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9.29:孔子過康子

(2023-01-23 08:15:33) 下一個

韓詩外傳9.29:孔子過康子

 

原文:

傳曰:孔子過康子,子張子夏從。孔子入座。二子相與論,終日不決。子夏辭氣甚隘,顏色甚變。子張曰:“子亦聞夫子之議論邪?徐言誾誾(yín  ㄧㄣˊ,悅而正直地爭辯),威儀翼翼,後言先默,得之推讓,巍巍乎!蕩蕩乎!道有歸矣。小人之論也,專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一幸得勝,疾笑嗌嗌,威儀固陋,辭氣鄙俗,是以君子賤之也。”

譯文:

經傳上說:孔子訪問康子,子張子夏跟隨著也去了。孔子進去麵會康子。子張與子夏辯論起來,一整天都沒有結束。子夏出辭甚是窮急,臉色都變了。子張說:“你是否聽過夫子的辯論?徐徐道來,和悅正直,莊嚴肅穆,說話前先沉默一會兒,有禮也讓三分,高大巍峨,廣闊無邊哪!如此方可歸於正道。小人的爭論,自以為是,論人是非,吹胡子瞪眼,義憤填膺,口沫橫飛,麵紅耳赤。有幸贏了,狂笑不止,舉止鄙陋,言語粗俗,因此讓君子瞧不起啊。”

俠客心得:

孔子與人討論問題,可以溫文爾雅,禮讓三分。那是因為他的修養深厚,無論往裏麵投入多大的石塊,都激不起浪花,都能保持他的平靜。水平淺的人就做不到,你濺我一身水,我潑你一身泥,最後大家都很狼狽,沒有贏家。聖賢君子的討論是切磋琢磨,互相提高;小人之爭論是唇槍舌劍,相互傷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