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易經智慧-朱震妙解無妄九五:不妄想、不折騰,順其自然

(2022-01-31 12:32:07) 下一個

 


易經智慧-朱震妙解無妄九五:不妄想、不折騰,順其自然

 

天雷無妄,易經第二十五卦。動而健,動而能健行。內動的是良知(內震),外行的是先王之道(外乾),無妄是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複卦是內動而外順,內動的是良知,但是做不到健行,隻能順勢而為,有內聖之質,無外王之業。所以複卦是良知的覺醒而已,但是無妄除了良知的完全恢複,更重要的是仁道的踐行。所以文王在卦辭特意警告“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講的是行動,怕過於自信而走歪了。但是如果你沒有犯錯,還是出了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周公借用九五給出了答案,爻辭說: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九五,不該有的疾病,不用藥就能痊愈。孔子在小象辭說,不該用的藥,嚐都不要嚐啊。

朱震,宋代著名的理學家。他從《易經》所解讀的義理,最是切合卦爻的數和象,而不是象有些人,譬如王弼天馬行空,過於發揮。朱震對於無妄九五是如此解讀的,九五與六二相應與,是正當的,但是九四在中間作梗,是不正當的,是九五的“疾病”。“疾病”,是陰陽失位之象。九五動而成六五,六三、九四和六五組成互坎,坎卦象征毒藥,醫生本想以毒攻毒,救人反而害人。九五是中正的,怕的是亂動偏離正道,動心而求攻擊九四就偏離了正道,從中正的九五成了邪妄的六五,以錯治錯,錯上加錯;如果九五持守中正,耐心等待,邪僻會自動更正。“喜”,是陽得剛位之象。

九五剛健中正,出了問題(九四)也不是自己造成的,就是所謂的“無妄之疾”。九五無需求醫用藥,問題會自動消失。譬如日食或月食,完全與你無關的,你隻需要靜靜等待,問題會自然化解。如果你非要折騰,求醫問藥,朱震從卦象看到的是毒藥(互坎)。這種事情很多,最著名的是中國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生孩子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政府覺得人多為患,非要限製一胎,結果造成了現今社會的老齡化問題。自然生育如果真有人多為患的問題,它會自我調節,人力不可橫加幹涉的;如果政府自作聰明,強力控製生育,就等於飲用一劑毒藥,不是錯上加錯嗎?!

現今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問題不是印證了九五的智慧嗎?聖人教育我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倘若執政者能多一些敬畏,少一些與天鬥、與地鬥的顢頇,也不至於服用一胎化的“無妄之藥”啊。
 

朱震原文:
 

九五、六二相與無妄,四以妄間之,九五之疾也。疾者,陰陽失位之象,五動四成坎,坎為毒藥,醫師聚毒攻邪,濟人於險者也。九五至正,戒之在動,動而求所以攻之則不正,復入於妄,以妄治妄,其疾愈深;待之以正,則邪妄自復。喜,陽得位之象。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五至八,長沙彭申甫編輯,第148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