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神功護體 信仰的顛覆(四十三)

(2022-06-18 21:46:27)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美猶準備十年的烏克蘭代理人戰爭,竟然短短幾個月,就麵臨辛苦培養8年的十萬烏克蘭精兵被消滅。代理人戰爭是猶太金融集團的祖傳技藝,隻是子孫不爭氣。1756~1763年的歐洲七年戰爭,英猶就請普魯士作為自己的代理人在歐洲混戰。

當時主要參戰國的戰略企圖各不相同:英國試圖打擊和削弱法國,擴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權;普魯士企圖吞並薩克森,並將波蘭變為其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競爭對手普魯士,奪回西裏西亞;法國力圖吞並英王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遏製普魯士的崛起,保護海外殖民地;俄國企圖奪取東普魯士和波蘭,向西部擴張領土;瑞典則要奪取普屬波美拉尼亞。此次戰爭是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大國卷入的最後一次歐洲大戰,戰場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歐洲是陸戰的主戰場,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國同普魯士交戰;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間作戰。

普魯士的唯一外部支持來自她的新盟友英國,因為英國王室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遭到來自法國的威脅。這對盟國可謂構成完美互補: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且最高效的海軍,同時普魯士的陸軍是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畏懼的力量。這使得英國可以集中她的軍事力量投入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曾經希望這一在“外交革命”期間建立的全新同盟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但事實上,這一體係卻成了彌漫於歐洲各國上空的敵意的催化劑,最終在1756年爆發戰爭。

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締結《威斯敏斯特條約》(又名《白廳條約》),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誌境內維持和平,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誌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保證英王在德意誌的漢諾威領土不受侵犯,這就大大觸怒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法國。為了壓製在家門口的普魯士,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決心放棄原先簽訂的《俄英條約》,於1756年3月25日轉向同奧地利考尼茨親王結成攻守同盟。稍後,在奧地利女皇瑪麗婭·特蕾西婭積極策劃下,奧地利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相互保證的第一次《凡爾賽條約》,雙方保證各自提供軍隊,援助另一方反擊任何敵人,漸漸給普魯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絞索,積極準備收複西裏西亞。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雙方都進一步爭取同盟者。結果,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黑森-卡塞爾、布倫瑞克等德意誌諸侯國以及葡萄牙先後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誌諸侯國以及西班牙則先後參加法奧俄同盟。

在十八世紀的大多數時候,法國一般是讓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衛自己,或僅向其派遣少量的或者缺乏作戰經驗的部隊。因為法國的殖民地離法國本土太遠,而法國海軍不如英國海軍,使得法國很難為其殖民地提供大量的補給與支援。同時法國數條漫長的陸地邊界需要一支高效的本土軍隊保護。故此法國政府將其戰略重心放在歐洲大陸也就理所當然。她將大多數軍隊集結於歐洲大陸,期望這支力量能在家門口取得勝利。她的計劃則是戰至在有利條件下結束敵對狀態,然後於條約談判中以在歐洲的領土所得換取失去的海外領地。但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在此次戰爭中取得成功,因為殖民地確實毫無懸念地失去了;而歐洲的戰事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進行得很順利,但在其結束時,法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可以補償殖民地損失的歐陸土地。

英國人同樣基於現實理由做出戰略傾斜。他們傾向於避免在歐洲大陸上的大規模會戰。他們試圖尋求一個法國敵人結盟,以彌補其在歐洲大陸的不足。在七年戰爭中,英國選中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家腓特列大帝,以及他的普魯士王國,一個逐漸崛起的中歐強權作為她的主要夥伴,並為腓特烈提供大量的資源以支援其作戰牽製法國。解除歐陸本土後顧之憂後,英國充分利用其海軍力量積極打殖民地戰爭。英國人采用了海上封鎖與炮擊敵港口的雙重戰術,並且將海上運兵做到了極致。他們有效襲擾了敵方船隻,並且在鄰近的己方殖民地支援下對敵方殖民地展開攻擊。

俄國人和奧地利人則旨在同法國一道削弱普魯士,全力對付這個家門口的全新威脅。他們在1756年提出共同防禦(普魯士)的計劃,以及由奧地利和俄羅斯對普魯士發動進攻,由法國提供經濟支援的計劃。

