國軍人強迫注射實驗性Covid19疫苗,並且開除不注射疫苗軍人的違法行為,居然在羅伊韋德案裁決後表示,他們要尊重女性服務人員的身體自主權,宣布不執行所在州禁止墮胎的法律。

激進派係對美軍的控製目前看還沒有動搖,看背後的猶太金融集團背後角力結果了。

這是麵臨被溫和派清算的正常反應。趁著行政權還在手中,用騷亂與猶太主子討價還價求自保甚至保留權力是唯一選擇。

作為反擊,美國最大的共和黨-德州共和黨通過了以下決議:“我們拒絕2020總統大選被確認的結果,我們相信現任總統拜登不是被美國人合法選出的總統。”同時,在宣布拜登當選非法的會議上,德克薩斯州共和黨人推動就該州在2023年脫離美國進行公投。如果溫和與激進派短期不能分勝負,美國有陷入內戰的危機。

本來這個攤牌是5月就要進行,但激進派係於5月3日在Politico泄露了一份意見草案,表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私下投票推翻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羅伊·韋德案。當時烏東10萬精兵已經被俄軍重重包圍,敗象已呈,激進派係用泄密向猶太主子爭取多一個半月的時間,希望扭轉敗局。同時希望利用1月6號委員會對川普進行司法迫害,但最後還是無力回天,隻可惜伊萬卡最後關頭還是跟隨夫家,與父親劃清界線。

記得2020大選之後,最高法院對大選舞弊是萬般回避,包括川普提名的三名大法官。這次最高法院突然表現神勇,隻能表明猶太精英萬般無奈之下,需要重新起用川普,以挽救猶太帝國。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當時猶太精英有一言九鼎的人物,接納川普諫言,準備十年的俄烏戰爭並不可行,下決心終止,支持川普連任,那麽全球還是畏懼美國多年殘留的權威,不敢輕舉妄動,川普就有時間慢慢修複帝國。

川普的路線,簡單總結就是降低稅率,放鬆環保條例,吸引工業重新回流美國,就算不能完全回歸,起碼在核心盟國之間有完整的工業鏈。核心盟國應該是五眼聯盟,歐盟,日本,韓國,台灣與新加坡。不過由於美國是以色列殖民地,以少數的猶太人統治以白人文明為主體的民族。因此他們非常害怕一個真正強大的美國。因為美國強,就是白人強。他們為了弱化白人智商,甚至不斷降低學校的數學教學水平,讓年輕的白人再也不願意去工廠上班,隻願意去金融賭場做荷官。

所以老川一般不會重新加強學校的數學教育水平,隻會加強接收大量中印俄這些海外移民精英,讓他們做具體實際的工作。開放邊境接受難民是一個加速混血,推行LGEB等手段都是弱化白人的手段:而加強接收合法移民,是一個溫和弱化手段而已。

但俄烏戰爭令全球清楚看到美國的虛弱,包括軍隊與工業生產能力,都不能支持一場持久的戰爭。就算川普現在重新上台,隻能止血療傷,對中俄印土的聯盟也隻能暫時妥協,希望日後生變而已。更何況激進派係的全力反撲,也令老川何時重新掌權,掌握多少權力產生不少變數。

猶太陷入今天困局,隻能說他們也麵臨人類的共同難題,就是子孫不爭氣。猶太先祖英雄了得,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激起猶太統治全球的雄心。中世紀以來,因為教會禁止基督徒從事高利貸行業,猶太人一直控製歐洲的貿易與金融行業。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令他們意識到控製全球,隻需要控製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與新西蘭。而克倫威爾為猶太人打下英倫三島這個基地以後,為這個宏大計劃打下堅實基礎。

英國光榮革命後,猶太人用第一個自己控製的荷蘭國王威廉三世兼任英國國王,直接把英國皇朝改姓,猶太人終於在英國站穩腳跟。經過對蘇格蘭與愛爾蘭血腥鎮壓後,新教也最終征服了英倫三島的白人。工業革命後,英國有大量經新教洗腦的白人富裕勞動力,正好輸出到美加澳新這些殖民地,為猶太人開疆辟土。當時的英國白人,還是自費,用賣豬仔的形式,去為猶太人打天下。英式“賣豬仔” 信仰的顛覆(二十三)

