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易經智慧-程頤解讀困卦六三:作死的小人,泰然的君子

(2021-04-15 01:46:48) 下一個

易經智慧-程頤解讀困卦六三:作死的小人,泰然的君子

 

周易第四十七卦,澤水困。彖辭是“剛掩也”,陰爻掩蓋陽爻,相當於一個小人(黑)當道、君子(紅)受困的社會環境。卦的下體是坎,兩陰包圍一陽;上體是兌,一陰壓在兩陽上麵。整體局麵很像圍棋,黑方圍困了紅方。那麽,在困卦的環境下,君子的日子應該很難過(參考有關君子九二的文章),而小人應該很滋潤吧?六三是典型的小人,他下麵欺壓九二,上麵頂撞九四和九五,他活得怎麽樣呢?爻辭是這麽說的:

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我們看看宋朝的理學大師程頤是怎麽解讀六三的判詞的。程頤在《伊川易傳》裏這麽說:六三是個陰柔的小人,沒有中正的品質。他身處極其危險的境地(坎卦最上位),而方法粗暴簡單,他是最不會處理困境的人了。石頭既堅硬又沉重,是很難克服的;荊棘布滿刺,是不能倚靠的。六三剛猛上進,冒犯上麵的兩位陽爻,當然沒有勝算,陽方堅不可摧,結果是把自己困在那裏了,這就是“困於石”啊。而六三道德敗壞,欺壓中正的九二,當然坐臥不安如同躺在針氈上。搞得自己進退兩難,此時才想到回家老老實實不惹事生非,但是不可能了。“宮”,是可以安身的家;“妻”,是管理家的主人。知道進退兩難時,才想到回家安守本分,可是妻子離家而去,家也不家了,如何安身?六三隻有死路一條了。係辭傳說:不該冒犯的冒犯了,一定是自取其辱;不該占有的占有了,一定是置身危險。又危險又受辱,死期不遠了,如何還能見到妻子?

可見小人想陷害君子,結果是把自己置於死地。原因是小人不能安分守己,總是想損人利己,最後是把作死自己。而君子素其位而行,安守本分,困境也好,順境也罷,都能泰然處之。

所以,小人總是常戚戚,害人不成,反而害了自己;君子總是坦蕩蕩,順境守住自己,逆境還是守住自己。小人生命的悲戚在於內心的雜亂如麻、搖擺不定,君子生命的滋潤源於內心的純一而堅定。小人不知道自己在哪裏,像無頭蒼蠅一樣在腥臭處尋覓;君子死守自己真誠的心,像鋼鐵俠一樣護衛自己的真。


 

附錄:

程傳:六三以陰柔不中正之質,處險極而用剛,居陽用剛也,不善處困之甚者也。石堅重難勝之物,蒺藜刺不可據之物。三以剛險而上進,則二陽在上,力不能勝,堅不可犯,益自困耳,困於石也。以不善之德,居九二剛中之上,其不安猶藉刺據於蒺藜也。進退既皆益困,欲安其所,益不能矣。宮,其居所安也,妻,所安之主也。知進退之不可,而欲安其居,則失其所安矣。進退與處皆不可,唯死而已。其凶可知。繫辭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二陽不可犯也,而犯之以取困,是非所困而困也,名辱,其事惡也。三在二上,固為據之。然苟能謙柔以下則無害矣。乃用剛險以乘之則不安,而取困如據蒺藜也。如是,死期將至。所安之主可得而見乎。

《易經解注傳義辯正》卷二十五,長沙彭申甫編輯,第73-74頁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