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無疑是一場人道主義的悲劇,但這並不是它引起世界關注的原因。畢竟,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門、敘利亞和其他國家也正在發生人道主義的危機。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可能是一個分水嶺,也就是說,如果歐洲的政治和軍事聯合統一能夠持續下去,就會創造出一種新的歐洲模式並重新定義全球體係的運作。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世界觀是否會變成尋求與美國新的理解或變得更加與美國關係疏遠。
到目前為止,考慮到俄羅斯戰爭的目標是確保烏克蘭成為與西方之間的緩衝地帶,並展示俄羅斯作為不可忽視的力量,俄羅斯人在烏克蘭的戰爭出人意料地糟糕。現在,戰爭的結果恰恰與這些目標相反。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可以克服的困難:例如,在阿富汗、伊拉克和越南,美國未能將其意誌強加於他國,因此被一些人視為一個衰落的大國。但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並不重要,而烏克蘭則對俄羅斯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俄羅斯正在尋找敘利亞、白俄羅斯、瓦格納集團等的軍事增援。即使莫斯科找到願意參加的部隊,運送這些部隊,讓他們熟悉戰場,並將他們融入戰鬥體係也需要大量時間。即使莫斯科能成功地做到所有這些,烏克蘭戰爭仍然預示著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對許多觀察家而言,俄國招募外國軍隊需要的本身就表明了俄羅斯指揮官的失敗,及訓練和激勵部隊的弱點,以及很大的後勤問題。
如果俄羅斯想在歐洲營造一種它可以隨意入侵的假象,它也許不會這樣做,但可能會讓歐洲以防萬一地與莫斯科謀求和解或重新考慮與美國的關係,但俄國失敗了。 至少就目前而言,俄羅斯戰爭使美國和歐洲的關係比以前更加緊密。 俄羅斯似乎認為需要持續的戰爭和殘暴才能擊敗烏克蘭,但這隻會更加刺激激勵烏克蘭。 我們很難想象任何俄羅斯在沒有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下的結果,會讓西方擔心俄羅斯仍然是一個主要的威脅。
這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在這次戰場上表現不佳,而是因為強權大國的地位一部分是軍事性的,另一部分是經濟性的。俄羅斯在2001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1位,恰好次於韓國。從那時起,由於能源價格波動、2008年金融危機、COVID-19大流行、以及現在對其侵略采取嚴厲製裁措施的影響下,俄羅斯經濟步履蹣跚。換一句話說,它不再能夠被認為是一種強大的經濟力量。由於俄國的軍事力量,加上它疲軟的經濟,這已經改變了我們原來認為俄羅斯是個世界上強權大國的看法。
因為麵對從日本到印度的龐大的美國聯盟,中國需要國際朋友,因此在戰爭開始前幾周,中國尋求與俄羅斯結盟。正如我以前就提到過那樣,中國除了巴基斯坦外沒有任何重要的盟友。中國知道它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無法向俄羅斯提供經濟援助,但至少,中國需要一些國際關係上的緩解,希望通過利用俄羅斯的軍事力量迫使美國和歐洲重新計算製裁對其構成的威脅。
除了軍事方麵,俄羅斯還可受益於中國提供財政支持的可能性,或者至少給借貸者留下中國支持俄羅斯經濟的印象。很明顯,俄羅斯在中國的戰場上貢獻重要力量的能力是有限的,中國願意接受一個疲軟的俄羅斯經濟能力也是有限的。 但中俄聯盟有能力將恐懼灌輸給那些他們想要感到害怕的人們。
中俄聯盟在口頭上仍然存在,但實際互相支持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俄羅斯已經受到美國及其盟國的經濟製裁的嚴重損害,在這個經濟關頭,中國不願陷入俄羅斯已經陷入的陷阱中。任何的軍事支持都會與西方製裁相抵觸,簡而言之,俄羅斯其實是中國的一個累贅罷了。
我懷疑,北京是基於事先對俄羅斯入侵計劃的了解而宣布與俄羅斯結盟的決定。 因為中國相信俄羅斯能夠快速輕鬆地取得勝利,這使得這個聯盟對中國具有吸引力,理論上將迫使西方重新考慮他們對中國的立場,而中國或許可以在未來複製俄羅斯的戰略計劃。
俄羅斯這次在戰爭中的無能迫使中國要千方百計挽回局麵,所以它需要重新考慮與美國的關係。中國正處於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它與俄羅斯的聯盟沒有取得任何成果,也不太可能在未來取得成果。美國和歐洲已經發展出一種經濟戰爭的模式,如果被應用於中國,可能會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因此,中國的短期戰略是表現出一種自信,保持其對俄羅斯的言辭支持,並繼續批評美國,同時考慮下一步行動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將不是下一步的行動。 中國已親眼目睹了戰爭可能出錯的狀況,因此入侵台灣是目前要避免的事情。
如果我們考慮世界上的強權大國,我們通常會列出美國、歐洲和俄羅斯。除非俄羅斯采取了令人吃驚的有效措施,否則俄羅斯將不能被授予如此稱呼。 如果歐洲能在軍事和經濟上團結在一起,它就會是一個強權大國。它現在正在這樣做,但隨著對俄羅斯的恐懼消散,過去歐洲內部的緊張局勢將再次出現。中國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盡管它的軍事實力未經考驗,經濟也陷入困境。 現在,隻有美國才是唯一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強權大國。
(這是我的原始翻譯。
原文英語作者: George Friedman)
我最近其他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