猶太人的手段,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美國穩定以後,林肯以廢除奴隸製為由,發動內戰,實為撤藩之舉,終於把美國變成中央集權製國家,憲法上的各州自治已經名存實亡(重歸金本位 – 亂世佳人重歸金本位 – 左翼國父)。從此美國就有幹預歐洲大陸的本錢,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支持列寧,托洛斯基,建立蘇聯紅軍,推翻沙俄皇朝,成立蘇俄,奠定了全球帝國的基礎。當時猶太帝國已經控製了美加,蘇聯與印度。如此充沛的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元首再英勇,最終隻能以失敗告終。而二戰的勝利標誌猶太全球帝國的高峰。

二戰後,雖然經曆斯大林的反叛,但最後還是能成功毒殺,對蘇聯也算是重新控製(珍瓏局 猶太祭司的煩惱)。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認為時機成熟,需要蘇聯解體,以肢解俄羅斯。但上天又一次給猶太人開一個玩笑,共濟會會員葉利欽竟然提名普京作為接班人。普京接班後,清洗猶太勢力,把所有不聽話的猶太富豪放逐或者監禁,把所有能源企業收歸國有,把利潤用於國家與人民(現代東羅馬愷撒還是暴君)。

終於等到2008年普京卸任,換一個他們可以控製的梅德韋傑夫,但普京2012又重新擔任總統,甚至暗示擔任總統終身。因此才有普京的十年磨一劍 信仰的顛覆(四十二),俄烏戰爭爆發了。

本來他們原來設計的大重啟計劃相當完美,但出現普京這個變數之後,就接連出錯。對普京的反叛,他們一點也不擔心。同時出於少數人殖民,對主體民族的恐懼,不斷弱化美國,令美國產業空心化,美國白人數學教育不斷弱化,令他們熱衷金融賭場賺快錢,不願意從事實業。最近還開放邊境,不斷接受難民,同時故意令治安惡化,全社會包括軍隊推行LGBT。他們真以為SWIFTA神器與8年訓練的烏克蘭雇傭軍可以擊垮俄羅斯。

結果事與願違,10萬烏軍精兵被重重包圍,彈盡糧絕,士氣低落。英國天空新聞在19時21分報道稱,在昨天宣布烏克蘭士兵將離開北頓涅茨克後,該市市長現在表示軍隊“差不多全離開了”。

前一天,有2000多名烏軍在利西昌斯克城外被 包圍投降。北頓涅斯克工廠區的烏軍也大多投降。目前看,攻陷利西昌斯克也是這幾天的事。烏軍在頓巴斯的防禦體係是一個弓形,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在弓形的南北兩端,北頓涅斯克和利西昌斯克是東部隆起的中間。現在這個弓被從中間斬斷了,烏軍在頓巴斯的防禦體係崩裂了。

俄軍現在有九路大軍分別從南北東圍攻頓巴斯烏軍,打下北頓涅斯克和利西昌斯克,俄軍從東部進攻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就沒有什麽阻擋了,直接進攻到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城下。俄軍再炸斷第聶伯河上的橋梁,封鎖第聶伯河,15萬烏軍就在頓巴斯包了餃子。現在烏軍是兵敗如山倒,應該很快就會打下整個頓巴斯。

今天,俄羅斯軍已經從白俄羅斯境內向烏克蘭基輔北邊的日托米爾和切爾尼戈夫進行導彈攻擊。基輔可能成為俄軍進攻的下一個目標。開辟立陶宛戰場估計也為期不遠!歐美彌漫在烏克蘭頓巴斯失敗的愁雲慘霧中,整個西方都在陷落。

