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易經智慧-程頤詳解臨卦六四:扶持正義,鞠躬盡瘁

(2021-11-30 08:49:50) 下一個

 


易經智慧-程頤詳解臨卦六四:扶持正義,鞠躬盡瘁

 


地澤臨,易經第十九卦。陽氣上升,漸漸同化陰方,過程緩慢而愉悅,一動一靜,一進一迎,剛申而柔順,是天道的自然演繹,所以臨卦元亨利貞四德俱全。初九和九二以無心之感而臨幸陰方,純是天作之合,沒有絲毫私心雜念。六四與初九相應相感,她應該如何對待初九呢?六四爻辭說:

六四,至臨,無咎。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六四,完全配合陽方,做到盡善盡美,才算無咎。孔子在小象辭說,全力配合無咎,因為她身處正位啊。

程頤說,六四在下卦的上方,與下體相鄰,緊密相比,是臨的最高境界。臨治之道,越近越好,所以親密臨比是最好的。六四身居正位,而與下體的初九相應,又身在君王之側,持守正道而能任用賢才,能親自臨治下屬,所以無咎,也是因為他的位置是合適的。

六四作為輔佐君王的宰相,能深入基層,禮賢下士,虛心求教,提拔任用賢才,確實算是盡善盡美的“至”臨了。六四陰在柔位,身正而有容人之德,能接納民間賢人,而且聽從他們安邦定國的良策。漢代的陳平(六四)向劉邦(六五)舉薦名不見經傳的韓信(初九),算是臨卦六四的典範了。

程頤原文:

居下之上,與下體相比,是切臨於下,臨之至也。臨道尚近,故以比為至。四居正位,而下應於剛陽之初,處近君之位,守正而任賢,以親臨於下,是以無咎,所處當也。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一至四,長沙彭申甫編輯,第686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