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14.2:世衰道微
原文: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複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雲:‘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譯文:
世道衰微,天道不彰,邪說流行,暴戾興起,有臣殺君主的,有兒子殺害父親的。孔子很是恐懼,創造了《春秋》,《春秋》是關於天子如何管理天下的。因此孔子說:‘了解我的也隻有春秋!怪罪我的也隻有春秋!’
聖王之治不興,諸侯放蕩不羈,士人奇談怪論,楊朱和墨翟的言論流行天下。當時天下的言論,不屬於楊朱,就屬於墨翟。楊朱的為我說,是目無君長;墨翟的兼愛,是目無父兄。沒有父兄,沒有君長,那是禽獸啊。公明儀說:‘廚房裏有肥肉,馬廄裏有肥馬,可是人民卻有滿臉饑餓的顏色,田野有餓死的屍體,這是引領野獸吃人哪。’楊墨的邪說不消除,孔子的大道就不能彰顯,是邪說誤導民眾,阻斷仁義的流行。仁道不行,等於是領著禽獸吃人,人類互相吞食,我是因此而恐懼。我要保護聖賢的大道,反對楊墨,放逐淫蕩之辭,使歪理邪說不得興風作浪。邪說發起於心,禍害事功,事功受到影響,就傷害政事。如果聖人回來,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
“從前大禹控製了洪水而天下太平,周公兼並夷狄、驅趕猛獸而百姓安寧,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怕。《詩經》說:‘打擊野蠻的戎狄,懲罰南蠻荊舒,他們不敢抗擊我。’沒有父親也沒有君主,是周公所要痛擊的啊。我也是想端正人心,消滅邪說,抗拒邪行,禁止淫辭,從而繼承三位聖人的大道。這難道是好辯論嗎?我是不得已呀。能用言辭抗拒楊墨的人,是聖人的追隨者呀。”
短評: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歪理邪說橫行天下。因而天道不彰,蒼生遭難,非聖人莫能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