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韓詩外傳7.21:正直者順道而行

(2022-11-14 09:59:50) 下一個

韓詩外傳7.21:正直者順道而行

 

原文: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言,公平無私,不為安肆誌,不為危激行。昔衛獻公出走,反國,及郊,將班()邑於從者而後入。太史柳莊曰:“如皆守社稷,則孰負而從;如皆從,則孰守社稷。君反國而有私,無乃不可乎!”於是不班也。柳莊正矣!

昔者、衛大夫史魚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言蘧伯玉之賢而不能進,彌子瑕不肖而不能退。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衛君問其故,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貴之,而退彌子瑕,從殯於正堂,成禮而後去。生以身諫,死以屍諫,可謂直矣。《詩》曰:“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譯文:

正直的人,做事遵循大道,說話符合公理,公平沒有私心,不會因為安逸放縱意誌,不會因為危險改變操行。從前衛獻公逃亡,後來返國複位。到了近郊,想在入城以前給隨從人員賞賜封地。太史柳莊說:“如果都留守家國,誰跟隨君王逃亡幫著扛東西;如果都跟著你逃亡,誰又留下來看守國家。君主一複國就偏私,不可以這樣吧!”於是衛獻公沒有賞賜。柳莊是對的!

從前,衛國大夫史魚在彌留之際,給他兒子囑咐:”我多次給君王提到蘧伯玉的賢能,但是沒有能晉升他;彌子瑕不賢,但是一直沒有把他辭退。作為臣子,活著的時候不能晉升賢才,也不能罷免不才,死了就不應當在正堂治喪,用內室做靈堂就足夠了。”衛國的君主問起來為什麽不擺在正堂,史魚的兒子把父親說的話轉告給了他。君主馬上召見蘧伯玉並給他更高的官職,而且辭退了彌子瑕,史魚的喪禮也改用正堂,喪禮完成後君主才回去。活著的時候以生命勸諫,死了以後以屍身勸諫,史魚真是正義凜然啊!

俠客心得:

衛獻公在齊國流亡十幾年。後來複位了,覺得跟隨自己逃亡的人不容易,想賞賜他們封邑。太史柳莊覺得這樣是偏私,跟隨你逃亡的是你的臣民,留在衛國的不同樣也是你的臣民嘛。作為衛國的國君,不能偏私一方啊。領導做不到公平正直,下麵就亂了。所謂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而史魚的忠正謙虛,活著的時候能保家護國,死了以後還能發光發熱,還能幫助君王。所以《中庸》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此言不虛啊!史魚的大德,活著的時候給他功名利祿,死了以後還不被曆史忘記,可謂壽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