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猶太日不落帝國 信仰的墮落(十六)

(2021-11-21 03:55:33)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威廉三世登陸英國,兵不血刃成功收複英國這個猶太主要基地。後世對1688年“光榮革命”的評價,長期為輝格派曆史家影響。麥考萊在政治上是個輝格派,他對輝格派在英國政治上所起的作用備加頌揚,並以自己是輝格派的成員而自豪。麥考萊的名著《英國史》就是從1688年開始的。在這本書的一開頭,著者就指出,英國無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而英國之所以偉大,其淵源就在於1688年的革命。“對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讚頌乃是:它是我們的最後一次革命。自從任何一個聰明的和愛國的英國人試圖反抗當權的政府以來,已有幾代人過去了。在所有誠實的、善於思考的頭腦中,有一種隨著經驗的積累而與日俱增的信念,即影響憲法所需的每種改進都可在憲法本身內部找到。”

19世紀中葉,法國著名的政治家、曆史家基佐在歐洲1848年革命後,對革命的暴力和流血加以譴責,並拿1688年的“光榮革命”與1640年的革命作對比,認為“光榮革命”沒有流血和犧牲,但卻達到了革命的目的,所以比1640年的革命要優越得多。基佐比較了英國革命和法國革命,認為英國革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原因是英國革命是本著宗教精神進行的,而且沒有與過去的傳統割斷聯係。另一個原因是英國革命是作為保守力量而不是作為破壞力量而出現的。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在立憲君主製治下的英國,“內政、維護和平、財政、殖民、商業、議會製度的發展以及議會鬥爭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輿論最為關心的事情。”因而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之後,英國的立憲君主製得以穩定長久地發展下去。

基佐的觀點後來成為了主流觀點。不過他故意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他所讚揚的沒有割裂的傳統是什麽傳統?是克倫威爾前的傳統,還是克倫威爾之後的新傳統?

克倫威爾已經幾乎要全英國人變成清教徒,15年殘暴統治,改變整個英國的經濟社會結構。更關鍵是重新引入猶太高利貸金融製度,敗壞人心;人民失去土地後,被工廠壓榨,生活與工作條件惡劣。國家短期的強大是以人民幸福與尊嚴為代價的,“光榮革命”繼承的是這個傳統。

托利派的思想在18世紀後期著名的實證主義思想家休謨的《自愷撒入侵到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一書的中心思想乃是:沒有權威,自由就不可能存在;建立政府的目的不是為了提供自由,而是為了提供正義;對當權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饒恕的行為。這真是金石良言。

二戰後蘇聯就從不同角度去評價,雖然蘇聯是從肯定克倫威爾革命的立場去分析。他們在有關17世紀英國革命史的研究中,將重點完全放到1640年—1653年間,把1653年克倫威爾護國公製度的建立作為革命的結束年代,而把1653年—1688年的曆史作為40—50年代初革命事件的附屬部分或尾聲。同時在評價上,著重強調40年代至50年代初革命時期的進步作用,而把1688年的“光榮革命”當作微不足道的“政變”。這也是變相認為“光榮革命“隻是繼承克倫威爾革命的新傳統而已。

那麽克倫威爾到底做了什麽?

克倫威爾掌權後,除了加速圈地運動,瓦解原來封建體係,加速工業發展外,還全力發展海權戰略。從近代英國曆史發展進程看,克倫威爾時代的英國即開始呈現出崛起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各種跡象,而始終貫穿其間的海權戰略則是英國開始崛起的重要表現:通過海軍的運用使得共和國政府能夠統一英倫三島;通過海戰擊敗了荷蘭,使得《航海法》成為國際貿易新規則;通過英西戰爭以及後續一係列外交手段,將其海權擴展到整個大西洋,最終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盡管隨著克倫威爾的去世,其政權也隨之解體,但是包括複辟王朝查理二世在內的曆屆英國政府卻繼承了克倫威爾的海權戰略,甚至於他沒有實現的戰略目標也在後世得到實現,故克倫威爾時代可以被認定為英國海權的初興階段,克倫威爾及其政府的多項海權舉措為後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先河。

