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三十六、七、八:子曰奢則不孫

(2021-05-09 22:47:25) 下一個

述而篇第三十六、七、八:子曰奢則不孫

原文:

7.36: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7.37: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

7.36: 孔子說:“奢侈了就不謙遜,節約了就簡陋。與其不謙遜,寧可簡陋。”
7.37: 孔子說:“君胸懷坦蕩,小人悲戚不安。”
7.38: 孔子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凶狠,恭敬而安泰。

短評:


7.36: 人奢侈了就不謙遜,不謙遜就驕傲,驕傲就狂妄,狂妄就出亂子。而節約過了有可能簡陋失禮,但是不會出亂子。所以聖人認為最好是適中,不奢侈也不簡陋,但是實在做不到,簡陋比奢侈好。

7.37: 君子以天下為公,沒有什麽可以讓他戚戚然憂愁的,所以他總是坦蕩蕩。而小人有私心,患得患失,能不憂慮嗎?

7.38: 中庸之道就是執其兩端而找到中間合適的位置。所以聖人不僅僅溫和,但是同時也嚴厲不可侵犯;他有威嚴,但是你不用害怕他,他並不凶狠;他很恭敬嚴肅,但又是平易近人的和藹。因此,a和b,陰和陽,兩者必須兼備,缺少其中之一,就不中,就出大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