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公冶長篇第二十七、二十八:已矣乎

(2021-04-18 22:35:39) 下一個

公冶長篇第二十七、二十八:已矣乎

 

原文: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

孔子說:“完了!我沒有見到過犯了錯能自我責備的人。”

孔子說:“十家的小鎮,一定有同我一樣忠誠信實的人,但是不像我這麽喜歡學習。”

短評:

犯了錯能自我責備檢討的人,才可以不犯同樣的錯誤。人人難免犯錯,重要的是犯錯能改,這是修身的重要項目。一個不知悔改的人是可怕的,這種人不但沒有覺悟,其實也根本就沒有廉恥心。孔子沒有見到過一個能自訟的人,可見當時的社會也沒有幾個重視修身的人。所以聖人感歎說“完了!”

憨厚老實的人,一個村裏也許能有一個,但是好學的人不一定有。好學的人不僅僅是喜歡讀書而已,而是要能踐行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就是做到格物致知、修身齊家。也隻有孔子和他的一些弟子能做到吧。也隻有儒家學者在修身養性,存養仁心,平凡百姓也可能德性不錯,但是沒有求仁的理想。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