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1.13:喜名者必多怨

(2022-05-01 09:34:02) 下一個

韓詩外傳1.13:喜名者必多怨

 

原文:

 

傳曰:喜名者必多怨,好與者必多辱,唯滅跡於人,能隨天地自然,為能勝理,而無愛名;名興則道不用,道行則人無位矣。夫利為害本,而福為禍先,唯不求利者為無害,不求福者為無禍。《詩》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譯文:

 

古書上說:愛好虛名的人怨恨多,愛好結交的人羞辱多。隻有不追求人間的虛名浮利,才能遵循天道、自然而然生活,才能把握天理不貪圖虛名;虛名有了,道義就丟棄了;道義施行了,人的地位就無所謂了。利益是禍害的根源,福報接著就是禍。因此隻有不貪求利益的人才沒有禍害,隻有不追求福的人才不會有禍。《詩經》說:“不怨恨別人,也不貪求利益,哪裏會有不好的事。”

 

俠客心得:

 

看到別人比自己好,不嫉妒不怨恨,不;不貪名不求利,不覬覦非分之名利,不求。不忮不求,你的生活就能安安穩穩,就不會有災禍發生。虛名浮利害己害人。所有光鮮的背後都是焦慮,別人看到的隻是外表而因此產生嫉妒,而自己偷偷吞咽苦水,何苦呢?!

 

親近大自然,擁抱自己的本性,才是人生的正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