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孟子.離婁上17: 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

(2021-11-30 08:43:55) 下一個

孟子.離婁上17: 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


原文:

淳於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譯文:

淳於髡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吧?
孟子說:是禮。
淳於髡問:嫂子溺水,伸手救她嗎?
孟子回答說:嫂子溺水不救是豺狼啊。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嫂子溺水伸手救她是權變啊。
淳於髡說:現在天下都溺於水中了,先生不伸手相救,為什麽?
孟子回答到:天下溺水,用仁道來救;嫂子溺水,伸手相救。你難道想用手來救天下嗎?

短評:

男女授受不親,常道也。嫂子溺水,異常也,就需要打破常規,這就是權變。常道沒有權變,會殘害性命;完全摒棄常道,天下大亂,更是傷害性命。恪守常道,加上特殊情況的權變,才是正道,這就是用中之道。當然常道也好,權變也好,都是為了更好地愛人,那個對人最好的尺度就是中。否則,禮和權都可能成為殘害生命的工具。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