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雍也篇第五、六:原思為之宰

(2021-04-21 00:00:05) 下一個

雍也篇第五、六:原思為之宰

原文:

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6.6: 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譯文:

6.5: 原憲做孔子家的總管,給他九百鬥的糧食做俸祿,原憲不要。孔子說:“別不要!可以拿去給你的鄉親嘛!”

6.6: 孔子說起仲弓,道:“雜色牛生的牛犢,長得一身赤色而且頭角端正,雖然沒有人重用它,難道山川之神就舍得它嘛?”

短評:

孔子給原憲九百鬥糧食,不是出於私情,而是公事公辦,是總管應該有的俸祿。而原憲與前麵提到的冉有和子華就不一樣,他懂得老師的道義。一個修道的人,不在意名利,所以他推遲不要。孔子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子,因此他建議原憲領取俸祿,分給自己的鄉親。

仲弓仁德圓滿,可以麵南稱尊。但是因為他出身不好,父親修養很差。這就像一個毛色不好的牛,生出一個純紅色端正漂亮的牛犢一樣,盡管有人歧視,山川神靈都會重用它的。仲弓的父親不善,和仲弓有什麽關係?古代先王從來不看出身,所以有虞舜稱帝而不在乎他的父親如何昏聵,有大禹稱天子而不在乎他的父親鯀如何不諳治水。那些出身論,或基因論的人,不是同希特勒一路貨色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