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12.21顏淵篇第二十一: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

(2021-06-21 10:40:27) 下一個


12.21顏淵篇第二十一: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

原文: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譯文:

樊遲跟從孔子遊玩,來到到求雨的舞壇下麵,問道:“請問如何提高道德,清除惡念,辯明善惡是非而不糊塗呢?”。夫子說:“問得好!先把事情做好,然後再考慮回報,這不是崇尚道德嗎?責備自己的錯誤,而不攻擊別人的,這不就是修正錯誤清除惡念嗎?一時氣憤,控製不住自己,讓父母一起受辱,這不是糊塗嗎”?

短評:

樊遲為什麽這麽問?是不是他犯了糊塗,一時氣憤給家人帶來了麻煩和羞辱?到底是怎麽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衝動過,糊塗過,後悔過。沒有把事情的原委弄清除,成見占了上風,於是氣血翻湧淹沒理智,人就不由自主了,所謂的“忘其身”。要想不犯糊塗,不做傻事,恐怕還是要提高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消除成見和壞習氣,懷著善意和開放的心態對待人和事。這就需要其他兩方麵修養的配合,品德的提高和貪嗔癡慢疑等惡念的清除。關於品德的培養,孔子給樊遲的方法是多做好事,少考慮得失;有關惡念的清除,孔子要樊遲多做自我檢討,日三省吾身,而不是怨尤別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孤島俠客 回複 悄悄話 沒有把事情的原委弄清除,成見占了上風,於是氣血翻湧淹沒理智,人就不由自主了,所謂的“忘其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