輸得這樣難看,而美國空心化也同時暴露在全世界眼前。在猶太溫和與激進派係勢成水火之際,本來左右逢源的馬斯克後院起火。馬斯克18歲的兒子剛剛成年,進行了變性,最近向法院提交文件,要求更改名字、姓氏以及性別,並在文件中聲稱要徹底斷絕和生父的一切聯係,不相往來。馬斯克曾經發推稱他支持變性人,但是各種Pronouns是噩夢。

這個變性孩子第一任妻子賈斯汀·威爾遜所生,賈斯汀·威爾遜是一名科幻作家,也是跆拳道黑帶選手。他們2000年結婚,並生了一個兒子。不幸的是,這個孩子死於嬰兒猝死綜合症。兩人婚後借助試管嬰兒技術,2004年生下雙胞胎,2006年生下三胞胎,而且都是兒子。盡管有了五個孩子,但馬斯克和賈斯汀還是以離婚告終:馬斯克在2008年提出離婚。出人意料的是,離婚時,馬斯克相當摳門,賈斯汀沒有得到多少補償。

所以另外一種可能性是馬斯克第一任妻子是組織安排,長子用來獻祭,而後麵所生的孩子由這個母親負責教育,目標自然是LGBT。

諸君也可以看拜登一家,都是亂倫,戀童癖齊全。這意味在歐美政壇,要上位,必須交投名狀。對邪教,長子獻祭,戀童癖等這些變態性關係都是必須的。那麽猶太人的起源與信仰到底是什麽?

《虛構的猶太民族》作者施羅默·桑德,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曆史學教授,曾任教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他在書中指出:所謂的“猶太民族”其實是一個偽概念,是虛構出來的,猶太人並不像一般以為的那樣,是從《舊約聖經》裏所說的時代起就成為一個民族了。

很多人會覺得,猶太民族有著長達數千年的悠久曆史,尤其是當我們了解到,猶太人自從公元70年以來,就被趕出了他們祖先定居的土地,從此再也沒有自己的國家,隻能在其他民族中寄居,經常被人趕來趕去、被迫到處流浪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更加覺得,猶太民族今日的成功,以色列這個國家在今日的存在,簡直是一個十分勵誌的故事了。要知道,兩千年裏沒有自己的土地、家園,換一個別的民族,恐怕早就消亡了,可猶太人卻能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他們的忍耐、頑強、堅韌、虔誠,實在令人敬佩。

施羅默·桑德認為猶太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它過去兩千年間的興衰和流浪史,全都是有人出於某種目的虛構出來的。他認為猶太人的真正的問題是:猶太人認為自己是“天選之民”,因此肆無忌憚地采取了很多種族主義政策,這些政策放到別的國家早該被國際社會批判得體無完膚了,但以色列有納粹大屠殺這個政治正確頂著。如果有誰敢批判,以色列就會喊:這是大屠殺的前兆嗎?你是納粹的同路人嗎?

作者認為從猶太人的天天讀的《舊約聖經》入手最合理。這部書從上帝創造世界開始說起,說猶太民族源於人類的始祖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約瑟,逐漸繁衍出一個民族。後來摩西帶領猶太人離開埃及,回到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地區,這時的猶太人已經成為“上帝揀選的民族”,並與上帝立了約,遵守上帝頒布的律法。

在之後的曆史中,猶太人圍繞著耶路撒冷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有過大衛和所羅門兩位國王,然後分裂、衰落。古代猶太人曾經從自己的家園被擄走,又曾陸續回歸,但最終在公元70年,當時的羅馬人鎮壓了他們的反抗,並把他們流放到了其他地方。此後近兩千年,猶太人再也沒有真正回到過祖先的故土,這片土地,在聖經裏叫猶地亞,後來則被改了一個我們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巴勒斯坦。

由此可見,按照《舊約聖經》的內容來看,猶太人起源於哪裏,早年做過一些什麽事,怎樣輝煌,怎樣衰落,後來又怎樣被流放,一條線下來都很清楚。隻要有了這麽一段清晰的曆史為證,這個民族的存在就毫無疑問。

