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7.11:衛懿公之時
原文:
衛懿公之時、有臣曰弘演者、受命而使,未反,而狄人攻衛,於是懿公欲興師迎之,其民皆曰:“君之所貴而有祿位者、鶴也,所愛者、宮人也,亦使鶴與宮人戰,餘安能戰?”遂潰而皆去。狄人至,攻懿公於熒澤,殺之,盡食其肉,獨舍其肝。弘演至,報使於肝,辭畢,呼天而號,哀止,曰:“若臣者、獨死可耳。”於是,遂自刳出腹實,內懿公之肝,乃死。桓公聞之,曰:“衛之亡也,以無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於是複立衛於楚丘。如弘演、可謂忠士矣,殺身以捷其君,非徒捷其君,又令衛之宗廟複立,祭祀不絕,可謂有大功矣。《詩》曰:“四方有羨,我獨居憂,民莫不榖,我獨不敢休。”
譯文:
衛懿公的時候,有一位叫弘演的臣子,受命出使國外,還沒有回來。狄人進攻衛國,衛懿公準備行師應戰,老百姓都說:“國君您重視而且加官晉爵的是鶴,您喜愛的是宮裏的女人,應該讓鶴和宮裏的女人去迎戰,我們能行嗎?”於是都潰散逃跑了。狄人來了,在熒澤擊敗了衛懿公,殺了他,吃光了他的肉,隻留下肝髒。
弘演回來了。向衛懿公的肝髒回報了出使的情況,說完,呼天搶地嚎啕大哭。哀慟平息後,說:“做人臣子,隻有以死相報”。於是,自己挖空內髒,把衛懿公的肝髒放進去,然後才死去。齊桓公聽說後,說:“衛國的滅亡是因為荒淫無道。但是它居然還有這樣的大臣,不能不保存下來”。於是在楚丘又恢複了衛國。弘演可以說是忠臣,為了保全君主殺了自己;不僅保全了君主,又重新恢複了衛國的宗廟社稷,香火不絕,真是立了大功啊。《詩經》說:“四方鄰國都羨慕我,而我隻有憂慮,百姓如果沒飯吃,我哪裏敢休息”。
俠客心得:
這個故事有點兒血腥,但是它讓我們看到了儒家“忠義”二字的分量。那些宣揚儒家無用論的衛國官員們,拿著實用論的膏藥旗苟且偷生。昨天還在享用衛國國君的俸祿,今天就已經開始討好狄人,準備在新政府謀得一官半職了。
弘演的鮮血,像燃燒的炭火,濺在實用者的新官服上,燒灼出一個個窟窿,露出他們醜陋的靈魂。
衛懿公的那些實用論者們,是無論是非、不知廉恥的投機分子,苟且偷生的懦夫!而弘演的忠心,染紅了山川大地,與日月共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