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4.17-18:子為親隱
原文:
17: 子為親隱,義不得正;君誅不義,仁不得受。雖違仁害義,法在其中矣。《詩》曰:“優哉遊哉!亦是戾矣。”
18: 齊桓公問於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非蒼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倍之則亡。《詩》曰:‘民之無良,相怨一方。’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未之有也。”
譯文:
17:
兒子為父親隱瞞過錯,正義得不到伸張;君主誅殺不符合道義的人,仁慈得不到發揮。雖然違背仁德道義,也是符合法度的。《詩經》說:“悠哉悠哉,如此安定。”
18:
齊桓公問管仲:“對於國君什麽是最高貴的?”管仲回答說:“天最高貴。”桓公仰頭望天。管仲說:“所謂的天,不是蒼茫的天。國君的天是老百姓,百姓擁護就安定,輔佐支持就強大;百姓反對就危險,背叛就滅亡。《詩經》說:‘民風敗壞,互相抱怨’。各地的民眾都怨恨君上,沒有不滅亡的。”
俠客心得:
管仲對齊桓公說,老百姓是你的天,是你的主人。你不能把百姓當豬養,喂飽了就行。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自由的靈魂,都渴望依循本身固有的天性去完成自己的美好人生。你齊桓公存在的理由,隻是去幫助齊國每一個人實現自己,所謂讚天地之化育。你不是他們的主人,他們更不是你的奴隸!齊桓公你要記住,人民是你的天!
這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與西方的民主思想很接近。隻民主很容易流於形式,而民本是基於人人具有的仁心,是發自於內心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