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學而篇第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2021-03-05 12:42:23) 下一個

學而篇第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年輕的子弟,回到家裏孝敬父母,出門在外尊敬兄長,謹言慎行而篤守信用,博愛大眾,而結交有仁德的君子。這些做好了還有時間和精力,就學習聖賢經天緯地的道理。

短評:

不學做人的道理,跟著感覺走,走偏了也不知道。所以聖人教育我們要學做人,首先做到孝悌忠信。當今大部分人都認為孝悌忠信是過時的封建思想,可是不知道即使在今天西方國家,忠誠(loyalty)、 誠實(honesty)、信任(trust)、敬重(respect)、謙遜(humility)、真誠(sincerity)也是做人成功的基礎。而孝悌就是敬重父母和兄長,而不是服服帖帖的順從;忠信也不是唯唯諾諾做哈巴狗,而是忠於自己的職守和信仰。曆史上為了忠信而被皇帝砍頭的人還少嗎?嶽飛、於謙、袁崇煥等等,數不勝數。

學文離不開學、問、思、辨、行,也就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就要學精而不是囫圇吞棗,問就要問清楚而不是想當然,思就要想透了而不是淺嚐輒止,辨就要徹底分清楚而不是模棱兩可,行就要做到底而不是半途而廢。

學文不是學習文字或文章,而是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