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上35:桃應問曰
原文: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
孟子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
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譯文:
桃應問道:舜坐天子,皋陶做法官,如果舜的父親瞽瞍殺了人,怎麽辦?
孟子回答說:逮捕他就是了。
桃應說:那舜不會阻止嗎?
孟子說:但是舜如何能阻止呢?皋陶執行的是國家傳承下來的法令啊。
桃應又問:那舜該怎麽辦?
孟子說:舜輕視帝位如爛草鞋,隨時可以扔掉。他會從監獄盜取父親,背著他逃到天涯海角,住在海邊,快樂一輩子,不知道還有天下。
短評:
桃應在給孟子出難題。如果舜帝的父親殺了人,皋陶執法如山,舜帝如何辦?眼看著父親被皋陶處死?還是動用手中的權利解救父親?前者是不孝,後者是不忠。孟子說為了擺脫不忠不孝,舜會放棄帝位,自己背著父親逃到天涯海角,共享天倫之樂。
那麽讀者說了,舜這是不顧國法,窩藏罪犯。是的,可是舜從天子位下來,成為一介平民。赤字一般的舜能做的也隻能如此。也許皋陶會把他倆抓起來,一起丟到大牢。但是舜做到了無愧於心。
孝大於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