考古學的興起,給猶太史編纂學帶來了麻煩。在1967年戰爭後,以色列的考古學家得以去軍事邊界之外發掘並運走古遺物。這使得以色列曆史學家的美夢被擊碎,即一勞永逸的將古代民族以及曆史背景融合在一起,並進而證明《聖經》文本真實性。大約在1960年代末,民族主義考古學的奠基者之一馬紮爾就對自己的發現十分難堪。由於族長們的故事中提到了非利士人和阿拉姆人以及大量駱駝。然而所有考古和碑文證據都表明,非利士人出現在該地區不會早於公元前12世紀。在《創世紀》中發揮主要作用的阿拉姆人第1次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的遠東碑文。駱駝最初被馴養是在公元前10世紀。《創世紀》提到的許多名字都出現在公元前9世紀。為了保全《聖經》的曆史真實性,馬紮爾不得不放棄他原先的年表,,把族長的故事推後到稍晚的時期,並斷定它們“總體上同士師或早期君主國時代的結束相符合。”

杜布諾、巴龍和所有猶太複國主義曆史學家更是對新發現的公元前13世紀的梅尼普塔石碑感到不安。石碑上的法老銘文上宣稱,在已被征服的各個城市和部落中,猶太人已被摧毀,“沒有了更多後裔。”這可能是法老誇張的說法,但它一定表明了在埃及統治的迦南,除了其他小群體外,也存在著一些名叫以色列的小的文化實體。

在公元前13世紀,即傳說中的《出埃及記》時期,迦南仍被強大的法老們所統治。這意味著摩西帶領著被解放了的奴隸離開埃及然後再到埃及?根據《聖經》的敘事,40年間他帶領的穿越曠野的人民中包括60萬勇士,他們一直是與他們的妻兒一起行進,這意味著總計大約300萬的一個人群。除了如此漫長的時間裏如此規模的人群在沙漠裏遊蕩是完全不可能的這個事實之外,如此重大的一個事件也應該留下一些碑文或考古遺跡。古代埃及人不折不扣地保存了每個事件的記錄,而且存在著大量的有關王國政治和軍事生活的文獻資料。甚至存在著有關遊牧群體侵入王國領土的文獻。但卻沒有一條提及生活在埃及、反抗埃及或任何時候遷離埃及的任何“雅各的後裔”。

《聖經》故事中提到的比東(Pithom),事實上真正出現在早期的外來的原始資料中,但隻是在公元前6世紀末它才被建成為一座重要城市。在上述時期的西奈半島上,沒有發現任何重大的穿越半島人口遷移行動,《聖經》中著名的西奈山位置還有待發現。流浪故事中提到的以旬迦別(Etzion-Gever)和亞拉得(Arad)在那個時期還不存在,是在更為晚近的時期作為持久而欣欣向榮的定居點而出現的。

流浪了40年後,雅各的子孫到達了迦南。並攻占了它。他們遵照上帝的命令,消滅了當地的大部分民眾,並迫使餘眾成為為他們劈柴擔水的人。征服迦南之後,曾在摩西治下統一在一起的猶太民族分裂為不同的部族(像後來的古希臘人定居在12個城邦之中一樣) ,並把領土內的戰利品在它們中間進行了分割。這個在《約書亞記》中以生動的細節被描繪為最早的種族屠殺之一的殘忍的殖民神話,實際上從沒有發生過。對迦南的著名征服,乃是在新考古學的爭論中崩潰的下一個神話。

長期以來,猶太複國主義曆史學家追隨以色列考古學家,忽視眾所周知的文物。如果在被信以為真的猶太人征服的那個時期,迦南那塊土地被埃及統治著的話,那麽怎麽會沒有一個埃及的文獻提及此事?而且《聖經》為什麽沒有提到埃及在那片土地上的政治存在呢?在加沙和伯珊( Beth Shean)的考古發掘,早已揭示出在想像的征服時期及其之後埃及的政治存在,但那部古代的民族文本(《聖經》)過於珍貴以致堅決予以否認,而學者們則由此學到了使用模棱兩可的解釋來模糊那些易引發爭論的瑣碎事實。

