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了鄰班班主任風花雪月的事。這次聊聊我自己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是正宗的哦:)
轉眼離高中畢業已經三十多年了。如今,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老師現在已近花甲之年,當年處於人生頂峰的中老年老師也早就退休,在家養老了。這其中,幾個很熟悉的老師這幾年經曆的事,每次想起,都不能釋懷,感慨良久。這其中,就包括上次說的於航老師和我自己的班主任宋老師。
那個年代,高考競爭非常激烈。即使在我們那個省重點高中,每個班高考過本科線的人數也遠不能過半。每個班的班主任都在相互較著勁,都希望自己班上的學生最多進入大學。那時,班主任是跟著班級走的,一帶就是三年。對青春期懵懵懂懂的孩子,班主任在心中的地位可以很高很高。
入學後我被分在一班。我的班主任,叫我們數學的宋老師,是一個麵容瘦削、個子矮小的中年男人,煙不離手。估計那時他也就三十出頭的樣子,但言談之間不乏幽默感,但同時也很有滄桑感。
宋老師雖然其貌不揚,但思想敏銳,鋒芒畢露,說話不光頗有見地,而且擲地有聲,很有威懾力。那時語文課經常學一寫魯迅的課文,不知為啥,很容易就把魯迅的形象和他聯係在一起。
他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對生活艱辛的一麵非常了解,所以堅定不移地認為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刻苦學習,考上大學才是正道,其餘的都是浮雲。他的那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思想,多年後我在新東方的練習題上,看到了印在扉頁的那句英文“在絕望中生存”後又讓我想起,感覺如出一轍。
本著這個指導思想,他把我們班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幾個女生都安排在前兩排。現在想來,應該是想杜絕早戀一類在他看來浪費時間精力的閑事。當然後來我們班有一對男生女生要求同桌,也被他批準,這對後來成了我們班唯一公開的早戀。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記得那時每周一下午是班會,經常是他在那裏慷慨激昂地說,課堂裏一片寂靜無聲。要知道班裏調皮搗蛋的學生可是不少,趕上個剛分配來一臉無辜的年輕老師,經常課堂裏會一片喧嘩。鎮不下場子的年輕老師的那張無可奈何的臉,就顯得更加無辜了。
那時班裏不乏調皮搗蛋的男生。有個叫楊鑫的,有一次和一幫男生在操場上打群架,甚至拿出了刀子。雖然沒有人身傷亡,那周的班會,宋老師為此事大動肝火,恨鐵不成鋼,黑板擦扔得擲地有聲,大家大氣不出,足足聽夠了一節課才悄悄溜出教室。
對成績好的學生,他以鼓勵為主。至今記得他在帶給父母看的學生手冊上對我學業的稱讚。出自一個看事如此透徹的老師之口,給了我莫大的鼓舞。
那時教師家屬院離我們教室不遠。經常可以看見師母,個子中等偏高,皮膚白淨,看起來脾氣很好的樣子。他們有一個兒子,那時有七、八歲的樣子,長得眉清目秀,據說非常聰明。
上大學和研究生的時候寒假回家過年,和同學一起去給他拜過幾次年。那時候他還是擔任班主任,意氣風發的樣子,模樣氣質都沒怎麽變。
又過了幾年我來到美國留學,有一天聽到了與他有關的不好的消息-他的十幾歲的兒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宋老師說,傾家蕩產也要給他治好。那幾年,老師和師母都請了長假,全國各地奔波,給兒子治病。
聽著很是揪心,但也愛莫能助。那期間我正好第一次回國探親,托人給他帶了一點錢,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想不出來除此之外還能做點什麽。
後來不好的消息還是傳來,那個眉清目秀的少年沒有鬥得過病魔,還是走了。得知噩耗的人無不搖頭歎息。
寫到這兒想起我初中的數學老師何老師也是命運多舛。聽說他在教我們以前,曾經有一個小兒子,也就兩三歲的樣子。那時候大家出行都是騎自行車,一個極平常的日子他帶兒子出門,不知發生了什麽,反正聽說兒子從自行車上掉下來摔死了。後來他們又生了一個女兒,沒有人再提起那個傷心事。不過何老師後來事業很順,忘記後來成了副校長還是主任。
又回到宋老師的故事….過了幾年,聽說師母又生下一個兒子,聽了很是替他們高興。終於可以和以前悲傷的故事告一段落,又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那時師母有四十多歲吧。這個兒子,記得比我家老二還要小一點。晚年得子,自然對他很是寵愛。聽說這個小男孩像極了哥哥。
時光荏苒,又有很多年過去了。這些年,沒有聽到很多高老師的消息,我想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他們一家一定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歲月靜好。
想來那個小男孩應該也已經是高中生了。不知現在的宋老師,眉宇和說話間是不是還會讓我感受到魯迅的氣質?抑或已被生活折磨得千瘡百孔,棱角不再?
我想應該不會。人這一輩子,誰都免不了過一些激流險灘。多年以前,他就教我們如何百折不撓,如何愈戰愈勇,如何置於死地而後生。我有信心他是做得最好的那個。
為此,我心中永遠有一份敬意,專門為你,我的班主任老師。
時間過得真快,有些老師已經離去了。
百合,我的語文老師高高,瘦瘦,沉默寡言,離婚了,有個兒子。記得他教《荷塘月色》,詩一般的語言,非常美的朗誦。女同學都特別同情他,著迷,哈哈哈:)
=========
還有這麽巧的事情。聽上去就覺得很有意思。說到百合的老師,我想一定把百合教育成了現代版的呐喊人物了吧。~~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805/27627.html