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孟子.萬章下16:敢問不見諸侯

(2022-01-08 08:24:15) 下一個

孟子.萬章下16:敢問不見諸侯

原文:

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
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質為臣,不敢見於諸侯,禮也。”
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
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
曰:“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
曰:“為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為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雲乎,豈曰友之雲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誌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問招虞人何以?”
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雲:‘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萬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
曰:“孔子當仕有官職,而以其官召之也。”

譯文:

萬章問:可以問您不見諸侯,是什麽道理?
孟子說:在國內稱作市井小民,在鄉下稱作草莽小臣,都是平民百姓。平民不帶聘任禮而受聘為臣,不能隨便見諸侯,這是禮法。
萬章說:平民,招他們做勞役,那就要去;國君想召見,反而不去,問什麽?
孟子說:勞役,是應該的;去見麵,不符合道義。而且,國君要見他,又是為啥呢?
萬章說:因為他知識豐富,因為他賢良啊。
孟子說:因為他有知識,那天子就不能召見老師,何況是諸侯呢?如果因為他賢良,那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用召見的辦法求見賢人啊。繆公多次想見子思,問:’古代千乘大國想與賢士交友,如何?’子思不高興了,說:‘古代人有說法:是以做事的名義呢,難道是私下交往?’子思的不高興,難道不是說:‘以職位的名義,你是君,我是臣,怎麽敢和國君交友?以賢德的名義,那你就要侍奉我呀,你怎麽可以與我交朋友?’千乘大國的國君請求與子思交朋友,都不行,何況這種召見呢?齊景公用旌旗招呼虞人,虞人不來,要殺了他。仁人誌士時刻牢記隨時為道義而死於溝壑,勇士牢記時刻會失去頭顱。孔子選擇什麽?他的選擇是召見的方式不合適就不去。
萬章問道:可以問您,應該如何召見虞人?
孟子說:用皮帽。平民用曲柄紅旗,士人用旗,大夫用旌旗。用召喚大夫的旌旗喊虞人,虞人寧死也不會答應。用士人的旗召喚平民,平民哪裏敢去啊!何況是用不賢人的召喚辦法召見賢人呢?想要見賢人,又不用合乎道義的方法,豈不是想讓人家進來而又緊閉大門嗎?所謂義,就是路啊;所謂禮,就是門啊。隻有君主才能走正確的路,出入正確的門啊。《詩經》說:周朝的道路平直啊,象箭一樣直,君子走上麵,小人在看。

萬章說: 孔子在君主召見是時,不等車馬準備好,就急衝衝先走了,那麽是孔子不對了?

孟子說:孔子當時有官職在身,而且是以他官職的名義召見他的。


短評:

諸侯想見孟子,孟子不見。不是因為孟子傲慢自大,而是諸侯不懂拜見賢人的禮節。孟子作為國師級別的學者,不是諸侯可以召見的,諸侯應該親自登門拜見。所以劉備三顧茅廬,不是劉備派個傳信的送個請柬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