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留發不留頭,信仰的顛覆(十一)

(2021-10-13 07:02:04)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克倫威爾建立私人軍隊,采取募兵製,兩次戰勝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確是一代梟雄,可惜賣身猶太金融集團,為權力與金錢出賣靈魂。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過《自抑法》,規定議會議員不得擔任軍職。這樣,埃塞克斯、曼徹斯特等人被迫交出軍權。1645年1月,下院又通過了《新模範軍法案》,規定建立一支人數為2.2萬的新模範軍,其中騎兵約占1/3,統一指揮全軍;全軍實行統一的軍服,統一的紀律,統一的編製;為保證足夠的兵員,決定實行強迫募兵的原則等。這兩項法案隨後獲得了上院的批準。由此,英國曆史上第一支正規軍成立。克倫威爾在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的強烈要求下,兼任了副總司令、騎兵司令,因此,克倫威爾是《自抑法》下惟一在軍隊和議會中同時有職務的人。這使得獨立派掌握了軍隊的實權。當新軍由克倫威爾統率時,在鄧巴戰役(Dunbar)和伍斯特戰役(Worcester)中取得兩次巨大勝利。1649年共和國在英國成立後,新模範軍成為克倫威爾的私人工具。

英國內戰結束後,需要建立了一個新政府了,但是還存在著實行立憲政體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克倫威爾的有生之年從未得到解決。這位清教徒將軍能夠領導反對君主專製製度的軍隊贏得勝利,但是他的威望卻不足以解決他的支持者中間存在著的社會衝突,不足以使他們對一部新憲法取得一致意見。這些社會衝突和宗教衝突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宗教衝突使新教徒內部四分五裂並且同羅馬天主教劃清了界限。

當克倫威爾開始執政時,1640年組成的議會所保留的成員都屬於一個數目不多、無代表性、過於激進的少數派,即所謂的殘餘議會。起初克倫威爾想要通過談判來進行新的選舉,但是當談判破裂時,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殘餘議會(1653年4月20日)。從那時起直到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為止,曾先後成立和解散了三個不同的議會;采用了兩部不同的憲法,但都未能發揮作用。

在此整個期間,克倫威爾靠軍隊的支持來維係統治,實際上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但是他多次試圖建立民主政體和堅持拒絕別人給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實行獨裁統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的支持者們創建不出一種切實可行的政體。

從1653年到1658年,克倫威爾使用護國主的頭銜統治著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在1654年9月召開的議會中,有些議員企圖限製克倫威爾和軍隊的權力,克倫威爾於1655年1月解散議會。1655年3月,克倫威爾在鎮壓一次保王黨的叛亂後,將全國劃分為11個軍區,各由一名少將統治。1657年5月25日,議會向克倫威爾提出《恭順的請願和建議書》,主張恢複君主製和上議院,由克倫威爾當國王,議員由他直接任命,削減國務會議的權限等。克倫威爾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由於害怕高級軍官的反對,未敢接受國王的稱號,但同意其他要求。1658年初,克倫威爾再次解散議會,進一步加強獨裁統治。

不過如果要實現克倫威爾的議程,也需要這種軍管式的統治。

按照克倫威爾的說法,他希望將虔誠的人們統一起來,被包含於內的不隻是他本身所屬的清教徒教派,還有其它各種教派,甚至是猶太人。這種統一和中世紀所謂的“基督教共和國”理論有些不同。基督教共和國所寄望的是世界由單一政治實體和單一宗教所構成,是一種政治和宗教皆達到統一的狀況。而克倫威爾所謂的統一則是單純希望信仰各個不同教派的人能在政治方麵達成統一,而非要求宗教上的統一。而且,克倫威爾並不希望這種統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強迫,而應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這就是現在左翼推行的“多元文化互相包容”的1.0版本。要基督徒把釘耶穌十字架的猶太人也包容進來,克倫威爾不是蠢而是壞。