促使英國崛起和海權初興的構成要素在於:較為完善的近代國家行政係統保證了各部門能夠很好的執行和實現國家的方針政策;加上引入猶太高利貸金融輔助,以商人為代表與海權關係密切的新興階層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逐漸掌握話語權並能夠影響國家意誌;穩固且持續的國內製造業發展與海外貿易形成了良好的循環;海軍自亨利八世以來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並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克倫威爾與其政府合理的海權戰略及其切實有效的落實。

“光榮革命”之後,威廉三世改變了前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中英國與法國聯合對抗荷蘭的格局,荷蘭猶太商人成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而英國則學習並引進荷蘭的金融體製,包括學習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英格蘭銀行、引入國家公債體係,奠定了英國成為全球貿易帝國的基礎。

其實早於1500年以後,受益於西班牙帝國貨幣輸入,英國經濟快速向前躍進。到1760年代,英國率先開展工業革命,以規模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人類從此進入機器時代,徹底改變了英國的命運,同時也重塑了世界格局。工業部門的快速發展,工業品產量的大幅增長,需要更廣闊的海外市場來消化,也需要更多的生產原料來供給。於是,進一步對外殖民擴張成為了一個順理成章的利益訴求。而經濟實力增強,反過來又為英國海軍艦隊對外軍事行動提供財富支撐。工業革命後的一百年裏,英國對外貿易的年增長率從1750-1780年期間的1.1%.上升到1831-1860年間的4 .5%。從1780年開始,英國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這反襯著工業經濟的巨大增長潛力和殖民擴張帶來的巨大經濟優勢。

工業革命提升了英國軍力,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李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著英國對全球製海權的絕對控製,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侖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膨脹,共同撐起日不落大英帝國的全球霸主形象。到維多利亞女王時期(1837-1901年在位) ,大英帝國進入極盛時期,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英帝國霸權期”。

然後英國從“重商主義”慢慢轉變到“自由貿易”。西班牙殖民帝國是在“重商主義”思想指導下建立的,“重商主義”認定一個國家富強的特征主要體現在貿易順差帶來的金銀積累,所以需要由政府幹預經濟,將本國的貿易和其他經濟活動保護起來。正因如此,重商主義最直觀的特征就是排他性和壟斷性,確保獲得貿易順差,並借此積累黃金白銀,西班牙殖民帝國為了真金白銀甚至不惜掠奪和搶劫。

工業革命完成之前的英國同樣受“重商主義”思想影響,甚至更徹底、更堅決,通過貿易壁壘保護英國及其海外殖民地發展,在16-18世紀三百年裏從未動搖,《穀物法》 和《航海條例》就是典型的貿易保護法律。但到了18世紀下半葉英國工業革命完成之後,英國的商品已經世界無敵了,在這種情況下,重商主義的貿易壁壘已經不需要了,反而開始成為累贅,及時從“重商主義”向“自由貿易”轉型對帝國的進一步發展就特別重要。恰好就在這一時期,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了古典自由經濟學的聖經一《國富論》 ,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概念,認為市場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市場會像一隻“看不見的手”一樣,自動地調整經濟,反映到國際貿易層麵就是“自由貿易”,提出要把那些排他性的製度統統廢除,開放競爭,自由競爭。1843年 英國議會正式廢除重商主義色彩濃厚的《穀物法》,三年之後《航海條例》遭到廢除,這標誌著“自由貿易主義”贏得了勝利。1852年, 英國議會發表聲明,稱“自由貿易”是英國的國策,英國的指導思想從重商主義變成了“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好像開閘放水一樣,讓大批英國製造的商品衝向世界,淹沒了大多數國家的市場。

英國人精明之處就是工業不夠強大之前,用“重商主義”保護國內工業,強大後,提倡“自由貿易”。他們通過資助一些禦用經濟學家為他們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然後大張旗鼓宣揚,加上國際輿論機器也在猶太金融集團手中,因此“自由貿易”理論就成為政治正確了。

說句題外話,不管是奧地利學派還是芝加哥學派,還是哪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都是猶太精英豢養的狗,不管是哈耶克還弗裏德曼(嫡係猶太),從來不會去討論猶太金融集團壟斷罪惡。歐美的金融體係不管是美元,歐元,英鎊,澳元,加元還是瑞士法郎甚至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都控製在猶太手裏,再加上猶太控製的政治資源和媒體資源,就可以隨心所欲掠奪歐美掠奪全球。