據說雅各的子孫用響亮的號角占領了強大的有城牆的城市耶利哥(Jericho)、艾( Ai)和希實本( Heshbon),而對它們的新近發掘則再次確定了過去的發現:公元前13世紀晚期,耶利哥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城鎮,當然沒有城牆,艾和希實本還根本沒人定居。征服故事中提及的大部分城市的情況都是一樣。在夏瑣、拉吉( Lachish)和米吉多( Megiddo)發現了破壞和火燒的遺跡,但這些迦南人的古老城市的坍塌過程緩慢,持續了大約一個世紀,而且極有可能是非利士人這樣的“海上民族”到來所造成的。當時正如大量的埃及和其他文獻資料所證實的一樣,他們侵入了地中海的整個東部沿海地區。

據最新考古推測,在低地地區,迦南人的城市衰落之後,可能是當地的遊牧民完成了在那片土地上的定居,並在經曆了許多過渡期後,形成了靜止的農業共同體。逐漸形成以色列和猶大王國的最初的民眾,可能是土生土長的迦南人。埃及最高統治者在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10世紀之間撤離迦南地區的過程中,這些迦南人在他們治下緩慢地崛起。這些新農民的陶器和所使用的工具,除了一個文化特性 - 他們的定居點沒有豬骨之外,與其他那些迦南人沒有什麽不同。這是一個重要事實,但它既沒有表明一外來的種族對迦南的征服,也不能表明這些農民是一神論者。從散居的耕種者團體發展到以他們的生產為基礎的城市的興起,是一個漫長且極為漸進的過程,該過程在兩個當地的小王國的形成中而達致頂點。

考古還發現所謂大衛和所羅門統一強大的猶太王國也是虛幻。1970年代耶路撒冷被以色列政府“永遠重新統一”之後,在耶路撒冷的挖掘,逐步摧毀了關於恢弘過去的幻象。在高貴的避難所( the Haram al-Sharif) 下麵進行挖掘是不可能的,但對它周圍所有其他遺址的探索,都沒能發現公元前10世紀,即推測中的大衛和所羅門時代,一個重要王國的任何遺跡。未曾發現紀念碑式的建築物、城牆或巨大的宮殿的任何殘跡,發現的陶器也很少,且相當簡陋。人們起初認為,希律王(Herod)統治時期的連續占領和大規模的建設毀壞了大衛和所羅門王國的遺跡,但是,當從耶路撒冷曆史較早時期發掘出令人感佩的遺跡的時候,這種推論也失效了。

其他想像中的關於統一王國的遺跡也遭到了質疑。《聖經》中描述了所羅門對北方城市夏瑣、米吉多和基色( Gezer)的重建,伊格爾.雅丁在夏瑣的宏偉建築物中找到了智者所羅門之城。他還在米吉多發現了統一王國時代的宮殿,而且在上述所有三個古代城市中都發現了著名的所羅門式的城門。遺憾的是,發現的那些城門的建築風格要晚於公元前10世紀,它們很像公元前9世紀撒瑪利亞(Samaria)建造的宮殿遺跡。碳14檢測的技術發展再次證明該地區那些巨大的建築物在時間上不屬於所羅門統治時期,而是屬於北方的以色列王國時期。事實上,沒有發現那位傳奇國王存在的任何遺跡,《聖經》中把他的財富描述得幾乎可與強大的巴比倫和波斯帝國的統治者相匹敵。

無法規避且令人痛苦的結論是,如果在公元前10世紀的朱迪亞地區存在著一個政治實體的話,那它也是一個小的部落王國,耶路撒冷隻是一個設防的要塞而已。可能的情形是,以大衛家族著稱的一個王朝統治著這個小王國。1993年在達恩台型遺址(Tell Dan)發現的碑文支持了這個假想。但這個猶大王國要遠遠落後於它北麵的以色列王國,且明顯更不發達。