其實早在亨利八世時候英國開始了宗教改革,英國與羅馬教會公然決裂,確立了英國國教,英國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新教國家。盡管國教中仍然保留了許多天主教的傳統,但它更多地體現了新教的思想。其中許多對猶太人不利的標誌、學說,如耶酥受難像、聖母馬利亞學說、對聖徒和殉教者以及對他們的聖骨的崇拜等,已不再成為修行的一部分。尤其是後來的清教徒更是強調聖經的至高無上地位。

英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威克利夫很早就主張聖經是基督教教義的唯一根據,清教徒把《聖經》尤其是其中的《舊約》(即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中所說的話當作上帝的“聖言”,當作自己平時行動的指南。當時的基督徒發現,希伯來語不僅是《聖經》的使用語,而且還認為,上帝在創造世界的時候使用的語言也是希伯來語。為了閱讀原文的聖經,提高人們對聖經的理解,人們需要進一步學習希伯來文。

自1553 年開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官方的命令下開始了希伯來語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希伯來詞匯,以及猶太人的思想被引進到英國和英語中,正如威斯特考特博士所說的那樣:“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1492- 1536,英語版聖經的翻譯者)憑著自己的直覺感受到了希伯來語和英國語言之間潛在的緊密聯係,然後用希伯來人的思想特征來豐富我們的語言和想法”。人們的日常談話中經常會引用猶太聖經中的諺語,如斯圖亞特王朝的政府就被叫做“埃及人的奴隸”。在理解《聖經》,挖掘和學習希伯來語的過程中,猶太人的重要性凸顯出來,猶太人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人們更加重視猶太人的作用。與此同時親猶太傾向在許多基督徒中開始生根,尤其是清教徒。

克倫威爾充分利用手握生殺大權的15年,完成了清教徒的理想。目標如此巨大,沒有殺戮立威是不可能完成的。

1649年3月5日,克倫威爾被任命為遠征軍總司令和愛爾蘭總督。8月13日,克倫威爾率領1萬2千精兵,分乘130艘船艦,向都柏林進軍。8月15日,克倫威爾在都柏林登陸,稍事休整後,即引兵北上,於9月3日包圍了德羅赫達。城陷後,克倫威爾下令將城內投降之敵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殺光。大屠殺整整進行了兩天,死難者達3500名左右。卡林福德和紐裏的守軍不戰而降。10月,克倫威爾揮兵南下,奪取另一要塞韋克斯福德,克倫威爾部隊攻入城內,在大街和廣場上有2000俘虜被他們屠殺。克倫威爾乘勝攻克新羅斯、瓦特福、科克等城鎮。年底,愛爾蘭的東部和東南沿海一帶都落入共和國軍隊手中。戰爭進入1650年,克倫威爾又取得一係列勝利。3月,在攻下基爾肯尼後,“天主教聯盟”被迫解散。

但是,愛爾蘭人並沒有放棄鬥爭。他們利用英國人進軍愛爾蘭內陸所遇到的山地和沼澤的困難處境,同英軍展開英勇的遊擊戰。特別是5月,克倫威爾攻打克朗梅爾時,吃了一個大敗仗,2000多英國官兵被殲滅。克倫威爾無論在英格蘭還是在愛爾蘭的戰場,還從未遇到這樣大的損失。克朗梅爾戰役結束後,英軍在愛爾蘭的勝利大局基本奠定。這時,英國與蘇格蘭的關係極度緊張,克倫威爾奉召於5月26日回國。他的後繼者繼續向愛爾蘭腹地進軍。1651年6月,北方重鎮累特尼被攻陷。1652年5月,西部重鎮戈爾韋也陷入英軍手中,至此,愛爾蘭全境基本被英軍控製。

由於愛爾蘭被英國征服,複辟勢力企圖利用愛爾蘭達到複辟的夢想破滅了。於是,他們又與蘇格蘭聯合。得知這個消息,1650年7月,克倫威爾遠征蘇格蘭,到1652年5月,蘇格蘭人停止了抵抗,1654年,蘇格蘭被合並於英國。征服蘇格蘭,意味著英國複辟勢力又一次被挫敗。