戰爭從1756年持續到1763年才結束,至1762年初,交戰雙方已精疲力竭,普魯士幾乎瀕臨絕境。戰爭爆發時,普魯士軍隊約20萬人,訓練有素,戰鬥力強,但四麵受敵,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國英國僅能對其提供財政援助;法奧俄同盟戰爭潛力雄厚,總兵力約63萬人(法軍21萬、奧軍9萬餘、俄軍33萬),但彼此戰略目標各異,步調不一,行動遲緩。針對這種情況,普王腓特烈二世決定采取先發製人、各個擊破方針,首先打擊薩克森。

以後普魯士勢如破竹,好運一直延續到1758年,才開始進入膠著狀態。到1761年底,普魯士麵臨了兩個挑戰:奧地利攻占了希維德尼察,另一方麵俄軍將領紮哈爾·切爾尼舍夫和彼得·魯緬采夫率軍包圍並攻陷科沃布熱格,使普魯士失去在波羅的海的最後一個港口。一直以來,俄軍的主要問題在於後勤補給過於脆弱,使得他們難以擴大暫時的優勢。現在俄軍可以借由海路更快速且安全的運輸補給至前線,因為普魯士騎兵無法在海上攔截船隻。由於腓特烈無法分出軍隊保衛首都,這個轉變扭轉了俄普之間的陸軍實力。此時,英國人認為普魯士即將要崩潰了。

於是英國威脅普魯士跟交戰國妥協讓步以換取和平,否則將撤出對普魯士的軍事援助。此時普魯士的狀況非常艱困,普軍已經銳減到剩下60,000人,而且柏林已經被包圍了。普魯士可以說從一開始就選擇一個不可靠的盟友。猶太人的帝國怎麽可以相信?

英國人的算盤是這樣的,1757年,英軍攻占孟加拉。1758年後,法國因深陷歐洲戰場,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爭奪中連遭失敗。1759年,法國艦隊先後在拉古什和基伯龍灣被英國艦隊擊敗。1760年,英國占領法屬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區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羅裏達。1761年,英國占領法國在印度的主要據點本地治裏等地。此時放棄普魯士毫無損失。

從腓特烈大帝的普魯士到希特勒元首的德國都不能擺脫被群毆的命運,真是令人感歎。

其後交戰各方都筋疲力盡,也同時背上沉重負債,加上俄國新皇帝彼得三世突然轉向普魯士,令俄國軍政雙方對於彼得三世的不滿。接著瑞典也跟著退出戰爭,普魯士得以起死回生。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宮廷政變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黜。隨後,被廢的沙皇彼得三世被謀殺,葉卡捷琳娜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10月底,葉卡捷琳娜基於她的政變而俄國內部不穩,不願意再繼續戰爭,這時俄國正式退出七年戰爭。俄國退出使反普同盟瓦解,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定《巴黎和約》。15日普奧簽定《胡貝圖斯堡條約》,普魯士同意撤出薩克森,而奧地利承認西裏西亞歸普魯士所有,奧地利未能收複西裏西亞領地。

七年戰爭最冤是普魯士,腓特烈因為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魯士才保住西裏西亞,使他獲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但他終其一生也隻是讓普魯士崛起,並沒有成為能和英、法、俄相提並論的歐洲列強(great power);隻能算是比瑞典、西班牙略強的中等強國(middle power),較好聽的稱呼是——“半個列強”。

由於英國的出賣,普魯士隻是替英國作嫁衣裳,自己不但毫無所得,甚至戰爭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需要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才讓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英國讓普國在七年戰爭成為孤軍,必須要對付三國(法奧俄),普國上下彌漫著仇英態度。而後美洲爆發獨立革命,普魯士有意無意站在美軍這邊,並且派軍事觀察團觀察美英之戰。後來普魯士軍被拿破侖打得幾乎滅絕,直到俾斯麥的出現才真正的讓普魯士強大。

法國成為最大的輸家,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雖然法國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麵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令法國失去新大陸。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間接為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埋下伏筆。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隻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可惜勝利的果實,人民不能分享半分,甚至付出沉重的代價,包括高稅率與子弟兵的生命。

