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1.23:水濁則魚喁
原文:
傳曰: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城削則崩,岸削則陂。故吳起削刑而車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大弦急,則小弦絕矣。故急轡禦者、非千裏之禦也。有聲之聲,不過百裏,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削,名過其實者損,情行合名,禍福不虛至矣。《詩》雲:“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故惟其無為,能長生久視,而無累於物矣。
譯文:
水混濁魚就會冒出來喘口氣,法令苛刻人民就會騷亂,城牆消弱就會崩塌,水岸消弱就會傾毀。所以吳起因為刑法苛刻而被車裂,商鞅因為法律嚴酷而被肢解。治理國家如同調琴,大弦過緊,小弦就會斷掉。因此,駕車的急著趕路,就走不了千裏之遠。可以聽到的聲音,傳不了百裏;聽不到的聲音,卻遠達於四海。所以俸祿超過功績的人,俸祿一定被剝奪;名聲超過實情的人,名譽一定受損。名一定要符合實情,禍福一定有其原因。《詩經》說:“為什麽在那裏,一定有它的道理;為什麽這麽久,一定有它的原因。”因此人隻有不妄為,才能長生,而且不受外物的牽累。
俠客心得:
駕車的如果急著趕路,快馬加鞭,很快就會身心疲憊,人困馬乏,他一定走不遠。問題出在一個“急”字,就是無為那個“為”字。心急趕路,如同琴弦過於緊,過急過緊都屬於“有為”了,不是中庸之道,當然琴弦過緊會崩斷,車馬過急會毀於半路。要走遠,一定是悠哉悠哉輕輕鬆鬆地走。如此人不會累,馬也不會乏,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吃飯喂馬的時候停下來,才能不知不覺千裏已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享受行路的過程,猿聲鳥聲,水聲風聲,聲聲入耳入心,這才是行路的正確態度。如此態度,萬物皆備於我,萬物與我共舞,而不是來牽累我的。隻有無為而順其自然的君子,才可以擁有如此人生啊!
這篇是對人性的嗬護,對身心的護養。水混則魚悶,心亂則人煩;心亂如同混水,都殘害生命。刻削城牆,城牆會塌陷;對自己太刻薄,身性會折損;有聲的聲音傳不了很遠,世間的虛名更不可能持久;無響的聲音傳遍天下,無名的美德跨越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