如此軍威之下,加上前文提到的荷蘭的拉比馬納色.本.以色列(Menasseh Ben Israel)積極配合,雙方上演一出好戲。在出版《猶太人的心願》(The Hope of Israel)引起轟動後,馬納色不但表達了希望盡快允許猶太人進入英國的願望,而且還向克倫威爾請求親自去英國與其談判。克倫威爾同意了他的請求並給他發放了通行證。

1655年馬納色在兒子和幾個拉比的陪同下抵達倫敦。到倫敦後,他首先印刷了一份“謙遜致辭”,即一份遞交給英國政府的正式請願書。在這份請願書中,馬納色為那些對猶太人的指控比如血祭、高利貸和強迫基督徒改宗做了辯護,然後請求英國政府允許猶太人可以在英國自由活動和定居,以及毫無限製地舉行自己的宗教活動。但當時提交這份請願書時克倫威爾不在,沒有引起議會足夠的認識。

兩星期後克倫威爾交給議會一份請願書,這份請願書是馬納色寫給他的。在請願書中馬納色提出了七點期望,主要包括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擁有公開宗教活動的自由,獲得一塊墓地,給予與本國公民一樣的自由貿易權利,指定一個官員負責檢查猶太移民的護照,保證他們向國家效忠,猶太人之間發生衝突可以上訴到民事法庭,取消那些正在使用的反猶法律。議會把這個請願書交給了一個委員會談論。委員會基本上同意馬納色的請求,同時提出了七點限製性要求,如不準猶太人誹謗基督徒、雇用基督徒仆人、擔任公職等,以防止猶太人在各個方麵對英國造成傷害。從中看出,他們本身並不反對猶太人重新進入英國,而且克倫威爾也支持這件事情,但國內畢竟有許多人敵視猶太人反對重新接納他們,最後決定召開一個由各界人士參加的大會進行討論。

1655年12月4日,白廳會議在克倫威爾親自主持下開幕。參加會議的人都是當時重要的人物,與會者中人數最多的是宗教界人士,如在第一次會議中就有16個清教教派的領導人參加,此外還包括了外交人員、律師、商人、大學教授等。會議一共開了五次,其中前四次會議是秘密進行的,第五次是公開的。

在前兩次會議中,教士們強烈反對接受馬納色的請求,他們對猶太教十分恐懼,認為允許猶太人進行公開的宗教活動是在褻瀆基督,而且猶太人會誘惑蒙騙英國人皈依猶太教。一部分溫和的人雖然同意猶太人進入英國,但要求對他們的活動進行限製,隻有小部分人同意無條件的接納。為了增強自己的力量,克倫威爾在第三次會議時增加了幾個支持接納的人。最後一次會議中,商人們強烈反對猶太人進入英國,他們表示,如果讓外國人商人尤其是猶太人到英國,會極大地傷害英國的利益,那樣隻會導致外國人越來越富,本國人越來越窮。由於各方的分歧太大,無法達成共識,會議隻能在爭吵中結束了。

雖然馬納色的努力最終失敗了,但曆史好像和猶太人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沒過多久猶太人重新定居英國的願望還是實現了。事件的起因是,倫敦馬蘭內社團的一個西班牙籍成員被告發是西班牙人,於是他的財產在英國同西班牙交戰時被沒收,他提出申訴說自己不是西班牙人而是逃避宗教裁判所的猶太人。與此同時,克倫威爾接到了七位猶太領導人的一封請願書,他們請求他允許猶太人“不受任何幹擾地在我們自己特定的房子裏作私人祈禱”,以及“在該城市之外我們認為方便的每個地方”設立一處墓地。但是國務會議沒有理睬,不過把那個猶太人的財產歸還給了他。

這件事意義重大,因為官方在明知一個猶太人身份的情況下竟然沒有把他驅逐出境,而是默許了猶太人在英國的公開存在。因此在經曆了幾百年的隱姓埋名後,猶太人終於被英國重新接納了。正如羅斯說的那樣:“這是一種典型的英國式妥協,也就是前後矛盾,不合邏輯,然而作為一種可行方案,卻出乎意外地令人滿意。正因為如此,猶太人終於在這塊土地上重新站穩了腳跟”。

可以說,克倫威爾手段已經隱含滿清入關以後的“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政策,要麽接受猶太人,要麽殺頭,當然他的手段要圓滑一些,還搞一些所謂英國式妥協。

雖然克倫威爾自甘墮落,做猶太金融集團的傀儡,但能力超群。而相反現在的拜登政府有克倫威爾的才幹嗎?

