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 《How to American: An Immigrant's Guide to Disappointing Your Parent》,大概是我聽的所有的有聲書裏笑得最多的一本。作者Jimmy O. Yang不愧是喜劇演員出身,整本書像是他的一個舞台表演,情緒飽滿,模仿起別人的聲音更是惟妙惟肖。他每次模仿爸爸的帶口音的英語,我都誤以為是他爸爸自己說的:)
Jimmy O yang中文名字是歐陽萬成,13歲跟隨父母從香港移民到洛杉磯,父母是移民到香港的上海人。大學畢業後他為追逐自己的夢想舍棄穩定的金融工作,做過汽車銷售、出租車司機、脫衣舞俱樂部DJ等各種工作,吸過毒,甚至和黑社會也打過交道,曆盡千辛萬苦,最後終於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喜劇脫口秀演員和影視演員。他在最近發行的Netflix聖誕片《Love Hard》裏擔任男主角。
整本書聽完,感受最深的有三點:
1. 華一代的務實和華二代的追夢
Jimmy在書裏不止一次提到爸爸說的話:追求夢想?那就等同於你會無家可歸,變成一個loser。
他希望兒子有一個踏實且體麵的工作,所以盡管好搖滾和表演,Jimmy上大學時選擇了經濟專業,因為這是“爸爸能夠批準的最容易的專業”。因為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大學期間他沉浸於吸食大麻,畢業時GPA隻有2.9。臨近畢業爸爸給他找到一個在Smith Barney實習的機會,三個月實習期後公司給了他正式工作的offer,爸爸欣喜若狂,他卻毫不猶豫拒絕了,他覺得無法想象自己做這樣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做一輩子。
那年加州聖地亞哥大學的畢業典禮,作為校友的電視導演、演員製片人Mike Judge做了演講,他以前的專業是物理。他的經曆和現在的成就激發了Jimmy的靈感。從那以後,他開始契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當演員的夢想。
同作為華一代我對Jimmy爸爸的想法表示理解。當年提著兩個行李箱赤手空拳來到異國他鄉的第一代移民,從找到第一份工作到拿到綠卡,光是慢慢站穩腳跟就花了很多年。那段時間,夢想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夢了。即使後來慢慢安頓下來,在別人的地盤,隱隱總有一種不太踏實的感覺。這時如果子女提出要做些虛無縹緲前途未測的工作,父母的第一反應自然就是焦慮。
而從小衣食無憂的華二代,接受的是西方教育,看重的是自我價值,追求的是個性獨立。他們無法理解父輩們務實的思想,隻想追逐著自己美麗的夢想,努力把它們變成現實。
俗話說入鄉隨俗。在中國,大多數人都是循規蹈矩,一路好學生好職員地做過來。而反觀美國社會,人口多元,文化多元,每個人的人生經曆也是五花八門。我們的孩子既然在美國長大,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折騰去吧。如果夢想太不靠譜,過些年他們自己自然會明白。折騰完的好處是他們的人生沒有啥遺憾,父母也不用聽抱怨。
2. 中西不同文化衝擊下移民的酸甜苦辣
來美前Jimmy是典型的亞洲好孩子,數學好,拉小提琴,打乒乓球。來美國時,他幾乎不太會說英語。去學校的第一天,有人問他:what’s up? 他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以為讓他往上瞅,呆呆地抬頭望天上看了半天:)。
臉生又是少數民族,他在學校免不了受欺負。後來他通過一個黑人電視台學習英語,結交了不少各個族裔的朋友。但高中畢業的舞會他沒敢去,因為找不到女孩子做舞伴。
有意思的一件事是他提到作為移民他兩次都在海關遇到麻煩,差點被遣送回國-
一次是上大學時和朋友跑到墨西哥鬼混,回來時喝醉了,移民官員問他是不是美國公民,他隨口說了個是-其實他當時隻有綠卡。他因此被帶到小黑屋裏審訊。
很多年以後,他剛剛變成了美國公民,被邀請倒加拿大的一個小鎮演出。在邊境官員問他來加拿大是工作還是休閑,出於慣性,他回答了休閑,因此又因為撒謊而被關進了小黑屋。但他說當他想到這次即使被遣送,目的地是美國,心下大慰。
在拍《crazy rich Asian》時他終於第一次回到了闊別多年的香港。在那兒,他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在那兒,自己不用被稱為亞裔,不用被稱為中國人,而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離開香港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離開了真正的家,回到了“被稱為家的家”。但當被問及會不會一直留在香港時,他說,美國是世界上機遇做多的國家。
3. Jimmy的寫作功力和幽默感。
我個人認為Jimmy的寫作功力也相當雄厚,遣詞造句和敘事能力非常強,可以緊緊抓住讀者的心理。當然還有意料之中的非常幽默,感覺每隔幾句就會有個段子。這裏隨便記錄一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段-
上大學時爸爸搬到了一個退休華人居民區,全是上了歲數的人,他用中文和鄰居老太太說你好,老太太盯著他看了半天愣是沒說話。他百無聊賴坐在長椅上,聽兩個女人在那兒聊天。
“你是什麽時候停經的?我三十九。”
“啊,我五十二才停的呢。”
在書中Jimmy感歎道,看似這日子過得,靠聽別人聊更年期打發時間:)。
另一段則讓人既好笑又震驚-
剛入道時他和幾個講脫口秀的夥計聊自己的豔遇,說起和多少女人睡過覺,一個夥計說,這哪能記得清啊,超過50我就停止計數了。旁邊的家夥說,我估計你和我差不多,160左右吧。另一個家夥說,就才這麽多?我的沒有四位數估計也快了。Jimmy說當時他都傻了,因為他的數字一個拳頭,不對,一個手指頭就能數完。最後終於被問到了,他吞吞吐吐地說,好像五、六個吧。結果引來大家的強烈同情,哈哈。
書的結尾,他說,其實什麽也沒有變。雖然他現在名義上是美國公民,但任何第一眼看到他的人都會說他是中國人。他還提到他的爸媽終於第一次搬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裏,並第一次養了一隻小狗。爸爸開始說他不喜歡狗,什麽也不會管,狗狗來了後他卻成了最上心照顧的那個。Jimmy說父母對狗狗的愛讓他想到了父母小時候是怎麽悉心照顧他,愛他。盡管爸爸很少誇他病說些自豪一類的話,Jimmy說,有這麽好的父母,我真的覺得自己中了百萬巨獎。
Jimmy和父母、哥哥、狗狗在一起
謝謝百合介紹!
菲兒的段子也笑死我了,這需要那位老美的耐心傾聽的配合。
菲兒也有what’s up的版本啊,剛來時大家都有些趣事和囧事哈哈。菲兒周末快樂!
說到what’s up? 我也是有一堆的故事,剛來美國讀商學院的時候,碰到老美在路上,人家就是打個招呼而已,我卻認真地把自己從周一到周五的事情都說了一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