可以說英國是以自身成為債務奴隸的代價把歐洲甚至整個世界帶入萬劫不複之地,當今世界的亂局,英國應記首功。

諸君重溫歐洲七年戰爭的故事就領悟到猶太祖先謀略與眼光過人,他們首先看中腓特烈大帝除了是戰神級別的人物外,還有一顆強烈的愛國愛民之心,想為自己國家做一番事業,是一個忠誠可靠的夥伴,出錢讓他打仗一定不會虧本,不會被他欺騙。

相反現在這些猶太子孫,挑選的豔星斯基,隻是一個戲精,本身也是一個以利為先的猶太人。他也知道猶太老板目的是利用烏克蘭做替死鬼,在他眼中烏克蘭的國家利益與人民的生死並不重要,他的利益才重要。他領導的政府上下皆如此,試問如何能戰勝普京?

雖然軍隊不是他指揮,而北約派出的軍官顯然也是老爺軍官。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挑選腓特烈大帝領導的普魯士作為戰爭代理人是神來之筆,挑選豔星領導的烏克蘭對付普京簡直是自殺行為。

美猶在俄烏戰爭的慘敗,隻會令他們更瘋狂。川普發表了一份聲明,回應眾議院1月6日委員會的第三次公開聽證會,稱該小組是“袋鼠法庭”。民主黨領導的小組不是專注於美國更大的問題,而是一個袋鼠法庭。川普對拜登發起了一場競選式的長篇大論——從拙劣的阿富汗撤軍轉移到不安全的西南邊境——並指責民主黨利用委員會轉移美國人對“他們正在經曆的巨大痛苦”的注意力。他認為“這純粹是企圖阻止在共和黨和民主黨所有民調中都有很大優勢領先的人競選總統職位。

這個聽證會甚至逼伊萬卡與父親劃清界線,在聽證會上作證接受前司法部長巴爾不承認2020大選有舞弊的說法。這也從另一個側麵證明,猶太當權派係要對川普一家下狠手,來勢洶洶。這種人倫慘劇竟然在美國重演,真是令人唏噓。老川可能陷入三國時候田豐的困境。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準備南下與曹操決戰。當時袁紹擁兵10萬以上,而曹操隻有二三萬,表麵上看起來袁紹占有絕對優勢,因而手下的眾多將士們也紛紛躍躍欲試,建功立業隻爭朝夕。其中有代表性的審配、郭圖說:“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強眾,以伐曹氏,譬若覆手。”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田豐站了出來,“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誌,悔無及也”。

如此不符合主旋律的言論自然會遭到領導和大多數同事們的一致唾棄。袁紹因此“怒甚”,下令把田豐給抓了起來,“械係之”。幾個月之後,袁紹果然在官渡大敗。當時獄卒們都恭喜田豐預測對了,認為“君必見重”。而田豐卻不以為然,說“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最終一切果然都被田豐料中,袁紹自覺不好意思見田豐,羞愧之下,幹脆就把他給殺了。

川普周五在納什維爾的信仰與自油聯盟會議上說:“如果有一天我成為總統,如果我決定這麽做,我將非常非常認真地尋求他們的赦免。”“他們受到了非常不公平的對待,他們的生活完全被毀了,他們受到的待遇比恐怖分子和殺人犯更糟,僅僅因為大多數人被指控遊行穿過國會大廈。”川普甚至用挑戰的口吻問道:“你們願意我選總統嗎?”

FOX也在坊間野火般傳播一兩年之後,終於良心發現,讓憤青塔克·卡爾森在父親節周末報道了美國傀儡毛腿拜登和女兒阿什利的日記,Ashley Biden在日記中提到她在年紀很小時就有過各種和性相關的行為,有些甚至是和家庭成員之間開展的,她還和拜登一起洗澡,而這她認為不妥。此外,日記中還有Ashley Biden吸毒酗酒並就此進行康複活動的記載。

老川代表的溫和勢力已經與激進派勢成水火。

可圈可點的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6月15日表示,他傾向於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投票支持佛羅裏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並預測2022年將迎來“紅色浪潮”。他在推特上回應粉絲的提問時表示,他是否會投票給共和黨人競選總統還有待確定。當被問及他傾向於誰時,馬斯克回答說:“德桑蒂斯。”