西南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加裏.凱利周二在接受ABC新聞采訪時表示,沒有員工會因為公司的疫苗任務而被解雇。不過其實該航空公司於10月4日宣布,所有5.6萬名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員工需要在11月24日前接種COVID-19疫苗,否則將麵臨解雇。

首席執行官還告訴美國廣播公司的喬治-斯特凡諾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沒有證據 "表明任何類型的反對授權的示威活動導致了假日周末的大規模服務中斷。超過2000個西南地區的航班被取消,導致數以萬計的乘客滯留。"根本沒有證據,"凱利說。"我們的人正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他們做得很好,我為他們感到非常自豪。"

他確實承認,疫苗任務是 "非常有爭議的",而且不是他的公司所希望的。"凱利說:"這是一項政府授權,是一項總統令,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按照規定的最後期限來遵守。這位首席執行官上周告訴員工,航空公司別無選擇,隻能遵守該政權的疫苗任務。凱利說:"西南航空公司是一個聯邦承包商,我們沒有可行的選擇,隻能遵守美國政府關於員工接種疫苗的規定,而且像其他航空公司一樣,我們正在采取措施來遵守,"。

白宮 上個月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聯邦雇員接種疫苗,但尚未發布針對私營公司的行政命令,或聯邦法規。拜登在9月9日公布了他嚴厲的計劃,強迫所有員工超過100人的私營企業讓他們的員工接種實驗性的COVID疫苗,否則將麵臨每周一次的測試。一個月後,白宮、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或勞工部都沒有就所謂的任務發布官方指導。

在周二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凱利表示,西南航空不會解雇任何拒絕注射的員工。"我們不會因此解雇任何員工。我們正在敦促我們所有的員工接受疫苗接種。如果他們不能接種疫苗,我們敦促他們尋求便利,所以我們將盡一切努力支持我們的員工,"他說。

大家不要小看這小小報導,西南航空總裁這樣說的意思是他從未想過要強製豆苗,是老拜迫他的。這可是由主媒報導,意味西南航空與老拜劃清界線。更重要的是機師工業行動令公司讓步,開先例給其他公司及集團。

拜登政府空有克倫威爾的抱負,需要完成猶太金融集團強行全民打疫苗,推行疫苗護照的計劃,但可惜誌大才疏,明顯事前計劃不周,令西南航空這些猶太八旗企業想配合也不能,短時間內,如何找那麽多機師替代?難道為了猶太的偉大事業倒閉?

目前歐美已經進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現在美國有些學校推行所謂不能搞性別歧視,每個人都可以隨便選擇性別,然後可以自由進入該性別的廁所。弗吉尼亞州48歲的水管工斯科特-史密斯於日前被捕,因為他在勞登縣學校董事會會議上提出抗議,試圖告訴其他父母他的女兒在女廁所被一個「穿裙子的男孩」強奸,而校方人員對此矢口否認置之不理,並叫來警察抓捕了這位父親。這個就是美版“留發不留頭”。歐美白人如果還不反抗推翻猶太金融集團,以後連豬狗也不如。

有時想想,2016年川普當選總統,四年後,被迫離開白宮的同時也把他加冕成為美國保守派的當然領袖,出來後清洗共和黨,打造以佛羅裏達與德克薩斯州為核心的保守基地,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德州一直是布什家族大本營,所以老川推行德州的審計還需要老川不斷敲打,而德州州長也排除萬難簽署行政令,禁止強製疫苗,包括私企。這是和白宮直接唱反調,州權和聯邦權之爭。 ???

下回我們繼續說英國光榮革命的故事,英國人如何一步步被猶太金融集團俘虜,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