這世界上比貪汙腐敗掠奪性更加恐怖的是猶太金融寡頭財團,控製了歐美的金融體係和關鍵政治經濟資源,可以隨心所欲製造波動控製價格。當原油價格從70美元/桶炒到147美元/桶,數萬億財富就落入猶太口袋

我們言歸正傳,英國以軍艦大炮為敲門磚,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強迫他國與自己進行“自由貿易”,這正是大英帝國比西班牙帝國高明之處。英國認為,獲得財富和影響力的最佳途徑就是自由貿易,而傳統的占領大片殖民地的做法成本太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管理,還要駐軍,反而成了包袱。自由貿易不但進一步刺激刺激英國的工業發展,使一大批股份公司成為海外拓展的急先鋒,還使英國成為了國際金融結算、國際保險義務和海運的中心,英國成了在這些領域給世界製定規則的國家。即便是對在1775-1783年獨立戰爭中成功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美國,英國同樣也在第二年即與其建立了外交關係,將美國納入其“自由貿易”的版圖,英國通過與美國自由貿易的獲利甚至比殖民統治美國時期還要多。這種打造“無邊界的帝國”的思路,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後來也被美國學去了。

超然於對金銀貨幣財富的追求,並不代表英國不重視貨幣,相反,英國通過將英鎊與黃金掛鉤,使英鎊取得霸權貨幣地位,有力地推動了自由貿易發展。

西班牙殖民帝國強盛時期,歐洲的貨幣體係是“金銀複本位製”,金銀兩種金屬同時為本位貨幣,是一種不穩定的貨幣製度,因為“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商品價格和交易處於混亂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金銀複本位製已經不能適應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要求。1816年, 英國率先以法律形式確立了金本位的貨幣製度,英鎊紙幣可自由兌換成金條或金幣,且黃金進出口不受限製,這使得英鎊紙幣在國內外均具備了良好的信譽基礎。英國“金本位"確立後,歐洲國家、國、日本、俄羅斯等許多采取金銀複本位的國家都效仿英國采用了金本位。到19世紀70年代末,全球形成了真正具有國際性規模的貨幣製度 - 國際金本位製度, 這也是人曆史上最早的、統一成型的國際貨幣體係。

在“國際金本位”下,國際貨幣體係呈現出一種金字塔式的運行模式。大英帝國處於字塔的頂端,成為軍事實力最強、工業最強、殖民帝國最大、貿易額最大、資本輸出最多的全球霸主。倫敦成為當時全球金融中心,擁有當時全球主要的短期和長期資本市場、黃金市場和商品市場,國際間各種貿易結算項目大多在倫敦進行,英國政府和英格蘭銀行成為全球貨幣金融體係的管理者。英格蘭銀行完成向中央銀行的轉型,擔負起了整個英國乃至世界金融體係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色,就像今天的美聯儲一樣。當發生外匯危機時,英格蘭銀行充當著後貸款人的色,穩定全球金融秩序。英格蘭銀行還可以通過調整貼現率來調整英鎊利率水平,從而改變世界範圍內的貨幣供給和利率波動。

由於英國是當時全球的絕對霸主,英鎊有英國政府信用背書,幣值穩定,又可自由地兌換成黃金,還有利息,各國的貿易商都願意持有英鎊,並用英鎊結算。英鎊成為超黃金的存在,成為了人類史上首個完成國際化的紙質主權貨幣,取得了絕對的霸權,英鎊成為當時在全球使用最廣泛的主權貨幣,同時也是被儲備最多的主權貨幣。英鎊成為全球中心貨幣,匯率固定,穩定了全球貨幣秩序,對自由貿易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同時,因為全世界對英鎊的需求激增,英鎊的發行大大超出了英國的黃金儲備量,讓英國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收取國際鑄幣稅,另外一隻"無形的手’掠奪世界。英國還對國際收支逆差國的出口商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對外提供長期貸款,保證全球資本正常循環流動,這是當今“美元環流的雛形。倫敦金融市場對世界金融市場有廣泛且重要的影響力,尤其是英格蘭銀行,處於世界貨幣金融體係的中心領導位置,大英帝國通過英鎊霸權鞏固了帝國的霸權。