馬斯克透露,在德克薩斯州第34國會選區的特別選舉中,他投出了人生中第一票給共和黨人。馬斯克把票投給了梅拉·弗洛雷斯(Mayra Flores),弗洛雷斯在這個拉美裔人口眾多的選區贏得了選舉,幾十年來,這個選區一直把票投給民主黨。馬斯克說:“我投票給了梅拉·弗洛雷斯,這是我第一次投票給共和黨,”“2022年將迎來巨大的紅色浪潮。”

馬斯克也不想趟這渾水,公開支持共和黨保守派之一的德桑蒂斯沒有任何風險,就算最後老川勝出,對他也是絲毫無損。

那麽這個參選資格到底誰來定呢。除了武“聖雄”鮑斯 信仰的顛覆(四十一)提到的,去年10月底,川普接受Ari Hoffman Show采訪說:“10到15年前,以色列曾經控製美國國會。當時的美國多強大,而今天則相反。目前美國國會由AOC與Omar這類極端仇視以色列的議員把持,以色列已經失去對國會的控製。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事發生,真是令人震驚。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就是這麽短的時間就發生這樣大的變化。以色列應當控製國會,他們曾經如此有力控製國會,現在消失了。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完整視頻地址(https://www.realclearpolitics.com/video/2021/11/01/trump_israel_literally_owned_congress_ten_years_ago_today_it_is_almost_the_opposite.html

川普代表右翼,那麽以下的視頻是代表左翼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發言也同樣呼籲加拿大所有政黨應該效忠以色列。可見美加政壇,無論左右,都必須公開向以色列效忠。以色列才是宗主國。如果諸君細心就會發現,小土豆在給猶太人效忠的時候,目光堅定,一洗平時弱智的外表。

如果美加領導五眼聯盟,意味五眼聯盟也必須效忠以色列。其實五眼聯盟這個名字已經表明這五個國家隻是別人的眼睛。誰的眼睛?當然是以色列。這五眼恍如《魔戒》的索倫之眼。托爾金在《魔戒》的第二部《指環王:雙塔奇兵》寫到:“那雙魔眼是一種邪惡、不斷滋長的敵意,你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它上山下海,突破一切重圍和險阻,是想要找到你,讓你赤裸裸地被鎖死在對方的視線之下。

川普的加強美國實業,能源,吹響MAGA口號才是給猶太帝國續命的良方。但要現在的當權派承認自己謀劃幾十年的大重置計劃是失敗的,也是與虎謀皮。如果這些激進派承認失敗,意味整個派係會被溫和派係清洗,2016年以來的大抓捕也不是夢想。

川普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也非常明確,“它不應該發生。如果我是總統,那將永遠不會發生。100% 永遠不會發生。”換句話說,如果老川連任,烏克蘭會遵守明斯克協議,烏東地區實現自治,因此俄羅斯沒有出兵的理由,美猶帝國的虛弱就不會顯露,老川就有時間重新加強帝國。因此目前猶太帝國內部是路線之爭。

對俄烏戰爭,拜登與北約左搖右擺,一時建議烏克蘭與普京談判,據路透社報道,由於五角大樓官員擔心無人機可能落入俄羅斯軍隊手中,白宮向烏克蘭出售4架偵察和打擊無人機MQ-1C“灰鷹”的計劃已暫停執行。

一時又表態加強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再次訪問基輔,約翰遜提出,啟動一項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訓練的大型計劃,預計每120天可訓練1萬名士兵。英國首相辦公室說,訓練計劃將在烏克蘭境外執行,每一名參與的烏軍士兵將接受3星期訓練,學習戰鬥技能、基本醫療技術、網絡安全以及反爆破戰術。

訓練三周就上戰場,明顯就是要這些人送死。但猶太激進派係已經管不了這麽多了。在美國內政方麵,麵對不斷增長的油價,拜登政府要求油氣公司增產。ExxonMobil發布聲明說政府應該用清楚的一致的政策來支持油氣行業。 代班的Shannon Bream說:我們都知道這一行業經常需要上百萬美元的投資,我從石油公司聽到的是,政府一方麵聲稱要廢掉油氣行業,另一方麵卻又讓他們花錢投資增產。

