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國將其很高的青年失業率減少了近三分之一,至少在字麵上看是這樣的。
然而,一些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在暫停發布這些數據半年後推出的新方法隻不過是粉飾係統性問題。有一位專家告訴《新聞周刊》,從樣本中剔除學生是導致青年失業率下降的原因。
盡管北京上周宣布已經實現了2023年至少5%的GDP增長的目標,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未來長期內將麵臨重大阻力。這些問題包括人口老齡化、外國投資下降、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出口所麵臨的全球需求下降等等。
中國統計局上周報告稱,12月份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為14.9%。
與去年6月該年齡段的21.3%相比,這將是一個相當大的改善,而全國總體人口的失業率為5.2%。
中國統計局並未立即回應《新聞周刊》的置評請求。
這是否為今年預計超過1100萬名大學生畢業的情況提供了一個更為樂觀的前景?
不見得如此。國立台灣大學經濟係研究所所長Elliott Fan在上周五告訴《新聞周刊》說:“失業的下降是由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從樣本中刪除了學生,而不是因為青年勞動力市場有任何實質性的改善。”
Fan列舉了社會階層中進一步讓這些數據值得懷疑的三個方麵。
1. 每周隻工作一小時的人仍然被認為是就業,這“不符合國際標準來校準失業率”。
2. 該報告排除了由於就業前景黯淡而放棄求職的人們。
3. 統計局隻調查了居住在城市地區的人口。
Fan表示,這表明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危機,“即使他們想要做些什麽,中國政府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手段來解決失業問題。激增的失業率會伴隨著不良宏觀經濟的衝擊,而這些衝擊是結構性的並且可能是長期性的。”
在經濟不景氣時,年輕人尤其會受到打擊,因為他們的工作經驗較少。
Goldman Sachs的研究員Maggie Wei在去年5月中國停止發布相關數據前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對年輕人造成了打擊,特別是在服務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最願意雇傭高比例的年輕員工。
隨著中國去年1月結束了多年的“清零”限製,經濟學家原本預測勞動力需求的增加可能會使青年失業率降低3個百分點。
然而,Maggie Wei的報告指出,這些小幅收益有可能被即將到來的畢業生激增所抵消。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Steve Tsang上周五告訴《新聞周刊》:新報告方法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
Tsang表示:新的統計數據“支持黨的關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敘事,從而團結全國追求‘中國夢’,正如習指導的那樣。”
他補充說:然而,“僅僅使統計數據更加愛國並不能幫助經濟恢複失去的動力。”
Tsang表示,刺激經濟的最有效方式是將資金投放到最有可能花費的人群手中。在中國,這就是Z時代人。
Tsang說: 然而,習選擇了國家導向的投資方式,從產業到基礎設施都包括在內。“資金不是流向消費公眾,甚至不是流向像衛生和醫療保健以及社會保障這樣的服務,可以減少相對較貧困的人為醫療和其他意外情況儲蓄的可能性。”
在2021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Nancy Qian寫道,使年輕求職者感到沮喪的其他因素包括習近平對大型科技和私立教育的打壓,這兩個行業曾經是年輕人較為確定的選擇。
去年春季,中國國務院宣布了旨在穩定失業的一些措施。 其中包括計劃開設至少100萬個實習崗位,支持國有企業招聘,並向雇傭16至24歲的登記失業人員的企業提供一次性津貼等。
(這是我的原始翻譯。
原文英語作者: Micah McCartney)
我其他的博文:
實際上,2023年的GDP增長絕無可能是5.2%。完全反應不到現實生活上。
中國股市已經和美國脫鉤,供應鏈還沒有,真到了基本脫鉤那一天,還會更慘。或者說,隻要老習在位,更慘的還未到來 --- 一切都起源於2018年初老習的修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