因為有這英鎊印鈔權,從此所有企業的生死,決定因素除了他們的產品與服務之外,就是猶太金融寡頭的喜惡。所以議會接過國王的權力之後,不是萬事大吉,相反產生會產生更多問題。所有議員背後的金主企業都需要猶太金融集團的支持,嚴格來說,國王的權力是讓給猶太人了。

如果以前是國王專製,現在則是猶太寡頭專製。國王專製你還可以知道誰才是最終裁決者,因此人民還知道誰最終為決策負責任。而猶太寡頭專製則披上民選外衣,人民連誰最終負責人是誰都不知道。這些民選議員總理或者總統,他們隻要不犯法,他們最大的懲罰就是下台而已,猶太人重新選另一個傀儡上台就行了。

大英日不落帝國,正確的名稱是猶太日不落帝國。

諸君可能說,大英帝國通過貿易或者殖民給落後地區帶來文明。從某一方麵可以這樣說,但他同時也扶植當地的邪惡勢力,目的是建立左翼傀儡政權。如果重溫在下的《劫數難逃》與《世風日下》係列,就會發現英國通過派遣如李提摩太這些打著新教傳教士名號,實為共濟會成員的間諜,滲透中國,基本上從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與梁啟超等這些洋務派領袖,都發展成為共濟會成員。

甚至所謂“百日維新“,通過康有為給光緒的建議是:由清英美日組成聯合政府,在維新變法前,李提摩太曾經給張之洞提供一個與洋人合作的方案是:

⑴在一定年限之內,給予某一外國處理中國對外關係的絕對權力;

⑵這個外國政府必須在中國實施各種形式的改革;

⑶由該國的代表控製中國的鐵路、礦山、工業等各個部門;

⑷中國皇帝應同過去一樣,授予外國代表各種官職爵位;

⑸期限結束之時,外國政府把屬於中國的一切資產和負債轉交中國政府。

為了節約時間,可以重溫晚清與共濟會 世風日下(下)。後麵更是華爾街扶持蘇聯,蘇聯扶持延安,大家如果有空翻閱一下曆史文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故事

然後,在下又發現一個有趣現象,五眼聯盟,美英加澳新,都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而他們才是真正統治世界的邪惡軸心。我們也就明白為何丘吉爾拚著打散大英帝國,也要與希特勒決戰,最後美國變老大也隻是軸心內部的調整而已,而如果希特勒獲勝,真則是猶太金融軸心覆滅。而這次強製推行疫苗護照也是澳新為先鋒,現在搞到全澳洲的大城市都有幾十萬遊行。

猶太人對英語白人的統治已經數百年,把英語白人馴養得服服帖帖。加上美聯儲擺脫黃金的限製,更是威力大增。

從這次所謂維珍尼亞州的翻紅我們我可以發現,深藍縣Fairfax那些右移的小區全是白人占少數的小區,而白人比例在65%以上的小區反而比2020大選更支持民主黨。Fairfax縣Youngkin 的得票率隻有34.9%,而更諷刺的是,Youngkin在造成自己勝選的最大要因-學校性侵案的發生地Louden縣的得票率也才44.5%。更不要說去年大規模的選舉舞弊,大家都安靜回家生活,與現在歐洲不說英語的民族大規模遊行反抗,真是無法比較。

令人氣餒的是這位新當選,老川親自背書的州長Youngkin表示,他不會強製注射疫苗,但不會幹涉學校和私企對疫苗和口罩的強製性政策。

美國政壇,包括川普在內,沒有人真正站出來領導反對強製疫苗,川普也隻是簡單說反對強製就了事。雖然幾乎同時,美國衛生與安全署OSHA宣布將遵守第五巡回法院的命令。該機構說,它已經暫停實施和執行其疫苗強製令。

也就是說,拜登政權推行不下去是拜登自己的事,其他人不能胡言亂語。老川與這位Youngkin州長都是大企業老板,他們的企業也離不開華爾街的支持,他們能做今天這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2016可能是川普拚死要求猶太人改良而不獲批準,可悲可歎。

尤幸目前澳洲與歐洲已經烽煙四起,除了澳洲各大城市有幾十萬遊行外,歐洲的巴黎、維也納、蘇黎世、倫敦、羅馬、薩格勒布(克羅地亞首都)都有大規模遊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更發生警察開槍殺人事件。加上東方四國已經有不服從的苗頭,中俄更有獨立於美元係統的行動,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