可見激進派係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政策越來越激進,如果這樣下去,美國的企業與經濟必然被他們摧毀。對美國軍隊,拜登也加速推行LGBT,白宮黑人女同性戀與軍隊大員白人男同性戀手捧同性戀彩虹旗在白宮招搖。

猶太帝國要送死,普京當然不客氣。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普京明確表態“中俄都是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主權大國,都有自己的考量,不可能指望中國事事都按俄羅斯的想法來支持俄羅斯。但是沒關係,完全能夠理解,中俄領導人有著真正意義上的超友好私人關係。”而我們的老大也說俄中合作具有高度抗壓性和內部潛力。

美猶自己摧毀自己工業生產能力與能源工業的情況下,不能低估明年俄羅斯進攻波羅的海三國,中國解放台灣的可能性。如果普京出兵波羅的海三國,美軍是出手還是不出手?出手如果打常規戰,工業生產能力不可能支持太久,如果不出手,那麽北約就散了。台灣也是同樣情況,不出手,五眼聯盟就隻能退出歐亞大陸。

五眼聯盟維持猶太帝國的策略是美加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不屬於歐亞大陸,加上有核武,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地。同時也可以包圍歐亞大陸,防止歐亞大陸出現超強,最重要是不能讓中俄聯盟。本來如意算盤是SIWFT神器摧毀俄羅斯經濟,烏克蘭軍隊在烏東與俄羅斯纏鬥幾年,可惜眼高手低。如果最後歐洲不能維持北約權威,亞洲不能保護台灣,後果隻能是退出歐亞大陸。退出歐亞大陸意味猶太帝國崩潰,美元霸權的崩潰,美國麵臨蘇聯解體的命運。

在麵臨如此危機情況下,猶太金融集團好像義和團上身,剛剛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州州長安東·阿利哈諾夫(Anton Alikhanov)發表聲明:

1. 立陶宛禁止通過鐵路將一些貨物從俄羅斯聯邦地區運輸到加裏寧格勒地區,這是非法的,是嚴重違反規定的行為。

2. 8月10日之前,俄羅斯聯邦各地區的石油產品通過鐵路運輸至加裏寧格勒地區的運輸不受限製;

3.  加裏寧格勒地區當局將設法確保8月10日以後立陶宛關於石油產品過境到該地區的禁令不再適用;

4.  如果立陶宛不解除對向加裏寧格勒地區轉運貨物的限製,加裏寧格勒地區當局將提議俄羅斯聯邦采取措施。

加裏寧格勒州是俄羅斯飛地,不與俄羅斯接壤。這樣粗暴斷絕人家的能源供應,普京出兵就名正言順了。同時俄羅斯也降低了60%北溪一號線天然氣流量,這是要歐洲去工業化的節奏。本來歐美工業已經不能支持一場世界大戰,美國歐盟企業再被這樣折騰,明年俄羅斯如果真出兵波羅的海三國,他們屬於北約成員國,拜登是救還是不救。

難道他們真如義和團一樣,相信神功護體?這就必須從猶太人的曆史與信仰開始說起。以色列著名曆史學家施羅默·桑德引發全球熱議的代表作《虛構的猶太民族》就揭露了猶太人分中東與高加索現屬於烏克蘭起源的可薩猶太人兩大分支。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1. 英國大憲章,到美國的憲法,代表了人類用理性來安排國家事務的最高成就。嗬嗬,即使現在,任何國家想獨立,都可以獨立,還有那麽多國家自願留在英聯邦之內。就說明人心所向。
2.如果澤林斯基是個戲精,他完全可以離開基輔跑到邊境甚至國外,然後號召大家抵抗。
3. 普京為了一個過時的帝國夢和個人名聲,悍然發動戰爭,造成千百萬人生靈塗炭。等待他的隻能是地獄永久的懲罰,和無邊無際無法逃脫的恐懼。
----------

沒這點基本的認識,寫那麽多有什麽價值?
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