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易經智慧-魏國公張浚詳解升卦上六: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22-07-08 10:38:25) 下一個

 


易經智慧-魏國公張浚詳解升卦上六: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上坤下巽,地風升,易經第四十六卦。樹木吸收地下的水分與風中的二氧化碳,在太陽的照射下生長,所以地風升。人也要像樹一樣剛健不息不斷提高自己,在內吸收聖人的教誨提高修養,在外仿效先賢追求利民之大業。升卦下三爻都是要求上進的,而六四卻要守本分,因為他的再一次晉升等於是篡權,這是大逆不道的,六四隻能追求品德的提升。六五之升,當然也不是權位的提高,他已經貴為天子,身居人間最高權位了。六五的“貞吉,升階”,是要篤守中正(貞)、提拔下屬(升階)。上六是升卦之極,其爻辭說:

上六,冥升,利於不息之貞。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上六,富貴到了極點還要糊裏糊塗往上爬,此時應該堅持涵養正氣。孔子小象辭說,爬到頂了,該下坡了。

張浚,四川綿竹人,南宋抗金領袖。大宋王朝能在江南站穩腳跟,與張浚的努力密不可分。後來因為得罪秦檜而遭貶官,得以潛心研究儒家經典。著有《紫岩易傳》等書。

張浚進一步解釋說,“冥”的意思是幽暗,幽暗如何爬升?“冥升”說的是在最為富貴的時候,在利欲的驅使下繼續追求財富和地位,這一定是昏聵糊塗。爻辭不是說依靠“冥”而得以提升。“利於不息之貞”,意思是如果能堅持正道,就能走出幽暗,如同日月在地下沿著軌道運行,再從東方升起一樣。從天子到公卿大人,他們地位極其崇高,但是利欲熏心不知滿足,無知妄為極盡貪求之能事,有幾個不是國破家亡、身敗名裂啊。隻有高度警惕、修身反省,培養仁義道德,才不用為厄運而憂慮。聖人非常清楚這個必然的道理,而在此警戒眾人。

升卦的上六,身居攀升之極,已經無處可升,所以此時的升是貪欲作祟,是“冥升”。聖人警告這一類的人說,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運氣到了極點必然下行(消不富),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律。此時的上六不可糊塗(冥),要見好就收(不升),最好是修養心性,存養浩然正氣(利於不息之貞)。上六隻有通過德性的提高,才有可能避開德不配位的厄運。否則被名利衝昏了頭腦,貪求不止,後果不堪設想!

孔子在《易經.乾.文言傳》對於上九亢龍感慨萬千,“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是啊,進退存亡,可不謂大乎?無論如何得意,依然保持頭腦冷靜;無論如何失意,依然不沮喪低沉。無論得失都能寵辱不驚,始終持守正道,怡然自得,才是生命的本有樣貌。這也隻有聖人才能做到吧。


張浚原文:

向晦曰冥,冥何以升?冥升謂處富貴極,至利欲牽之於升,必冥,非謂其以冥獲升。“利於不息之貞”,謂其貞不息,則有出晦之道,猶日月之行地中也。自天子至於公卿大人,勢位即崇,冒昧利欲不知厭,極其能不喪身而亡家國者幾何?惟瞿(qu2,驚恐的樣子)然修省,增修夫仁義之道則無憂乎消不富矣。聖人灼知至理之必然而為之戒。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九至十二,長沙彭申甫編輯,第48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