暗利德王朝( The Omride dynasty)統治下的以色列王國顯然要比大衛家族治下的猶大王國更為強大。正是關於前者,我們擁有最古老的《聖經》之外的證據:被稱為亞述帝國沙爾馬那塞爾三世黑色方尖碑(Black Obelisk of Shalmaneser III)上的銘文、著名的摩押石碑和在達恩台形遺址發現的銘文。所有以前被歸於所羅門的巨大建築物,事實上都是後來以色列王國的工程。該王國在它的頂峰時期,是北到大馬士革(Damscus)、東到摩押、西到地中海和南到猶大王國之間的人口最多和最繁盛的王國。

許多不同地點的考古發掘也表明,北部山區的居民也像猶大的農民一樣,是虔誠的多神論者。他們崇拜廣受歡迎的耶和華( Yahweh),並且耶和華像古希臘的宙斯(Zeus)和古羅馬的朱庇特( Jupiter)一樣,逐漸成為了主要神。但他們沒有放棄對其他神衹,比如巴力、示麥(Shemesh)和美麗的亞舍拉(Asherah)的膜拜。《摩西五經》的作者是晚近的猶太一神論者。他們憎恨以色列的統治者,但也嫉妒他們傳說中的權力和榮耀。他們剽竊了以色列統治者的盛名,一個可能已經得到充分確認的“以色列”,卻從未停止對他們道德和宗教罪過的譴責。

絕大部分新近的考古學家和研究《聖經》的學者所接受的結論是。從來不曾存在過一個偉大的統一的君主國,而且所羅門國王從沒有過能夠安排他的七百位夫人和三百位妾妃住處的巨大宮殿。《聖經》中沒有提到這個龐大帝國的名字的事實,使上述結論更加可信。是後來的作家文人發明和並美化了一個在獨一的神的恩典下建立起來的強大的統一王國。他們豐富和獨特的想像力還創作出聞名遐邇的有關世界的創造和可怕的洪水、族長們的流浪和雅各與天使的鬥爭、出埃及和分裂紅海、征服迦南和在基遍(Gibeon)不可思議地使太陽停轉等故事。

作者最後補充說在以色列國內和海外,讓人頭疼的考古學家和《聖經》學者逐步摧毀了.上述這些神話。到20世紀末,它們似乎要被降格到小說的地位,在它們和真實的曆史之間被豁開了一條條不可逾越的深淵。

一般人認為一個以色列學者在以色列出版一本否定猶太人的書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其實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存在了數世紀之久的諸多猶太人團體,從沒有認為《舊約聖經》是一部沒有“口傳托拉”(《密西拿》和《塔木德》)的解釋和中介就能夠閱讀的獨立著作。主要是在東歐的猶太人中,《舊約聖經》已成為了一部邊緣著作,隻能借助宗教律法哈拉卡(Halakhah),當然還有它的獲認可的評注者才能得以理解。《密西拿》和《塔木德》是猶太人日常使用的文本。對於曆經數個世紀的大部分猶太人來說,《聖經》是神聖經典,既然如此,它就不是人的心靈可以輕易理解的,正如作為地球上一處真實存在的地方,聖地僅僅存在於宗教想像中一樣。

因此作者並沒有動搖猶太教,相反動搖了以《聖經舊約》為其中一個重要基礎的基督教。想象一下基督教沒有摩西出埃及記,沒有十誡,也沒有約櫃還成什麽樣子?本來《密西拿》,《塔木德》和《聖經舊約》對猶太教而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他們也沒有把《舊約聖經》當成真實的曆史,但基督教單獨把《舊約聖經》單獨抽出來後,就恍如一套108招式的拳法,隻懂其中幾十招是很難窺全貌,也脫離了產生《舊約聖經》曆史文化背景。

下回我們繼續施羅默對公元70年,第二聖殿被摧毀後的所謂“第二次大流亡“的謊言揭露,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盧冠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wang28' 的評論 : 多謝,多交流
cwang28 回複 悄悄話 有深度的好文! 涵蓋麵很廣 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